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知識布局-學習力就是蕭條期的生存力 2.在哪跌倒,在哪爬起(1 / 2)

第五章知識布局-學習力就是蕭條期的生存力 2.在哪跌倒,在哪爬起

事物發展的背後必定有規律,一旦掌握這種規律,就能夠取得預想的成功,同樣,一旦違背了規律,失敗將不期而至。在哪裏跌倒了就要在哪裏找原因,並且勇敢地爬起來。

經曆了20多年的高速發展,如今,隨著商業環境發生的巨大變化,中國企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增長的困境,我們不妨從那些成功突破困境的世界優秀企業身上尋求答案。

1993年,郭士納接手IBM時,IBM正在因為錯失個人電腦業務於困境中掙紮,財務狀況一團亂麻,處於嚴重虧損之中,公司上下依靠榨取S/390產品的利潤維持生計。公司內外的行業專家們認為IBM隻有分割成多個獨立的小公司,才能夠應對所處的困境,多種信息透露:IBM麵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

查爾斯·莫裏斯和查爾斯·菲格森在《電腦大戰》一書中說:“IBM已經不可能再繼續成為工業界的主力軍了。比爾·蓋茨這個讓工業界所有人既愛又恨且難以接受的軟件業巨頭,曾經在不設防的時刻說過,IBM‘將在幾年之內倒閉’。蓋茨的話或許是正確的。自1980年以來,IBM始終是一個失敗者,一個幾乎在所有電腦技術領域都落後的失敗者……傳統的大型電腦並沒有在一夜之間消失,但它們卻無疑是過時的,它們曾經在其中領跑的王國也已經萎縮。當猛獁占領森林的時候,雷龍已向泥潭深處走去,總有一天,雷龍將徹底消失在泥潭之中。”與此同時,所有的媒體都對IBM的未來抱以悲觀態度。

IBM陷入困境是因為沒有能夠把握住電腦產業的發展趨勢,因此,許多人希望能夠找一位技術專家帶領IBM走出困境,郭士納不是,但他曾經是IBM的客戶,深知客戶的需求,這正是IBM得以東山再起的最重要原因。

上任初期,郭士納並沒有急於從追求短期效應的戰術上尋求突破,而是對企業的整體發展提出了戰略性的建議。他拋開外界將IBM分割成多個相互獨立公司的建議,保持了公司的完整性,並且改變了IBM以往的商業模式,使其由一家製造型企業轉變為服務型企業,正是緣於這些戰略構想,IBM今天才重新站在IT行業的最前沿。除了降低S/390產品的價格以獲取公司發展急需的現金流,郭士納做出的所有決策都是為了整體戰略服務的,而這一切的依據是電腦行業發展的趨勢與顧客需求。

郭士納在其自傳中將IBM的複興傳奇歸結為兩大賭注:一個是對行業發展方向的賭注;另一個是對IBM自身戰略的賭注,前一個賭注又是為後一個賭注服務的。眾多專家認為信息技術產業是一個趨向分散性的行業,郭士納卻從客戶需求的角度揣測整個行業發展的趨勢,他認為在未來客戶會越來越重視那些能夠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而芯片、軟件、專有係統以及其它的東西都會衰亡,信息產業將轉變為以服務為主導的行業,不再是技術為主導的行業。出於這樣的考慮,維持IBM整體性的意義就顯得不同凡響:如果顧客需要一個集成者來幫助他們設想、設計和建立一個終極解決方案,那麼扮演集成者的公司必須對整個決策都發揮極其重要的影響-從主機設備到硬件和軟件選擇,而這一切正是IBM區別於競爭對手的獨特優勢。這同時也是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服務型公司替代技術型公司並成為行業標準新的製定者-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IT服務企業正是郭士納最初為IBM製定的戰略目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