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嚴格的單元成本分析思想指導下,王永慶做事情都能做到精打細算。在企業經營或生產活動中,自己能做的,盡量自己動手來做,比請他人來做能大大降低成本。
當然,並不是任何事情都是可以自己做的,一些設備的采購、工程的興建等可能需要專業公司來做,但王永慶同樣堅持最低的支出獲取同樣的結果。一個重要辦法,就是招標時杜絕說情;在選擇供應上,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不放過任何可能降低成本的地方。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全球油價迅速上漲。1980年10月到次年2月,台灣在4個月內先後兩次調高油電價格,台塑的年能源費用從不足54億元一下增加到70多億元。王永慶馬上決定在集團內全麵推動能源節約運動。首先成立能源改善專案小組,負責各單位本身有關能源改善事宜,不斷進行檢討;其次,組織各單位能源負責人員赴各廠實地了解各企業能源節約與改善情況。同時在集團展開節約能源宣傳活動。
改善先從用電量較大的燈管開始。台塑集團共有10多萬隻雙管日光燈,用電量很大,加裝反射燈罩後,兩支燈管減為一支,照明度不減反而增加。這項措施雖然投資600萬元,但一年節省的電費就高達7000萬元。這次能源節約運動,使台塑集團當年就獲得經濟效益近13億元,抵銷了因油電漲價所增加的部分能源成本。
辦公中使用公文夾,這在企業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王永慶卻發現台塑企業生產的公文夾成本是每本1元2角,而台塑美國公司所用的公文夾,每個還不到5毛錢,怎麼會差這麼多?他馬上令南亞公司研發中心就這一問題進行研究,務必將公文夾成本降到與美國同樣的水平,甚至更低。
為此,研發中心經過近兩年的研究,終於將公文夾的成本降到一個5毛錢,趕上了美國,為整個集團每年降低許多支出。
賺錢要依賴別人,節省隻取決於自己。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大多看重的是財富的創造,對於節儉似乎注意不夠,有時甚至認為這是小家子氣。殊不知,節儉也是理財的一部分。學會了節儉每一分不必花費的錢,你也就學會了對財富的運用和創造。
在“王永慶法則”中,每省下1塊錢,就意味著贏利1塊錢。或許這樣的經營模式,正是台塑集團無論市場繁榮還是經濟衰退都能屹立不倒的秘訣。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這個法則對我們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