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耿二人這一路走,一路暗自感激到“吧嗒吧嗒”地掉眼淚,鼻涕淚水把這兩個硬漢子塗成了大花臉,也不羞不顧。

皇太極這筆買賣賺大了,事後清點孔、耿二人帶來的禮品,皇太極差點沒歡喜得暈了過去。

人人都知道人才的培養是打江山最重要的因素,可是,這一回孔、耿二人一次性就給皇太極領來了高矮不等的將官一百零八人,在這些人當中,有幾個堪稱國寶級的人才,如火器副將吳進盛、火器營參將潘學、管理葡萄牙重炮的參將盧之能、程縕以及火藥局參將賈誌強等,都通曉火炮使用。這比上次的大淩河之役劃算多了。那次,皇太極把吃奶的氣力使上了,也不過是爭取得祖家軍一百餘位的骨幹。其次,孔、耿也給皇太極帶來了三千多名精銳兵士,這些人,皇太極像心底捧著個小火爐般的,熱乎乎地看在眼中,他們可一個個都是寶貝的金蛋蛋喲,他們俱是經過葡萄牙軍官公沙的西勞悉心調教過的火炮熟手,倘若不是孔有德蓄意鬧事,這批人大抵就跟著徐光啟入京師,成為了大明籌建中的精銳皇家新軍。而今,卻陰差陽錯地成為了皇太極重炮隊伍的中堅力量。

還有水手壯丁四百多人,後金兵俱是入水即沉的秤砣兵,後金沒有水師,這批人後來就構成了大清水師的黃金班底。

孔、耿這支隊伍攜帶的大批裝備給養中最令人興奮的還是那三十餘門葡萄牙人原裝進口的紅衣大炮。這批塵土滿麵、拖兒帶女東江兵的到來大大加快了後金國防建設的步子。雖然,皇太極早在崇禎四年(1631年)的大淩河之役中,就已經滿臉緋紅地昭告天下人:敵人有的武器,我們要有。我們一時沒有的武器,大家要奮勇從敵人的手中搶奪。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紅衣大炮了。從此,我們將無懼無畏於天下!

但是,皇太極在台上嘹亮地講出這段話時是紅臉漢不怕別人羞他,下到台下,皇太極的心底卻仍然是虛的。當時,漢軍佟養性雖然搗鼓出了仿製的紅衣大炮,可是,這一批大炮使用的實際效果與數量離實戰的要求都應該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所以,當時的祖大壽在皇太極聲稱擁有了四十門以上威猛無敵的紅衣重炮之後,尚且把一座建了半拉子的大淩河城堅守了近半年,這也證明了佟養性炮隊推上戰場後,雷聲大、火力不甚猛的缺憾。現在,孔有德攜來了大量的葡萄牙正宗火器,還有得自於葡萄牙軍事顧問真傳的彈藥製造技術,這就解決了皇太極壓在胸口許久的一塊心病。難怪,孔有德在致皇太極的投誠信中會三分矜持、七分賣弄地講:“本帥現有甲兵數萬,輕舟百餘,大炮、火器俱全。有此武器,更與明汗同心協力,水陸並進,勢如破竹,天下又誰敢與汗為敵乎?”

皇太極喜歡孔有德那種自信滿滿的樣子,後來,皇太極對於孔有德、耿仲明這支東江兵就一直是寵信有加。

崇德元年(1636年),孔有德封恭順王,耿仲明為懷順王。

皇太極慶幸孔、耿領著的這支東江舊部給後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好運氣,乃給這支隊伍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為“天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