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章(2) (3140字)(1 / 2)

第一卷 第一章(2) (3140字)

自詡“勤政予民”的帝王乾隆,與曆代祖先毫無例外,上台伊始做的頭樁政事就是替自己準備後事。年方二十六歲的愛新覺羅?弘曆,暴斂了大批財物,自乾隆八年開始修建這座陵墓,直到嘉慶四年他八十九歲駕崩,前後共花了五十三年時間。全部是拱券式漢白玉石結構。主建築由一條五十四米長的墓遭,四道石門,三重寢宮組成。由於他晚年篤信佛教,地宮的石牆、富頂全都雕有神像、法器和佛家故事,雕刻精美,工程繁浩,數清陵之最。僅石刻一項,用工五萬多個。

等到硝煙散盡,地陷一窟約丈餘見方。軍官驅趕三十多名士兵各執火把、蠟竹入洞。這些人本已心驚膽顫,甬內又寒氣逼人,陰森恐怖。三十餘條丘八蠻漢,到了這裏一下都變成了三寸金蓮,一步一步摸索著歪歪扭扭地朝裏挪動。甬道又沒盡頭,越往裏越覺得可怕。他們全身篩糠,上牙打下牙。舉火把的手一個勁兒顫抖,綠茵茵的火苗時明時暗,把他們精瘦細長的身影映在壁上,晃晃悠悠,有如無數幽靈從縫隙中鑽出,向他們撲來。

走在前麵那個上士班長,膀大腰圓像尊鐵塔。軍官看他塊頭大,以為膽子也大。到石門處,有人不小心腳尖觸在石門檻上,一個跟鬥滾進門裏,把大個子撞了個趔趄。他猛一睜眼,看到前麵有四個巨大的妖魔,呲牙瞪眼,手執寶劍、銅錘向他砸來,駭得“媽呀”一聲嚎叫,扭過頭往回就跑,他這一叫不打緊,在場的人全嚇毛了,丟掉火把蠟燭,跟著他往回跑,誰都隻恨爹媽給他少生兩條腿,拚命地奔到洞口,結果又被孫殿英的衛士堵住了。

孫殿英對準大個子上去左右開弓,一頓耳光,把大個子打醒過來,這才說出他看到的那四個凶神惡魔。孫殿英半信半疑,每人賞了兩大碗酒,又給他們火把、蠟燭,仍然由軍官驅趕著進去了。

酒精作用,膽子也大了,來到石門一靠,什麼他媽的貴!是刻在門上和門洞兩側的四大天王、五方佛像的浮雕。兩扇門上分別雕刻的是兩幅菩薩像,菩薩手執寶劍、經卷、法鈴、降魔杵等法器。門洞兩側刻的是四大天王像,手中有寶劍、琵琶、幢、寶塔等法器,四神各一方,以示守護地宮之意。

一連又過了三重石門,每扇石門上都分別雕有觀音菩薩、地藏居王、普賢大帝、慈代尊君等神像,這些浮雕,無不肌肉豐滿,神情逼真、造型生動、栩栩如生。怪不得大個子看花眼,當成真人了。石門背麵還刻有:輪、螺、傘、蓋、花、結、魚、瓶等八寶圖案。

越過明堂、穿堂寢宮,來到金寢宮中央。金寢宮呈長方形,東西壁上雕有佛像、圖案以及用古印度文、藏文刻的佛經。這座獨具風采的寢宮實際是乾隆皇帝的一座地下佛堂。棺床上放的是用茵陳木製成的乾隆棺木,棺木身下有個八角形“金眼吉井”,冷嗖嗖的涼氣就是從這深井裏冒出來的。在乾隆棺木左右還有孝賢皇後和孝儀皇後的兩具棺木,以及慧賢皇貴妃、哲憫皇貴妃和淑嘉皇貴妃的三具棺木,她們是乾隆生前最寵愛的後妃,五人都先予乾隆死去,當乾隆棺木入葬時才移來此處合葬。

乾隆棺木是茵陳木,十分牢固不易劈開,隻得將棺木蓋撬掉,內裝文物極其豐富,大多是畫、書、劍類及玉石、象牙、珊瑚雕刻的文具。金、銅質佛像數量驚人之多。按理這類古物價值連城,但無知之徒,以為不如慈禧墓內的金玉值錢,多少有些失望。他們將皇藩、鳳冠、金佛、象牙先行搶出,字畫文墨隻運走小部分。

在地宮後室那寬達12米的艾葉青石寶床上,原本停放著六具棺槨,即乾隆皇帝與他的兩個皇後孝賢、孝儀及慧賢、哲憫、淑嘉三位皇貴妃。盡管這座地宮在清代所有陵寢中是葬入人數最多的,但從乾隆一生擁有41位後妃的數量來看,依然是微不足道的。究其原因,還在於當時形成的未成文的兩個條件。其一,隻有死在乾隆之前的後妃,才能進入地宮隨葬。因為一旦乾隆本人駕崩,金棺葬入地宮後,便關閉石門,填平墓道,再也不能打開,以免泄露龍氣。

這第二個條件是,隨葬的後妃必須是生前被皇帝所喜愛,死後經過乾隆本人的恩準才能進入地宮隨葬。否則,皇帝本人討厭的後妃死得再早,也要另立陵寢,而不能享受這一特殊的“聖澤”。這位“風流天子”所寵愛和關注的隻是那些在一生中都給予他歡樂和愛撫的女人。其最終的結果是,有5位幸運的女人和他同穴而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