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道:“整個皇宮或者京城的人都以為學生會請父皇下令不得傳這流言,學生偏不這樣做,即便有人想要本宮當一會刀,那本宮就當這把刀,這李選侍深得父親恩寵,不能動,父皇也不允許,所以隻有在鄭貴妃身上想辦法。”
何宗彥沉吟道:“鄭貴妃身上想辦法?可她畢竟是先帝的寵妃,先帝剛駕崩不久就要問罪,也恐怕招來非議。”
莫非笑道:“老師誤會了,學生可沒想過想治鄭貴妃的罪,隻不過是想要她搬出乾清宮,移居慈寧宮。”
“搬出乾清宮?移居慈寧宮?”
何宗彥疑惑的低吟了一句,旋即眼睛一亮,道:“搬出乾清宮,移居慈寧宮。”
莫非道:“正是!”
何宗彥也哈哈一笑,道:“老夫現在算是明白了殿下的意思了,殿下這招的確有幾分劍走偏鋒的意思,同樣也是敲山震虎!殿下打算怎麼做?”
這個計劃裏麵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慈寧宮,要知道能居住慈寧宮可都是太後,這一直都是鄭貴妃最想得到的頭銜。
莫非道:“學生打算明日早朝上折子。”
何宗彥沉默片刻,道:“此事還需慎重,這鄭貴妃是先帝最疼愛的妃子,所以要讓她移居慈寧宮,若是由殿下提出來的話或許有幾分不妥。”
莫非想了想,道:“嗯,還是老師說得對,怎麼說她也算是我的長輩,要是由學生來提出的話,多少會落下口實,那按照老師的意思是?”
何宗彥道:“原本神宗的意思是冊封鄭貴妃為皇後,然後典禮尚未舉行神宗就駕崩,當今聖上原本也打算冊封她為皇太後,後來禮部反對這才作罷,可當時還是有不少大人們同意,由此也可以看出,鄭貴妃在朝中的勢力依舊盤根錯節,要是貿然在朝廷上麵提出來,恐怕也有很多人反對!”
莫非心裏琢磨了一下何宗彥的話,還真如那句話所言,薑還是老的辣,要是自己說不定明天一早就直接在早朝上麵提出這事情來,如此一來滿朝文武都知道自己針對鄭貴妃,對於自己而言,這絕對不是什麼好事情。
想到這裏,莫非微微閉上了眼睛,絞盡腦汁回想自己自己腦海裏麵僅存的那點曆史知識,曆史上的確有鄭貴妃遷出乾清宮的事情,不過那個時候是光宗已經駕崩,朱由校登基稱帝。
看他閉上眼睛,何宗彥也沒打攪,自己端起酒杯緩緩的喝著酒,前段時間自己並未在朝,因此朝廷之上事情他也僅僅是聽說而已,可今日可他一番交談,卻發現他變得穩重多了,雖然這想事情還有幾分浮躁,可和之前卻是天壤之別。
若正如外麵說謠傳的什麼邪祟上身,性情大變,可如此的變化,對於朝廷而言也並非一件壞事。
“鄭養性!”
莫非緩緩的說出了一個名字來,或者說,絞盡腦汁,腦子裏麵終於想起了這個人來,畢竟這人實在不太出名,而他唯一出名的地方就是鄭貴妃的侄子,僅此而已。
何宗彥端著的酒杯被他突然如此一說頓時停在了嘴前,放下了酒杯,道:“鄭養性?”
莫非睜開了眼睛,道:“對,鄭貴妃的侄子鄭養性,此人膽小,沒主見、易慌亂,偏偏鄭貴妃對他卻非常信任,要是由他去勸說鄭貴妃搬出乾清宮的話或許能成,而鄭貴妃自己搬出乾清宮,學生也不需要出麵。”
何宗彥心裏想了想,道:“這主意不錯,不過勸說鄭養性,殿下覺得應該讓誰去?”
莫非道:“兵科右給事中楊漣、禦史左光鬥,吏部尚書周佳饃等,不過此時學生不方便出麵,還有勞太師出麵幫學生遊說楊大人、左大人和周大人。”
曆史上的確也是這幾個人為主力去“勸說”的鄭養性,現在莫非提出來,也就是讓他們去依舊去完成屬於他們的曆史任務。
何宗彥道:“這倒無妨,隻不過這怎麼才能鎮住鄭養性。”
莫非笑道:“這不難,前麵可以隨便誆他,重要的給他說一句便可,那就是:如此下去,別說富貴,身家性命都難保!除此之外,還得要幾位大人給學生一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