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牛仔褲的發明者李維·施特勞斯:在問題麵前改變一下思路
創業鐵律:
李維·施特勞斯這樣說:在問題麵前,不要老是固守原有的想法,不妨改變一下思路。
創業故事:
1829年,李維·施特勞斯出生於一個德國的小職員的家庭。作為德籍猶太人,李維從小就很聰明,順順利利地上完中學、大學,就如他的父輩一樣,他當上了一個文員。
1850年,他隨著人們來到美國西部,因為那裏發現了大片金礦。可是等他到那裏之後,他才發現自己的莽撞,自己並不是第一個去淘金的人,曾經荒涼的西部現在到處都是淘金的人群,到處都是帳篷,這麼多的人蝸居在一個個帳篷裏,能實現發財夢嗎?能滿意而歸嗎?難道自己拋棄工作來到這裏,就這樣無望地等待?他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這麼多的淘金者都呆在一個地方,生活在帳篷裏,再加上離市中心很遠,買東西十分不方便,一次偶然的機會,李維看到那些淘金者為了買一點日用品不得不跑很遠的路,自己也深有體會,於是,他在那裏開了一家日用品小店。
一天,他看見淘金者用來搭帳篷和馬車蓬的帆布很暢銷,於是乘船購置了一大批帆布準備運回淘金工地出售。在船上,許多人都認識他,他捎帶的小商品還沒下船就被搶購一空,但帆布卻無人問津。
船到碼頭,卸下貨物之後,李維·施特勞斯就開始高聲叫喊推銷他的帆布。可是沒有一個人理會這些東西。這時一個淘金工人無意中說了一句:“如果用這些帆布來做褲子,既結實又耐磨,說不定會受大家歡迎。”
“對啊,我怎麼沒有想到呢?”李維·施特勞斯這樣想。
於是,李維·施特勞斯便領著這位淘金工人來到裁縫店,用帆布為他做了一條樣式和別致的工裝褲。這位礦工穿上結實的帆布工裝褲非常高興,他逢人就講他的這條“李維氏褲子”。消息傳開後,人們紛紛前來詢問,李維·施特勞斯當機立斷,把剩餘的帳篷布全部做成工裝褲,結果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1853年,第一條日後被稱為“牛仔褲”的帆布工裝褲在李維·施特勞斯手中誕生了,當時它被工人們叫作“李維氏工裝褲”。
牛仔褲以其堅固、耐久、穿著合適獲得了當時西部牛仔和淘金者的喜愛。大量的訂貨紛至遝來。李維·施特勞斯不再開自己的那家日用品店。1853年李維正式成立了自己的牛仔褲公司,開始了這個著名品牌的漫漫長路。
1872年李維·施特勞斯在基本定型的牛仔褲的基礎上申請了牛仔褲的生產專利。
1890年,李維又推出了最經典的李維501係列,直到今天,它依舊是李維的拳頭產品,多少次,李維公司依靠它起死回生。對於今天的新新人類而言,當別人穿“Lee”或“蘋果牌”時,他一定要穿“李維氏”;如果別人都穿起了“李維氏”,他一定要穿“501”。
此後,由於耐穿、方便和式樣美觀、別致,李維氏工裝褲不再是淘金工人的專用服飾,而成為美國社會中受到大眾歡迎的一種時髦服裝。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李維氏工裝褲隻是一種難登大雅之堂的非正式穿著。而李維·施特勞斯為擴大產品的影響,更是不斷改進、創新,付出了畢生的努力。當他1902年去世後,最遺憾的就是牛仔褲沒有被普及、被所有的人接受。
然而,他的下一代繼承了他的敬業、創新精神,繼續推出李維517、527型號,運用優秀的廣告,通過好萊塢影星、西部牛仔影片,終於把李維氏工裝褲推向了全世界。
1976年美國200年國慶之際,美國人將牛仔褲作為美國人對人類服飾文化的貢獻送進了邁阿密的國家博物館,載入了美國史冊。
創業指南:
每個創業者都希望自己創業時有一個好的角度,從而把企業做得盡善盡美。但是這種好的角度從何而來呢?當然是從思維而來。按照成功學的原理,不同的思維決定不同的出路,講的就是,一個人在創業之前,一定要善於變換角度看問題,這樣可以增加成功的概率。
“當命運交給我們一個檸檬的時候,我們就試著去把它做成一杯檸檬水。”請記住:換個角度看問題,你也許就能夠把失敗變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