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增強信心(1 / 3)

第8章:增強信心

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接受著各種暗示,我們所聽到的、看到的、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一些暗示,並根據不同的屬性產生不同的影響。盡管你自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這些暗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你的生活。

152有一個女孩,家裏很貧窮,靠著親戚們的支持,考上了大學。她在學校認真讀書,畢業後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

由於她的勤奮和努力,工作上有目共睹的業績為她帶來了良好的口碑。每個月的工資,她總是舍不得花,要拿去還給當初供她上學的親戚們。因此,同事和朋友們的活動她都會拒絕,而且她自己也從來舍不得花錢買衣服和化妝品。加上她性格內向,所以朋友並不多,在她內心裏有些自卑和無奈。

有一次,她無意中聽到部門的幾個同事在背後說起了她,一個同事說她總是穿得很寒酸,一副倒黴的樣子。另一個同事說,她家裏沒錢,可能很自卑。

她本來是有非凡能力的,發展前途被上司看好,但是由於缺乏自信,膽怯又害羞,同事們對她的消極暗示讓她變得更加自卑起來,做起事情來縮手縮腳,在工作上剛樹立起來的信心全部被自卑的暗示打敗了。———如果當初她沒有聽到同事們對她的評論,所有這些缺點她都可以慢慢地克服掉,工作上的成就完全可以讓她的自信心一點點樹立起來。

王豐是個快樂的年輕人。“我能行!我是最快樂的!”是他每天早晨醒來對自己說的第一句話。

每天醒來躺在床上想著昨天完成的工作,想著昨天快樂的活動,想著有個快樂的團隊,想著等下就會見到那幫年輕的同事……想起來就高興。他迅速地洗漱完畢,疊好被子整理內務,所有這一連串的動作總是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這就是他的“心理暗示”,他總是暗示153自己:我要馬上見到快樂的一切。

工作中經常遇到難題,他總會對自己說:“辦法總比問題多。隻要我去做,努力地去做,用心地去做,就沒有完成不了的事。”他反複地對自己說:我能行!我可以把這個辦得更好。每次覺得累的時候,他總會對自己說:“我累了,別人比我更累。堅持一下,就過去了!”每次不開心的時候,他總會對自己說:“我的一生應該在快樂中度過,生氣就是浪費生命。”

他總是不斷地對自己說積極的話,同時他也拒絕消極話語。對於心煩的事,他盡量讓自己不去想。比如,他深夜一個人開車從彎曲的小道回家時,盡管他知道“這裏路不好走,經常出事。”但他會給自己打氣:“雖然路不好,但隻要慢點開就沒事了。”當有人在他旁邊說“生活不容易,工作難,心情煩……”他會迅速地離開,因為他害怕這會成為自己的影子。他命令自己必須馬上把這些東西從腦子裏清除。

對於他人的心理暗示,王豐選擇積極的,回避消極的。於是,他變成了一個隻愛聽積極話的人,他也很快樂。

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以驅散憂鬱,克服怯懦,恢複自信,激發興奮點,把自己的心態、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其實很簡單。

1. 走路挺胸抬頭。

人的姿勢與步伐是和人的內心體驗有密切關係的。經常挺胸抬頭,走路步伐有力,速度稍快,有助於增強信心。那些走路時垂頭喪氣的人,即便他的生活空間裏萬裏晴空,他也仿佛生活在暗無天日的氣氛中;而那些昂首挺胸的人總是自信滿滿、永不服輸,也許他正在遭遇人生的起伏跌宕,但自信會帶領他走向陽光明媚的一天。年輕人走路就應該是朝氣蓬勃,昂首挺胸。

2. 學會自我微笑。

人在充滿信心時,滿麵春風,麵帶微笑。笑是人充滿信心的表現,是人快樂的表現,笑和自信的體驗是一致的。經常微笑,內心就會自154然滋長自信的體驗。不要對自己說,沒什麼值得笑的,或是不知道怎麼笑。其實,隻要你笑了,哪怕是假裝地笑,你的心情也會隨著微笑而改變。

3. 找到快樂座右銘。

在我們上學的時候,老師經常會問我們的座右銘是什麼,於是我們找出一句自己喜歡的名人名言,作為奮鬥的目標和準則等。現在說到座右銘,可能有些年輕人覺得很老套,其實它對你有一個激發和鼓勵的作用。常寫一些激勵自我的語句,懸掛在房間的牆上,並經常默念,能激發你的上進心,提高你的自信心,比如“你隻要生氣一分鍾,便喪失了60 秒鍾的快樂。”“快樂是一種心境,跟財富、年齡與環境無關”等。

如果你有了快樂的思想和行為,就會充溢著幸福感!

