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下(2 / 2)

“要是闌尾炎呢?”

“那肚子還得疼,你就直接送縣醫院吧,也不用通過我了。”馬大麗揮了揮手,一副頗有底氣的派頭,實際腿肚子嚇得都有些發軟。

這要是把人給治壞了可咋整啊?

也許真是幸運“女神”眷顧了她,宏寬媳婦就是吃壞肚子了,第二天說好多了,馬大麗又給她打了一針消炎針,給了她一瓶葡萄糖“補充營養”,她很快恢複了正常。

從此,馬大麗算是“闖出了名堂”,村裏人也開始相信,她真能治病了。

有個頭疼腦熱的小毛病,也願意找她了。

收到的第一筆“藥費”,她拿到供銷社買了四十個本子。

本子真得不貴,二分錢一本。

她把本子搬到了教室,“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本子是用來幹什麼的嗎?”

“寫字!”學生們齊聲回答。

“有多少同學已經沒有本子了呢?”

教室裏有至少一半的同學舉起了手,王樹卻沒有舉手。

“王樹,你有本了嗎?”

王樹搖了搖頭。

“沒有就舉手。”

王樹勉勉強強地舉起了手。

“這些本子老師不會白送給你們,你們要用木頭柈子(可以直接燒的木柴)換,四塊這樣的木頭柈子換一個本。”這個條件能於林區的孩子而言簡直像是白送一樣,誰家沒有成堆的木頭柈子啊。

就算是王樹家,也是有的。

孩子們高興得像是過年一樣,雖然有些家裏條件“稍好”些,有的家裏條件不好但是很支持孩子讀書,買本子一樣要發牢騷。

一個本子正麵用完了背麵用,照樣不夠用。

“王樹,這一本田字格,一本拚音生字先給你,明天你再拿柈子就行。”

“老師,我不要。”王樹搖了搖頭,“我不想念了。”

“小學二年級就不念了,一個大字都不認識,將來……”

“將來種地唄,采山貨,也不用識啥字。”

“那老師問你,一斤蘑菇一毛五分錢,十一斤蘑菇多少錢?”

王樹愣了一下,他有點兒沒算明白。

“你知道蘑菇兩個字咋寫不?”馬大麗搖了搖頭,“我也不點名兒了,就前年咱們屯子有個人上街裏辦事,想上廁所,一頭紮進了人家的女廁所,讓人家當流氓給打出來了,還是我爸去把人保出來的,人家都這麼笑話咱們,山炮進城腰紮麻繩,看場電影不知道啥名,上趟廁所不知道男女。”

學生們都笑了起來,笑完又沉默了。

“老師不求你們將來如何如何,好歹能會寫幾個字,出門認識道兒,買東西賣東西能不讓人騙。”馬大麗歎了口氣,“咱們靠山屯為啥比別的村子過得好?就是因為有尚老師,有之前那些知青,老輩人懂道理知道人得讀書識字,咱屯子的人多少認點兒字,有文化,能當上兵,出門能辦事兒,難道知青走了咱們就不認字了嗎?就真得一輩子就在這村子裏?人尚老師一個外麵來的人,都能紮根在這裏教咱們讀書,讓咱們不當睜眼瞎,咱們可不能學習啊。”

王樹眨了眨眼睛,不知道有沒有聽進去,他站了起來,拿走了兩個本兒。

馬大麗不覺得自己是多有犧牲精神的人,也不覺得什麼教育事業有多偉大,她就是不忍心看這些孩子不認識字,糊裏糊塗地活一輩子。

縣城就那麼大,住戶就隻有那麼多,很多人家又都有農村親戚,真需要買燒火柴的人家也就是占了一半,像什麼苞米秸(玉米秸稈),豆秸(大豆秸杆),離縣城近的農村也有,人家路途近,能賣得便宜,山裏人一大早就得出發,到地方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賣完了就得回家,整不好還得貪黑。

買一樣的東西,真沒什麼優勢。

真正占優勢的是賣木頭和鬆樹毛子(鬆葉),一塊一塊的雜木柈子一車就能買四塊錢呢。

趙老六帶著王大酒包兩口子,往車上裝木頭柈子,“碼齊一點兒,順溜的擱外頭,長得醜的擱裏頭。”

這兩口子都懶洋洋的,不停地打著嗬欠,一副沒睡醒的樣子,“六大爺,這玩意兒城裏人要嗎?”

“要!都要!燒火可好了。”

“鬆樹毛子也要?”

“都要。”

“城裏人可真有錢。”王大酒包吧唧了一下嘴,“大爺,您上那麼多回城,吃過麻花嗎?我吃過一回,可好吃了……”

“我看你像麻花。”趙老六瞪了他一眼,剛想誇高小雲比他強點兒,至少不鬧人,細一看她不時從兜裏掏出點兒啥來塞嘴裏。

“你吃啥呢?”

“炒黃豆。”

“唉呀媽啊,等會兒你可別跟車了,再放屁……”趙老六覺得自己簡直是前世欠這兩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