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上(1 / 2)

有了玻璃,就亮了。

陽光透過玻璃窗照進教室,所有人都忍不住抬頭看玻璃,對於城裏人而言玻璃窗不是什麼太稀罕的東西,對於這些家裏十家有九家連一塊玻璃窗都沒有,隻有有限的幾家有幾塊玻璃的孩子而言,玻璃窗像是神跡一樣。

陽光原來是可以穿透玻璃的,白天的教室是可以不陰暗的,太陽照在人身上是稍微有一點溫度的,學生們連從窗戶上透過來的冷風都不在乎了,都想要靠近點兒看看玻璃。

朱逸群送走了玻璃匠,回頭來到學校,看著湊在窗戶前的孩子們辛酸地笑了。

“尚老師,玻璃窗涼,明天我想辦法到公社一趟,買點兒塑料布回來。”

“你能出去?”

“走唄,馬車走不了,人總能走出去。”

大雪封山不是說人完全出不去,隻是出去很難且很冒險,沒有任何交通工具,全憑兩條腿走路,道路被雪淹沒,大部分地理標識被積雪掩埋,一旦迷路就有可能出事。

因此沒有大事一般人不會冒這個風險。

“你最好找個伴,不要一個人走。”尚老師叮囑道。

“我去。”馬大麗走了過來。

“你一個丫頭片子湊什麼熱鬧,村裏的老爺們都死絕了,讓你一個丫頭去。”朱逸群撇了撇嘴。

“我去是有正事兒,衛生室的藥備得不足,我去進貨。”

“你寫個單子再讓你爸寫個介紹信,我去替你取。”朱逸群才不要帶個拖油瓶呢,別說女的,男的他都不想帶,就他一個人反而速度更快些。

馬大麗說了好久,朱逸群根本不同意帶她去,最後把他說煩了,“你爸同意帶你去,我就帶你去。”

馬大麗沒聲兒了,她爸當然不會同意了……

第二天,朱逸群天沒亮就走了,到了天擦黑兒的時候回來了,腳上綁著兩塊樺樹皮,身上披著軍大衣,看起來跟從林海雪原回來了似的。

他背著一個大包,最上麵是卷好的塑料布,下麵是村裏的人讓他帶的必須品,其中就有馬大麗讓他帶的藥。

一個小紙箱的藥,公社手寫的藥單子,還有一些用法用量之類的全都交給了馬大麗。

塑料布交給了尚老師,他們又趁著熊孩子們放了學,用圖釘和紙殼條把塑料布蒙在了教室裏。

途中馬宏生來接馬大麗,被直接抓了壯丁幹活。

幹完了這些活天已經黑透了。

“朱逸群,你送大麗和宏生回家。”尚老師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看著已經蒙上塑料布的教室,臉上帶著滿足的笑容。

“誒。”

“尚老師,您還沒吃晚飯吧,晚上到我家吃飯吧,我媽做飯可好吃了。”馬大麗說道。

“不了,我晚上吃得簡單,弄碗疙瘩湯就行了。”尚老師搖頭。

她實際不太會做飯的樣子,疙瘩湯是她這些年的主打菜品,再不然就是學生們家裏吃好的,送過來的菜或者是餃子之類的。

說完吃飯的事,她又從包裏拿出錢來,“朱逸群這次你花了多少錢,老師給你。”

“老師,我不要,您自己出錢給學校安窗戶,我自己出錢蒙塑料布也是應當應份的。”朱逸群連連擺手拒絕。

“成,你這麼說也對。”尚老師看著煥然一新的教室,“要不是你今年安了玻璃窗,我還想不到學校也可以安玻璃窗呢,人的思維啊,有時候就是會陷入誤區,明明早該想到的事啊。”

“過去咱們不是沒那條件嗎?玻璃也不像現在那麼好買。”朱逸群笑著說道,“尚老師,您放心,學校的條件會越來越好的。”

“希望如此吧。”

學校條件好了,以後有六個年級,村裏的孩子就不用三年級就輟學或者每天走很遠的山路去上學了吧。

馬大麗搖搖頭,她覺得自己是癡人說夢,換玻璃窗已經是作夢都沒想到的好事了,再想多了是得隴望蜀。

馬大麗和馬宏生走在前麵,朱逸群離他們倆個有一段距離遠遠地送著他們,小村子不大,任何年輕男女之間的互動都會被各種解讀。

要是離得近了,雖然現在看著家家戶戶都熄了燈火陷入睡眠,可誰能保證東家上廁所的大娘和西家看完小牌兒回家的大爺沒有看見這一幕並引發各種聯想呢?

朱逸群一直看著姐弟兩個回到家返身鎖了大門,這才一轉身回去到了朱逸理家。

朱逸理兩口子還沒睡,王鳳生完孩子就去手術了,手術完回家之後奶水早就沒了,剛出生的小女兒原來是朱大娘東家討口奶,西家討口奶喂著,實在不成就熬小米粥用米油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