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太祖入韓(1 / 2)

起風了。

微風吹過臉頰,柔柔的,帶走心中所有的陰霾,撫平了心中所有的迷茫,前路,很清晰!

春秋、戰國持續了五百多年的分裂局麵即將迎來尾聲,大爭之世即將落下帷幕,這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大爭之世的開始。

早起的鳥有蟲吃,許小願就是那隻起的最早的鳥!不做出頭的椽子,隻做早起的鳥。

他今年七歲,嬴政,政哥還沒有親政,韓國還沒有被滅,荊軻刺秦還是好幾年之後的事兒,天明現在是液體,少羽現在也是液體,劉邦(劉季)還是農家的小人物。而他,許小願,即將踏上這個大時代的舞台了!捷徑就是被綁在馬後邊的韓非。

想到項羽,想到張良,想到韓信,想到蕭何,甚至是想到章邯,許小願心中都會有數,很穩。但是,一想到劉邦,許小願心中的B樹就沒有了,找也找不回來!怪就怪後世的影視作品吧。

一再告訴自己任何一個史上有名的大人物都不簡單,然而許小願心中的那棵樹已經沒有了,扔了,不要了,能不能再長出一棵樹來,要看有沒有新的種子能落在心田了。

和韓非的初次見麵有點不太和諧,本來不應該這樣的,不過目的達成了,這比什麼都重要。

“大鍋,我們不回來了嗎?”

“不回來了。”

“以後天天都有肉吃嗎?”

“天天都有,吃到你們再也不想吃為止!”

“大鍋,我會有好漂亮好漂亮的衣服穿嗎?”

“會的,會有好多好多漂亮衣服的。”

揉揉兩個小豆丁的頭發,許小願道:“韓兄,你可聽到了,肉,漂亮衣服一個都不能缺!”

“哼哼!”

韓非表示不想說話。

許小願走到馬前邊,拿起馬背上的韁繩,扭頭看著和兩個小豆丁坐在木板上的韓非道:“韓兄,我們能不能安全到達新鄭就靠你的聰明才智了。”

“哼哼!”

韓非的表情很鬱悶,從許小願在村子裏找出一塊大木板鋪上幹草破布,把他和兩個小豆丁弄上木板開始,他的表情就很鬱悶了。

所有的一切都預示著他韓非,儒家高人,名滿天下的荀子最出色的學生,堂堂韓國九公子真的栽到了一個稚子手中!所以現在韓非特別希望許小願真的是一個天才!這就和吹捧自己的敵人是一個道理,敵人越強,把敵人打敗了的自己才會顯得更強,或者被敵人打敗的自己才不會那麼尷尬。

所以韓非對許小願開始好奇了,許小願不怕韓非好奇,路上會有好幾撥來接韓非的士兵,帶著兩個小豆丁,一點意外都不要有。

告別了住了十幾天的村莊,許小願牽著馬,馬後邊拖著木板,木板上鋪著幹草破布,上邊躺著韓非和兩個小豆丁,一行人就這樣踏上了去往韓國新鄭的路。

.....

“韓兄,自我學成之後,受於年齡環境所限,無人交流,常感曲高而和寡,今有隨筆兩篇,還請韓兄點評。”

說完不等韓非回應,許小願自顧自的開始誦讀腦中的文章:“凡說之難,非吾知之有以說之之難也.....”

《說難》(shuinan,nan,二聲),韓非後期經典,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對於宣傳遊說的研究,正是韓非此刻最需要的!

韓非現在回韓國就是想變法圖強,用“法”來存韓、強韓,“法”,法律,這是非常需要君主的支持的,一如秦孝公鼎力支持商鞅變法。所以,怎麼遊說韓王或者尋找自己的支持者就是韓非目前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