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石生支吾著,說:“老爺子九十歲了,不簡單。”
“知道嗎?聽說思源市長將所有去看望人送的東西全部交給了市紀委。市紀委專門派人到省城拿了。這事目前隻有紀委那邊和渭達書記知道。可能年後,思源市長要就此事,在會上說。”
“是吧?我沒聽說。不過,這也太……”
兩個人不再說話,彼此搖搖頭,錢自兵回市委了。華石生給楊俊電話,約好了一道去開發區。正要上車,一大群人進了市政府。華石生瞅一眼就明白了,就是毛紡廠的那些上訪職工又來了。上次居思源市長接訪,說好一周內給這些職工一個答複的。現在正好一周,他們想必是為這事而來。他趕緊目前攔住,問:“你們……”
“我們來找居市長。上次說好一周解決問題,現在怎麼一點聲音沒了?這市長不是欺騙咱們老百姓嗎?”為首的人大聲道。
“市長說了,但也得有時間。這事李市長正在協調嘛!”
“協調?都協調好幾年了,有什麼用?今天我們非得要弄個明白,江平市政府到底能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如果不能解決,我們就到省裏去。省裏不行,我們就去北京。我們不相信這事永遠都不能解決!”人群中的聲音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了。
華石生也提高了聲音,“大家要相信政府,相信居市長。這事很快就會解決的。大家請相信。”
“我們不會相信的,我們怎麼相信?”
突然,人群一下子靜了下來。居思源正站在政府大樓的台階上,問:“怎麼回事?”
華石生臉上顯得有些無奈,攤著手,說:“毛紡廠的。”
“啊,是養老金的事。這事不是交給李遠同誌處理了嗎?李市長呢?”居思源問華石生。
“李市長正在會議室開會。”
“請他馬上過來。”
人群中有人在議論著,大多數人拿眼望著居思源。對於這些老百姓來說,能當麵見到一個正廳級的市長,次數屈指可數。居思源下了級台階,馬鳴趕緊站到了他的身邊。馬鳴是擔心老百姓一旦衝動起來,靠不住要動市長動粗。以前,吉發強當市長時,有一次就被上訪群眾給堵在車子裏,足足有三個小時,連公安來了也沒辦法。居思源問站在前麵的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住哪兒啊?”
“住?南街。老街,破得不成樣子,聽說政府要修文化一條街,一直也沒動靜。我們不知到死,能不能住上新房子。”老人話說得有些悲愴。
居思源道:“能,一定能。我問您,要是南街真搞拆遷,修文化一條街,你們怎麼想?”
“那當然好。我們沒別的想法,也不要政府的補償,隻要有新房子,也不太偏,就可以了。當然,要是能在老街上再有個門麵,做點生意,那就更好。”
“像這樣想的能有多少?”
“大部分人都這麼想。那老街說是曆史,可是現在是住人的。人不能老住在曆史裏的。住久了,就發黴、發爛了。市長,您說是不?”
“當然是。不過我可以告訴大家,快了。江平文化一條街項目已經正式被上麵批準了。明年年初,政府將著手開始這一項目。到時還請大家多支持啊!”居思源說完,李遠也到了。居思源問:“毛紡廠的事解決了?”
“啊,這……”李遠笑了下,說:“正在解決。關鍵是有關證據的問題。我們已經查到了原來企業的法人現在的地址,年後將組織人去解決。”
“年後?”居思源問道。
“隻有年後了。”李遠說:“年內沒時間了,居市長。”又轉頭對人群道:“大家不要再來政府了,這事解決也得有個過程。你們來,就能快一點解決?不能嘛,還是要按程序。政府辦事,跟你們自己辦事一樣,也不容易。大家以後別再來鬧了。”
“我們鬧?誰鬧了?”人群中馬上有了聲音。、
李遠還想辯白,居思源道:“李市長,不要說了。這事,李市長正在牽頭辦理。既然李市長說了,就給李市長一點時間,好吧?”
“看在居市長的麵子上,我們走。”人群漸漸散去,居思源將李遠叫到辦公室,問到底怎麼回事?兩條,如果找到了原來改製後的負責人,必須要求將養老金一次性補齊。這個可以請法院參與。如果找不著,要鼓勵職工們起訴,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政府這邊也要做好工作,必要的時候,協調相關部門,先給到齡老職工發放養老金,再尋求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
“任何事不能拖拉,你胡得了老百姓一天,難道能胡得了一年?”居思源顯然有些上火,語氣也不那麼好聽了。
李遠漲紅著臉,說:“這事確實有些複雜。我會按市長的意見去協調的。”
出了居思源辦公室,李遠沒有直接到會議室,而是去了華石生辦公室,劈頭就問:“這事怎麼就搞到思源市長那兒了?”
“這……李市長,是這麼回事。我正在下麵跟這些人交涉,思源市長就一個人下來了。大概是聽到了他們吵鬧的聲音吧!”
