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壯誌未酬身先死 179
到了十月三十日,黃興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了。章太炎、蔡元培、廖仲凱、胡漢民、朱執信、譚人鳳、宮崎寅藏等中外友人,都到他的寓所來探望了他的病情。
黃興躺在病榻上,麵色蒼白,形容消瘦,喉音嘶啞,顯然已是病入膏肓,說話都感到十分的艱難。
他還隻有四十二歲。大家都知道他原來體質極好,是十分健壯的。現在剛到中年,便一病至此,這顯然是由於長期艱苦的戰爭生活,和操勞過度、思慮過度造成的。所以當這些友人們來到他的病榻前,看到他病勢垂危、憔悴消瘦的情狀,回想他艱苦戰鬥的一生時,每個人心中都深受感動、充滿了敬意。他們坐在黃興床前,握著他的冰冷無力的大手,臉上雖然都不能不強裝出笑容,熱情慰勉;然而,當他們背轉身去,走出房門後,就都忍不住傷心顫抖,淚下如雨了!
這一天,大總統黎元洪從北京派來的專使何成浚也到了上海。何成浚一到上海,當天使趕到黃興的寓所來,代表總統,探望黃興的病情。
黃興這時已是精力衰竭,奄奄一息了。但是,他仍然鼓足最後一點氣力,向總統特使提出了他最關切的一些問題。他咬緊牙關掙紮著,斷斷續續地說道:
“胡經武,沒有誌節,可恨可憐,可是,他是老同誌,聽說他很窮,我們,要顧念舊交,維持他的生活。譚石屏,為遯初營墓,一人力量有限,尚未完工,政府要支助他,勿忘先烈。李協和,是討袁有功同誌,他的軍隊,到了餓飯的地步,要請黃陂妥籌解決。國會,要注意立法,法立則政治有據,否則,隻問政治,則政治將愈紛亂,而不可收拾了……”
他十分艱難地、一字一句地囑托著,每說完一句話,就要流出許多的汗來,把頭下的枕巾都濕透了。可是,他卻沒有一個字談及他自己或他的家人。
最後,孫中山又來看望了他。
自從黃興病發以來,孫中山已經來看望過他多次了。
現在,他坐在黃興的病榻前,望著黃興病危的情景,心情痛苦極了。
在世界上,像孫中山、黃興這樣的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為了一種共同的偉大事業,長期並肩戰鬥,終生不渝的友人,是不多見的。
自從一九〇五年,他倆經日本友人宮崎寅藏的引介,在日本東京初次會麵結識以來,他們便成了大目標始終一致的終生戰友。
他們一起創立了同盟會,一起籌劃、領導了武昌首義前的各次起義,一起組織、領導了中華民國的第一屆政府——南京臨時政府;一起領導了二次革命討袁戰爭;癸醜之役失敗後,他們雖然因為一些內部分歧而暫時分離了一段時期,但是,就是在這種暫時分離的情況下,他們也還是互相支持的。
孫中山緊緊地握著黃興的手,望著黃興呼吸困難、生命垂危的樣子,禁不住思緒萬千,百感交集。
他想起了當年在日本初見時的情景,黃興是那麼年輕、那麼魁偉健壯,真像一頭雄牛。還有宋教仁,還有張繼,也都是那麼年輕、英俊、熱情、瀟灑。風樂園的餐室裏,太陽光金晃晃的,那麼明亮。他們還吃了廣東名菜“龍鳳鬥”和“滿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