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7. 陳子昂(1 / 1)

正文 47. 陳子昂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縣)人。他的論事書疏之類的文章,振筆直書,氣勢磅礴,疏樸近古,成為韓柳古文運動的先行者。

論為政之要

今百度已備,但刑急罔密,非為政之要。凡大人初製天下,必有凶亂叛逆之人為我驅除,以明天誅。凶叛已滅,則順人情,赦過宥罪。蓋刑以禁亂,亂靜而刑息,不為承平設也。太平之人,樂德而惡刑,刑之所加,人必修恒,故聖人貴措刑也。比大赦,澡蕩群罪,天下蒙慶,鹹得自新。近日詔獄稍滋,鉤捕支黨,株蔓推窮,蓋獄吏不識天意,以抵慘刻。誠宜廣愷悌之道,敕法慎罰,省白誣冤,此太平安人之務也。

官人惟賢,政所以治也。然君子小人各尚其類。若陛下好賢而不任,任而不能信,信而不能終,終而不賞,雖有賢人,終不肯至,又不肯勸。反是,則天下之賢集矣。

議者乃雲“賢不可知,人不易識”。臣以為固易知,固易識。夫尚德行者無凶險,務公正者無邪朋,廉者憎貪,信者疾偽,智不為愚者謀,勇不為怯者死,猶鸞隼不接翼,薰蕕不共氣,其理自然。何者?以德並凶,勢不相入;以正攻佞,勢不相利;以廉勸貪,勢不相售;以信質偽,勢不相和。智者尚謀,愚者所不聽;勇者徇死,怯者所不從。此趣向之反也。賢人未嚐不思效用,顧無其類則難進,是以洇汩於時。誠能信任俊良,知左右有灼然賢行者,賜之尊爵厚祿,使以類相舉,則天下之理得矣。

陛下知得賢須任,今未能者,蓋以常信任者不效。如裴炎、劉禕之、周思茂、騫味道固蒙用矣,皆孤恩前死,以是陛下疑於信賢。臣固不然。昔人有以噎得病,乃欲絕食,不知食絕而身殞。賢人於國,猶食在人,人不可以一噎而止飧,國不可以謬一賢而遠正士,此神鑒所知也。

聖人大德,在能納諫,太宗德參三王,而能容魏征之直。今誠有敢諫骨鯁之臣,陛下廣延順納,以新盛德,則萬世有述。

臣聞勞臣不賞,不可勸功;死士不賞,不可勸勇。今或勤勞死難,名爵不及;偷榮屍祿,寵秩妄加,非所以表庸勵行者也。願表顯徇節,勵勉百僚。古之賞一人,千萬人悅者,蓋雲當也。

今事之最大者,患兵甲歲興,賦役不省,興師十萬,則百萬之家不得安業。自有事北狄,於今十年,不聞中國之勝。以庸將禦冗兵,搖役日廣,兵甲日敝。願審量損益,計利害,勢有不可,毋虛出兵,則人安矣。

虺賊幹紀,自取屠滅,罪止魁逆,無複緣坐,宗室子弟,皆得更生。然臣願陛下重曉慰之,使明知天子慈仁,下得自安。臣聞人情不能自明則疑,疑則懼,懼則罪生。惟賜愷悌之德,使居無過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