“胡鬧,就是胡鬧嘛!”李遠丟下句話,快步走了。
華石生回到椅子上,心想這李遠現在也該心裏窩著氣。自從高捷出事後,李遠在政府這一塊,事實上就充當著常務副市長的角色。另外從江平現在的副廳級幹部中,李遠也是極有希望進入常委班子成為常務副市長的。程文遠在政府暫時主持工作期間,大大小小的事,李遠說了算。居思源來了後,李遠雖然也排在政府第一個副市長的位置上,但因為沒有明確常務的身份,便有些淪落了。特別是居思源這個市長的態度,明顯看得出來,他並不把李遠放在常務的位子上來對待的。最近省裏又明確了向銘清到江平來當常委、常務副市長,這對於李遠來說,不啻於當頭一棒,整個人懵了三四天,才慢慢緩過神來。緩過神來的李遠知道,自己在江平的前途幾乎是結束了。按部就班地再當一任副市長,然後轉到人大或者政協當個副職,便是他將來的官場生涯。他不甘心,但是,又能怎樣?李遠最近也幾次跑省甚至到了北京,想通過關係做一些工作,但是,收效甚微。本來,徐渭達對李遠也還是不錯的,不知怎麼,自從居思源來了後,徐渭達突然像泄了氣的皮球,不再有以往的那種神氣了。有人說徐渭達這是在玩手腕。徐渭達現在要的不是在江平呼風喚雨,而是要到省城,到副省級的位置上去。他既要平穩地落地,又要落得實在,落得光彩。明哲保身,是當官第一原則。徐渭達是深諳此道的。也正因此,對於李遠,徐渭達不可能再多下功夫了。同樣,對於居思源,徐渭達是看著他的將來,而不是僅僅看著現在的。
手機響了,楊俊打來電話,問秘書長怎麼還沒到?華石生說:哎呀,忘了。剛才正要出門,毛紡廠的那些人來上訪。處理到現在,我馬上就過去。
居思源處理完手頭的文件,正在喊馬鳴一道去桐山。早晨,李樸打電話過來,說桐山昨天晚上下了場大雪,山上許多山核桃的苗子都被凍死了,很多農民看著被凍了的苗子都哭了。李樸說:“本來這些苗子中有些明後年就可以掛果了,老百姓把它們當作兒女一樣的待著,可是現在……”
“別急。”居思源告訴李樸:“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想辦法進行補救。要請專家。資金問題不行,我請財政給你們協調。”
稍後,居思源給省農大的汪校長打電話,請他支援搞山核桃研究的教授,到桐山跑一趟。又告訴財政局魏如意局長,立即給桐山財政聯係,先行撥付一些支農資金,用於桐山山核桃基地度寒。
馬鳴剛過來,居思源正要走,葉秋紅來了。
葉秋紅手裏也拎著個包,還拿著一大卷圖紙。
居思源一看臉就有些沉了。難道也是……他沒說,葉秋紅道:“市長這是要出去?”
“是啊,到桐山。”馬鳴答了句。
“啊!那我要先占用市長三分鍾時間了。”葉秋紅說著,馬鳴已經出去了,順手將門掩了。居思源道:“說吧。”
“這是文化一條街的設計圖。”葉秋紅將圖紙展開來,介紹說:“這是請同濟大學設計院設計的。總投資七點二億,一期工程投資三點四億。計劃年後就開工。資金上先動用項目資金,另外請財政這一塊給些配套。同時我們開始對外招商。有兩件事要市長定。一是年初開工的拆遷問題,可能要早著手安排。二是黃千裏那邊的投資,他有意向,不知政府怎麼考慮?”
居思源略微考慮了下,道:“拆遷這一塊由政府來負責,開年後立即著手。至於投資,我同意你的方案,黃千裏的投資可以要。錢都是一樣的嘛!這個你先跟他談。”
“那好,有市長這調子,我就放心了。”葉秋紅說完,從包裏拿出一隻小盒子,遞給居思源,說:“這不是給市長的,而是給市長女兒的。我上周到海南,看見的一隻水晶的小掛墜,挺適合小女孩的。帶回去,看她喜歡不?”
“哈哈,你也……好,行,替淼淼謝謝你了。”
居思源和葉秋紅一道出了辦公室,迎麵碰上建設局長勞力。勞力大嗓門,道:“市長和葉局長一道啊?”
居思源沒說話,勞力又道:“市長,有個事想彙報下,就一會兒。”
“說吧。”居思源邊走邊道。
“這……到您辦公室說吧!”
“就這!”
勞力有些為難,葉秋紅笑著道:“居市長,那我先走了。”
居思源停下了步子,稍稍遲疑了下,又回到辦公室。勞力跟進來道:“居市長,春節了,這……”
“不用了。勞局長,拿回去吧。如果不想讓我跑一趟紀委的話,就……還有事嗎?”
勞力一時愣住了,張著眼,說:“沒……沒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