當老張來到北山夜市區域時,看到的便是一副冷冷清清的景象,跟場地裏其他攤位的熱熱鬧鬧形成鮮明對比。這樣更加讓他有種自己是正義之師,代表社會大多數人的感覺。
他東張西望的轉了一圈,發現跟川味有關的攤位隻有兩家,一家是麻辣燙,一家是酸辣粉。那家酸辣粉看著普普通通,規規矩矩,佐料不多,倒是這家麻辣燙的菜品稱得上五花八門,連活鮮都有,比他還講究。
麻辣燙和麻辣香鍋、串串、冒菜這些可以說是近親。
這會兒林小建正好在燙麻辣燙,老張湊過頭去,見他不時攪拌著麻辣燙裏的菜,動作仔細,生怕粘鍋。湊近了,隱約聞到一股濃鬱的高湯香味,這讓他有些驚訝,能夠飄出香味,那代表高湯裏的風味物質濃度高到嚇人。這人難不成是用老母雞湯來燙麻辣燙的?他參加美食節莫非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宣傳麻辣燙的異端做法?
老張繼續走近,想看看小老板是不是用的濃湯寶一類的調味品。但就算用濃湯寶,這麼高比例,成本也很高啊!
林小建以前燙菜,是先把菜在萬能高湯濃度很低的湯底裏燙熟,起鍋倒碗裏後,再淋上原味高湯提鮮。現在一菜一鍋後,不用怕高湯被稀釋,直接就放砂鍋裏煮,香味比以前更甚,是那種能夠勾魂奪魄的絕美香味。
人們覺得雞湯骨頭湯等各種肉湯比較香,是因為肉裏麵的營養被高溫煮爛滲到湯裏,喚醒了身體對這些營養物質的渴求。生產力不發達的時候喝雞湯是件很奢侈的事,這種渴求影響了人的味覺,深深的留在了記憶裏。實際上各種湯品以現代人的飲食結構來看,提供的營養已經是弊大於利,少喝湯對身體才更健康。但身體依然因為亙古的習慣覺得它們是美味,萬萬沒想到有朝一日喝雞湯能夠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萬能高湯的效果是最大化激發高湯的鮮美,本來林小建熬湯的底料就比一般的麻辣燙店要豐富許多,配上萬能高湯之後,風味比三年老母雞熬的正宗雞湯還要香濃。即便放在一些高級餐廳,也是少量使用的,現在屈尊用來燙麻辣燙,簡直是大材小用。如果不能勾起顧客的食欲,隻能證明這人鼻子有問題,或者是他對雞湯不感興趣。
“來一碗麻辣燙!要特辣,重辣,能有多辣就多辣!我是四川自貢的。”
老張隨便挑了三五樣菜,估摸著在十塊錢左右。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先品嚐過對手的口味,就輕易做決定,是對廚藝之道的不尊重。
林小建聽到這番不善的口氣,抬頭看了一眼這個中年人,他膚色是經常露天操勞的暗黃色,臉上的膚色尤其深厚,額上飽經風霜,看樣子和自己一樣是個餐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