15544. 為煩惱找個出口———自我防禦有一隻饑餓的狐狸,看到葡萄架上掛著一串串葡萄,對他很有誘惑,但是他想盡了辦法也摘不到。吃不到葡萄的狐狸沒有氣憤,卻在臨走時安慰自己說:“葡萄是酸的。”

於是,狐狸繼續往前走,很久也找不到食物,最後隻找到一隻酸檸檬,這實在是一件不得已而為之的事,但它卻說:“這檸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

這個故事大概很多年輕人都聽過,而且都嘲笑過這隻狐狸。其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充當著這隻狐狸的角色,隻是我們沒有意識到,或是不願承認。

狐狸的這種心理雖然有點自欺欺人,但是也未必是不可取的,能對人們產生一種自我安慰。心理學因這個故事而產生了“酸葡萄心理”

和“甜檸檬心理”這兩個術語。

其實,這種心態我們經常會有,當一件你心儀很久的衣服被別人買走了,雖然你有些遺憾,但你仍會安慰自己“那件衣服款式雖好,但麵料和做工我都看不上,不買也行!”當你愛的人選擇了別人,雖然你很失望,但還是會安慰自己:“他‘三高’高學曆、高身材、高收156入 一樣都沒達到,並不值得我愛”;當同事得到升遷,而你還在原地徘徊的時候,雖然你有失落感,悶悶不樂,但你也會暗自告訴自己:

“職務越高,責任越重,無官一身輕啊。”

這都是我們自身的防禦機製在起作用。所謂自我防禦機製,是指人無意識層中一套自動發生作用的、非理性的、應付焦慮的心理適應過程,自我通過言語、行為、思想、情感等虛構或歪曲現實,以達到其保護自己,協調本我、超我與自我的關係的目的。比如,當別人不同意你的觀點的時候,你會據理力爭;當有人批評你時,你會有一種抵觸情緒;當你犯了某個錯誤時,你會快速地想要為自己找個借口。

通俗一點的解釋,就是自我麵對有可能的威脅和傷害時,本能地為自己找一個借口,讓自己逃脫傷害和壓力。

自我防禦機製能夠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狀態,引導形成健康人格。前麵講的“酸葡萄”心理和“甜檸檬”心理就是一種“合理化”的自我防禦方式———以某種“合理化”的理由來解釋自己追求目標失敗這一事實,以達內心之安、心理自救的目的。

生活中的艱難痛苦是不可避免的,有快樂就必定會有很多的挫折。

很多性格固執的年輕人,當受到挫折時,容易鑽進死胡同,情緒壞到極點,一蹶不振、垂頭喪氣、痛不欲生、埋怨他人、甚至與人對抗等。

前段時間看報,雲南省有這樣一個年輕人,因為他高三複讀4 年的事跡,在學校已經成了個響當當的人物。他前三次高考,複旦、北大、北航,多少學生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他都考上過,但是固執的他一心想要考清華大學,堅持要補習。最後,命運捉弄人,第四次高考的他還是沒考上清華,直到2008 年當他第五次高考時才再次考上北京大學,才到北京讀書。最終,他認為自己浪費了4年的時間。

我們不能小覷他的夢想,也不能否認他為了圓清華夢所付出的努157力,但是這個堅持最終還是讓他浪費了4 年的寶貴時間,多少有些不值。如果他能換一種思維去想,清華大學人才濟濟,競爭激烈,學習壓力也大,去其他大學也不錯。那麼他早幾年就開始享受大學生活,早幾年步入社會了。

現在很多年輕人,畢業後想進大企業、外企工作,結果經驗不足不能如願以償,於是,就對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其實如果換一個思路去想,進小公司也有小公司的好處,各種製度靈活,而且鍛煉人,不也挺好嗎?這個時候,大企業就是狐狸心裏的“酸葡萄”,小公司就是“甜檸檬”。否則,在找工作的時候,一味地找那些條件優厚的單位,而自己的能力又無法與之相匹配,其結果自然是產生落差,造成心理上的緊張。適當地編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可以消除緊張,減輕壓力,使自己從不滿、不安等消極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使自己免受傷害。

當然,遭受挫折時為自己找理由辯護、自圓其說,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可以緩解消極情緒,但是真正應對挫折卻不能停留在自圓其說。

學會心理減壓要懂的7個關鍵詞 第8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也不要生氣! 煩惱時要保持平靜。請相信,快樂的日子會來臨。

———普希金45. 年輕的心是易碎品———心理健康年輕人涉世不深,又正逢角色和身份的轉變時期,必須麵對很多從未體驗和經曆過的問題。特別是那些習慣依賴父母的年輕人,對生活就更加感到迷茫。他們做事沒有自己的標準,處理問題思維路線單一,愛自我否定,遇事容易衝動、發怒,一旦受到挫折,就容易表現過激,甚至一蹶不振,顯得心理特別脆弱。

