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父母這件事 第五部 第六節(3 / 3)

居然提著一隻鞋走了這麼長的路,而人家連句謝謝都不說。但是,我的這位朋友是很有慧根的,他轉念又想,幫助人家幹嗎非要期待人家謝謝呢?給人家提了一路的鞋,就提吧,誰知道裏麵有什麼因緣,沒準這位老婦人就是我前生的母親呢。我聽到這裏,突然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我曾經是那麼使勁為自己不平,抱怨過自己的妻子、自己的父母,甚至自己,感覺上天對自己怎麼這麼不公平。這種抱怨讓我很少快樂,每天都感覺特別委屈、不公,聽完這位道家朋友的故事,自己突然豁然開朗,誰知道我們前生是什麼因緣呢?這就是命運。當我不再抱怨的時候,現實還是那些現實,可是我的生活卻進入了一個新的狀態。

(摘自《孟遷谘詢手記》)

克服抱怨有時候更需要換一個角度來看待問題,境由心造,如果我們改變了我們看待事情的態度,我們也就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人生雖不能說不如意是十有八九,但也是廣泛存在的,無論是環境、他人還是自己。其中,來自於對自己的不滿是人們重要的煩惱來源。可能自己不夠漂亮、不夠聰明;可能自己有點刻板、有點迂腐,不太幽默或者不能多才多藝;可能自己生來就不適應成為舞台的中心,可能自己永遠不能像某些人一樣左右逢源;可能自己做過很多蠢事甚至過去不堪回首。但是我們不能隻看到這些,也不能隻注意這些。無論是誰,總會有感覺自己特別糟糕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人會讓這種灰色的感覺轉瞬即逝,而也有些人卻倒黴的讓這種感覺伴隨終生。其實我們應該明白,在我們的人生中,重要的不是我們沒有什麼、不能什麼,而是我們還有什麼、能夠什麼。自己就是自己,必須依靠自己。過去的事情就不要提了,現在重打鑼另開張,好好開始。

抱怨環境和別人,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責任和作用。正如美國的那句名言所說:“不要問國家給了你們什麼,應該問問你為國家貢獻了什麼”,與其抱怨環境,不如改變環境。而抱怨別人,就更沒有道理,因為別人如何對待你,取決於你如何對待別人。

抱怨不僅僅於事無補,還有很大的破壞作用。抱怨是一個方向的問題,積極的應對還是徒勞的抱怨,這是兩個相反的方向,兩者必居其一。抱怨不能停止,積極的行動就不會真正地開始;抱怨越久,不僅浪費的時間和精力越多,也意味著離積極的行動越遠。

步驟四 教孩子溝通與適應

諺語說:知道了一切,也就原諒了一切。的確如此,絕大部分的誤會不是來自利益的紛爭,不是來自性格的不和,而是來自於溝通不足。而溝通不良更是家庭教育問題的主要症結之一。其實,當我們抱怨與別人溝通太困難的時候,並不是因為實際的困難,而是由於我們溝通能力的欠缺。這是我們中國人普遍的不足,但是,我們不應該隻是抱怨,沒有什麼是學不會的,必須從不會溝通中學會溝通。

溝通能力不僅與表達能力有關,更主要的取決於共情能力的強弱、思維的開放程度以及心胸是否開闊。承認差異的廣泛存在、更多地傾聽、更大程度上的平等和尊重,會有效地改善人們之間的溝通狀況。

克服個人激烈的好惡,對於一個集體中的人際關係是十分重要的。克服激烈的好惡,並非意味著喪失自己的是非觀和正義感,隻是應該更寬容。自私之心、貪圖利益、虛榮、炫耀、吹噓、妒嫉、吝嗇、小家子氣等都是人之常情,是最應該理解的。不要因為一點不好就否定整個人,也不要因為一點好就肯定整個人,要綜合地、發展地看待別人。不要期望存在沒有瑕疵的好人,也不存在沒有可取之處的壞人: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對於那些讓人實在看不過去的人,我們或許應該提醒自己,不用太在意對方多好多壞,不用太在意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隻需牢記我們需要和他來處理一件什麼樣的事。我們堅持自己的原則和道德,潔身自好,這體現我們的修養和價值觀,但是,不要做上帝,不要企圖改變所有的人,也不要做法官,對人家的陰暗和過錯追根究底。

