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英靈返故鄉 184
黃興去世之時,羅英正好出差到江西、湖北采訪去了。接到黃興病逝的噩耗後,他急忙趕回上海時,黃興已經入殮,無法再見一麵了。在為黃興料理喪事的繁忙之中,他仍然勉強抑製住自己心中深切的悲痛,滿懷熱情地給遠在東京治病的蔡鍔,寫去了一封慰問信,希望能夠挽回另外那位偉大朋友的年輕的生命。現在,又一次噩耗飛來,蔡鍔又去世了!這巨大悲痛的連續襲擊,使他痛苦極了。開始幾天,他萬念俱灰,生意索然,十分沉默。一連幾天他一句話也不講,就像死去的人一樣。他昏昏沉沉地在床上躺了整整三天,才逐漸從痛苦中蘇醒過來。
那天,他要憶紅去把在神州書畫社工作的秦芹找了來,請他為譚嗣同、唐才常、林圭、秦鼎彝、沈藎、陳天華、禹之謨、劉堯澄、焦達峰、蔣翊武、宋教仁、黃興、蔡鍔等十二位為國捐軀的瀟湘英烈和故鄉師友,描繪十二幀遺容;同時,為秦萍、寶珠、四黑再畫一幅《少年三義圖》。
秦芹知道他的心情,自然滿口答應。從此,羅英便在自己家中,專門辟了一間畫室,準備供奉這些師友的遺容。秦芹也向書畫社請準了一個月的假,幹脆住到羅英家裏來繪畫。憶紅每天為他們料理飯食。羅英便幫助秦芹磨墨、牽紙、調顏料。繼揚、嚴柳、紅焰等也經常來觀看,幫他們采辦各種畫具和紙張。一群異姓的兄弟姐妹,都一心一意地為這件事情忙碌起來,因此繪事進行得十分順利。
秦芹畫得很認真。他有時聚精會神,寢食俱廢,甚至整天整晚都不離開畫室一步。
他的老師任伯年,早幾年已經去世了,當代人物畫家不多,無人指點。他便把自己珍藏的任渭長、任阜長、任伯年這三位近代中國人物畫大師的作品拿出來,掛在牆壁上,仔細觀摩。任伯年的兒子任堇、女兒任霞,都是秦芹的好友,也都經常帶了他們父親的一些遺作珍品,到秦芹的畫室裏來,同他一起觀賞,共同琢磨。
當時,正在上海治印賣畫的名畫家吳昌碩和路過上海的畫家齊白石、高劍父等,也都來指點過他。吳昌碩還把明代著名人物畫家陳洪綬的《博古葉子》《九歌》繡像插圖等拿來給秦芹觀看,供他揣摩借鑒。
秦芹每打好一張草稿後,就把它張貼在壁上,讓羅英、憶紅他們評論。羅英、繼揚、嚴柳、紅焰、憶紅等也都特別熱心,每張草稿,都要仔細端詳,討論很久,你說眼睛小了,他說鼻子不像,七嘴八舌,苛求得很。秦芹倒是很耐煩的。他總是根據大家的意見,反複修改,直到修改得大家都認為形神畢肖,像極了時,他才肯正式把它畫到宣紙上去。
憶紅、紅焰等見秦芹用心作畫,十分辛苦,人都瘦了,都很心疼他,她倆便用心用意地製作各種可口的飯菜,讓他和羅英吃好。秦芹有時忙得不願離開畫室時,她們便把飯菜送到畫室裏去,讓他在畫室裏吃用。
在一群年輕朋友的支持和幫助下,小秦芹整整忙碌了一個多月,終於把十二幅英烈遺容和那幅《少年三義圖》畫出來了、裱好了。
全部畫幅最後完工的那天,秦芹把它們依次懸掛在畫室裏,然後找羅英等人來觀看。
羅英把繼揚、嚴柳夫婦也都請來了。當他們一同進入畫室,抬頭觀望時,大家都驚呆了,眼前的畫幅,就好像是一個個活著的真人,栩栩如生。十二名師友好像就站立在他們的麵前。
特別是羅英。當他望著譚嗣同、黃興、宋教仁、蔡鍔以及秦萍、寶珠、四黑等人須眉畢肖的遺容時,他五內如焚,心肝都差點碎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