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讓孩子聽話的攻心術 3.信任是溝通的起點
對孩子的信任,做孩子的朋友,能夠激發孩子內心的動力,讓孩子體會到被尊重和認可的快樂。
劉清為了製定了一套學習時間安排製度,女兒也同意了按規定玩遊戲做作業,到時間就休息。
劉清終於鬆了口氣,突然有一天,劉清出差提前回到家,發現榛榛又在房間裏聚精會神地玩玩具,而且沒有先完成功課。
“榛榛!”劉清大喊一聲,死死地盯住女兒。
女兒急忙地把玩具藏了起來,試圖做出一個笑臉,然後故作鎮靜地說:“我做了一個小時的功課,剛剛才坐下來休息一會兒。”
“榛榛,你真讓我傷心,你怎麼會這樣對待媽媽,你懂不懂這樣做會對你有什麼樣的影響?你不必解釋了,聽我的。”看見女兒似乎要申辯,劉清急急忙忙地止住了她。
“我不想聽你任何的解釋,你讓我失望極了,你知不知道我這樣做全是為了你?”
“那你不要管我好了。”榛榛頂了一句。
“什麼?”媽媽的眼睛瞪了起來,聲音驟然升高。
此時,榛榛的眼睛裏開始出現恐怖的樣子,她在尋找退路。“不管你!這是我的責任,我當然要管。你回房間去想一想,還有……”她忽然想起榛榛這周末要同幾個女友到同學家過夜。“還有這周末不能去琳琳家過夜。”
“為什麼?”榛榛大叫,憤怒和絕望像洪水一樣地扭曲了她的五官。“我要去,我就要去,你是一個壞媽媽。”
看著女兒那種狂怒的表情,劉清也有些不安了。她知道女兒是多麼盼望著這個機會能與小夥伴一起過夜。但她的憤怒和自尊都阻止她收回這道“命令”。
“是你自己取消了這次機會。”
“為什麼?這與玩有什麼關係呢?我就要去,看你怎麼辦!”女兒暴跳如雷,她此時困獸似的表情和姿態是劉清最不願意看到的。
“你馬上停止,不然我要發火了。”
“你已經發火了,我就這樣,怎麼樣?”
“啪、啪”,劉清狠狠地在女兒背後拍了兩下。
“哇!”女兒哭著衝進自己房中,“哐啷”一聲將門關上。
隨著這兩下,劉清的氣泄了,卻感到十分的內疚,有一種被擊敗的感覺。
一直在旁注視的保姆說:“劉清,這幾天她都沒有貪玩,今天的確是先做了一些作業,才央求我讓她玩一會兒的,我覺得她是很看重你的規定的,你應該信任孩子才是。”
我們來看一下劉清在看到女兒違反母親規定那一刻的心理活動:看到女兒在自己不在時玩玩具,劉清首先想到的是在做了許多工作後女兒仍然無視媽媽的要求,做媽媽的辛苦和委屈都奔湧出來。更想到睡眠不足對女兒身體的影響,女兒以往不盡人意的事情也一件件地在腦子中演映出來。她沒有相信女兒,沒有給女兒任何解釋的機會,就枉下結論。
誠然,對孩子不關心、不在意的母親一定是不稱職的母親,但用製度強求孩子,一旦出了問題就過於魯莽地、不加思索地采用了不正確方式的母親,即使她內心有多麼關心孩子,在我們看來,她根本就是個失職的母親,她沒有做到相信自己的女兒。
父母與子女的相互信任是成功家教的重要因素。一些教育專家在家庭調查中發現,子女對父母有特殊的信任,他們往往把父母看成是自己學習上的蒙師,德行上的榜樣,生活上的參謀,感情上的摯友。他們也特別希望能得到父母的信任。他們認為,隻有父母的信任,才是真實、可靠的。父母的信任意味著壓力、重視和鼓勵,這是真正觸動他們心靈的動力。
許多普通的、不為老師和家長看好的孩子,他們的潛能表現在日常生活的細微之處,做父母的一定要對他們充滿信心,堅信隻要是生命就能綻開燦爛的花,耐心地幫助孩子挖掘出那閃爍著獨特光芒的潛質,讓它成為打開孩子生命潛能的金鑰匙。
充分信任孩子,才能感染孩子,激勵孩子;充分信任孩子,才能使孩子的潛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現。對孩子的信任,能夠激發孩子內心的動力,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和失敗時的快樂。他們會在父母充滿信任的目光和言語中,自己從摔倒的地方爬起來,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成功,實現他們心中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