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心的升華(1 / 3)

青少年的時候,同參道友三五成群經常討論著“將來要做些什麼”?

有人說:“我將來想著書立說,留名千古。”

有人說:“我將來想住持一方,領導大眾。”

有人說:“我將來想講經弘法,宣揚佛教。”

有人說:“我將來想養老育幼,救濟孤苦。”

而我總是無言以對,因為我隻記得有一年患瘧疾時,感念家師慈悲遣人送來半碗鹹菜,當下發誓要把出家人做好以為報答,從此我精進修持,服務寺眾,任勞任怨,但是卻沒有想過將來做些什麼事,因為對於自己能做些什麼,我不敢去想。

有一天,好友智勇法師以關心的語氣問我:“你說說看嘛!你將來要做什麼?”

我答道:“將來要做什麼,將來才會知道,現在我怎麼曉得呢?”

他聞言,立刻責怪我:“你沒有發願,將來怎麼能成功?”

我若有所悟,此後從發願為自己開始,慢慢進步到發願為別人、發願為佛教、發願為眾生。一路走來,我終於了解到:願力不可思議,願心可以擴大我們的人生,升華我們的境界。

願從心生,發願就是“發心”。世間最寶貴的能源,最殊勝的財寶,不在地底下,不在深海裏,不在銀行中,不在荷包內,而是在我們的心中。“心”如田,如地。農田必須經過開發,才能播種、耕耘、收成;土地必須經過開發,才能建造樓房,發展企業。我們的心田、心地也必須經過“開發”之後,才能產生無限的功用。例如:我們的心中有慈悲,如果能“發心發願”將慈悲開發出來,就能夠人我一如,無怨無悔;我們的心中有智慧,如果能“發心發願”將智慧開發出來,就能夠深入法海,自利利他;我們的心中有慚愧,如果能“發心發願”將慚愧開發出來,就能夠謙衝虛懷,不斷進步;我們的心中有歡喜,如果能“發心發願”將歡喜開發出來,就能夠利樂眾生,永不退轉。甚至我們“發心”吃飯,就能吃得飽足;我們“發心”睡覺,就能睡得香甜;我們“發心”走路,就能走得長久;我們“發心”做事,就能做得起勁。生活上的一切都要靠“發心發願”才能進步增上,圓滿完成。

二十歲以前,我與一般人一樣,匍匐在香煙嫋嫋的佛殿中,誠心祝禱:

慈悲偉大的佛陀!

慈悲偉大的觀世音菩薩!

請您加持,

踢給我慈悲,讓我能忽滅貪欲嗔恚;

踢給我智慧,讓我能除去癡暗無明;

踢給我勇氣,讓我能衝破一切難關;

踢給我力量,讓我能順利學佛求道。

每天在朝暮課誦之後,我都這樣地祝禱,心裏覺得,如此的祈求是理所當然的。但二十歲以後,我從佛學院結業出來,忽然一個念頭閃入心中:我每天向菩薩求這求那,都是為著自己,豈不太自私了嗎?如果每一個佛弟子都像我一樣貪得無厭,諸佛菩薩為了滿足我們的所求,不是忙碌不堪嗎?自此以後,每當禮佛誦經、講經說法等各種功德佛事圓滿之後,我的祈願內容有了改變:

慈悲偉大的佛陀!

慈悲偉大的觀世音菩薩!

請您加持我的父母師長,

讓他們福壽康寧;

請您加持我的親朋好友,

讓他們平安吉祥;

請您加持我的有緣信徒,

讓他們事業順利;

請您加持一切功德護法,

讓他們福慧增長。

佛陀垂目含笑,似乎是在嘉許我的進步,我自覺心安理得,因為我不再自我需索,而是為別人祈求。

然而就從二十歲那一年起,我開始了曲折多變的人生。先是追隨太虛大師佛教革新的理念,冒著生命危險,企圖整頓寺院,功敗垂成,因而“發願”有生之年,必定要盡一己之力複興中國佛教,後來果然“願不虛發”;因此又再“發願”將來要“普門大開”,建寺安僧,接納十方,結果也是“有願必成”。有鑒幹當時的佛書艱澀難懂,我發心寫《釋迦牟尼佛傳》,用文學的方式來表達佛陀的一生,或許是因為熬夜寫稿的關係,經常咳嗽,以為得了肺病,所以每天拜佛祈求,一方麵希望能寫完佛傳再讓我往生,一方麵“發願”要將佛陀寫成人間化、人性化的至情至聖。一年多後順利出書,而我從拜佛發願當中,也啟發了無限的信心,每天仿佛徜徉在佛陀的慈悲中,與佛陀感應道交。因此我也四處弘法,樂說不怠,即使曆經挫折、重病,也不曾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