對環境的適應同樣是人生的必修之課。迅速認清現實,接受既定的現實,為了現實的需要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改變自我,並忽略自己微不足道的委屈,是一個人高素質的體現。需要說明的是,適應環境並非是一味地逆來順受,改造環境往往是一種更為有效的適應方式。而且,人還可以超越環境,選擇環境。如果一個環境對自己的發展和幸福不利,適應反而是對自己的異化。當然,離開這個環境進入另一個環境,也同樣需要適應。

那種不能忍受微小的不滿,過於理想化、過於苛刻的追求,往往要被迫接受各種現實的教訓。而那些不辨是非、率性而為、極為任性的性格其實是脆弱而危險的,因為個人同環境相比,往往是脆弱而渺小的,隻有人來適應環境,沒有環境去適應人。不食人間煙火的人隻能鬱鬱終生。

心理適應能力測試

以下20個題目,每道題目有五個備選答案,請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在題目後麵圈出相應的英文字母,注意每個題目隻能選一個答案。

A.非常符合自己的情況 B.比較符合自己的情況 C.難以回答

D.不太符合自己的情況 E.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情況

1.如果考試時能允許我在一個安靜的房間,在無人監考的情況下答題,我的成績會好一些。

[ A B C D E ]

2.無論在何等緊張的情況下,我還是能保持鎮靜,不會丟三落四或緊張得什麼都忘了。

[ A B C D E ]

3.如果家庭成員的朋友和同事來家玩,我總是盡量避開他們,離家外出或躲到別的房間去。

[ A B C D E ]

4.即使在非常吵鬧的場合,我也能集中精力學習,效率不會太低。

[ A B C D E ]

5.在和別人爭論時,我往往想不出反駁的話,事後想起時,卻已經晚了。

[ A B C D E ]

6.為了能和大家和睦相處,我情願放棄自己的意見,而附和多數人。

[ A B C D E ]

7.當我離開家去一個新的地方,總要生一點小病,如感冒、發燒、拉肚子等。

[ A B C D E ]

8.我從不害怕一個人晚上趕路。

[ A B C D E ]

9.在陌生人麵前,或在大庭廣眾之中出頭露麵,我感到害羞。

[ A B C D E ]

10.我期末考試的成績,比平時階段性考試的成績更好些。

[ A B C D E ]

11.我在冬天比別人更冷,在夏天比別人更熱。

[ A B C D E ]

12.隻要需要,我可以熬一個通宵,毫無怨言地工作和學習。

[ A B C D E ]

13.即使在平時我把課本背得滾瓜爛熟,但一到課堂上當眾背誦,我還是經常要出錯。

[ A B C D E ]

14.在公眾麵前發言時,我總是很鎮靜、自然,顯然勝過大多數人。

[ A B C D E ]

15.每次檢查身體時,醫生都說我“心動過速”,而我平時的脈搏很正常。

[ A B C D E ]

16.到別的地方旅遊時,即使飲食、起居等生活環境變化很大,我也能夠很快適應那裏的生活。

[ A B C D E ]

17.參加體育或其他比賽時,賽場上氣氛越熱烈,我的表現越不好。

[ A B C D E ]

18.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我都能鎮定自如地把準備好的一切話說完。

[ A B C D E ]

19.我願意獨立進行學習,因為我獨自學習比和大家一起學習時效率高。

[ A B C D E ]

20.我很容易與第一次見麵的人攀談起來。

[ A B C D E ]

計分與評價:

題號為單數的題目評分標準為:

A. 記1分 B. 記2分 C. 記3分 D. 記4分 E. 記5分

題號為雙數的題目評分標準為:

A. 記5分 B. 記4分 C. 記3分 D. 記2分 E. 記1分

20道題目總得分與心理適應能力的對應關係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