比如,很多年輕人一旦失戀,就覺得所有的異性都不可信,並對原來的戀人恨之入骨,並產生一種報複心理,否則內心就難受;有的年輕人應聘碰壁,因為開始的期望值太高,求勝心切,對失敗沒有足夠的承受心理,因此對自己失去信心,自暴自棄;有的年輕人遇到突發的災難事件,無法接受現實而選擇自殺……剛畢業的泉州每天在網上投簡曆,找工作。一個月了,工作沒找到,卻找到了一個讓他心儀的女孩。

160這個叫王穎的女孩長得很漂亮,與他同齡。他們在聊天的過程中,總有很多的共同語言。所以每次聊天總感覺有太多的話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後,兩人終於見麵了。泉州對王穎一見鍾情。

那一天,他們過得很愉快,泉州帶著王穎到處遊玩,還給她買了漂亮的衣服和一部小巧的手機。從那以後,泉州就覺得自己的生命中不能沒有她了,並期待兩人再次見麵。

然而,當兩人第二次見麵的時候,王穎顯得沒有那麼熱情,並提出不要再見了。後來她總是逃避泉州,提出要把他以前送給她的東西折合成錢還給他。泉州不接受,打王穎的手機卻一直關機。

看到心愛的人莫名其妙地變心了,泉州十分傷心,到處尋找王穎,甚至到她的單位守著她。這個時候,王穎已經不在單位,請了假。

過了一段時間,泉州覺得自己的精神要崩潰了。他大喊“我不想活了!”服用了半瓶安眠藥,後來經過搶救,總算是脫離了生命危險。

身體恢複後,泉州再次撥打王穎的電話,這次通了,王穎在電話中告訴他,她原先有一個男朋友,現在男朋友知道了他們之間的事情,她不好交代,希望泉州能夠忘掉她……知道事情真相後,泉州更加悲傷,幾次采取割腕、撞牆、吃安眠藥等方式自殺,但是都被人發現送到醫院搶救。

遭遇王穎的斷然拒絕,泉州不能接受自己付出真情,王穎卻從來沒有真正喜歡過自己的事實。他覺得活著沒有意義,也不願意跟朋友交流,每天就躺在房子裏胡思亂想。泉州也知道自己心理上出了問題。

泉州的行為有些偏執和過激,證明他遇到了心理危機。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正視自己的心理問題,對他今後的生活將產生嚴重的影響。

心理健康與一個人的成才、成就、貢獻關係重大。那麼,怎樣才算是心理健康呢?

根據1946 年召開的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將心理健康定義為:“所謂心理健康,指一個人在身體智能以及感情上與其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範圍內,將個人心境發展成最佳的狀態。”

161這次大會上認定心理健康的標準為:身體、智力、情緒十分調和;適應環境、在人際交往中能謙讓;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職業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活。年輕人要保持心理健康,要注意下麵幾點:

首先,優化自己的人格品質。

正確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既要接納自己的優點,也要接納自己的缺點。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性情急躁的人、心胸狹窄的人、意誌薄弱的人、自我偏頗的人容易產生挫敗感而導致情緒不穩定,進而形成心理問題。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培養自信樂觀、自強不息、豁達寬容的個性品質,同時,努力在實踐中鍛煉自己,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充分、有效地成長,心理健康達到高水平的狀態。

其次,讓自己更好地適應社會。

虹菲在畢業半年多的時間裏,更換了兩次工作,每次工作她都感到不如意,現在她都不願意找工作了。她覺得工作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不僅僅需要付出自己的努力,認真做好事情,還要處理好複雜的人際關係。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輾轉托一個熟人介紹的,在公司擔任文秘。在元旦那天,人事部給每人發了300 元的紅包,卻沒有她的份。她認為自己的尊嚴受到損害,就“憤然”辭職。其實,人事部的規定是,試用期的員工不享受正式員工的待遇。

她的第二份工作是經理助理。有一天晚上,她陪公司經理招待客戶吃晚宴,笑談中,經理情不自禁地拍拍她的肩膀,表情有些親昵,她對此很反感,於是就提出了辭職。其實,這可能是經理的無意舉動,162以後盡量避免與經理單獨相處就是了,或是暗示經理這樣的舉動她不喜歡也可以。

再次,追求目標不要過於理想化,懂得自我心理調節。

現在許多年輕人對自己的追求過於理想化,看到別人有樓房、有小汽車,甚至有公司,就以此為目標而想一步登天。其實成功人士都是經過多年奮鬥才實現的,並非一蹴而就。隻有看到了這一點,自己的心態才會平和,不急躁。

自我心理調節包括調整自己的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煉意誌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要承受一些壓力,這些壓力來源於各方麵,工作、戀愛、父母等。如果懂得調節心理,就不會被方方麵麵的壓力所困擾,輕鬆應對生活。

自我調節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適當地放鬆自己,控製好自己的情緒,適當的宣泄壓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