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看名人做人的成敗得失 2.平易近人讓人深愛的劉少奇
大者無形,對那些有大名利、高地位的人來說,越把自己當作普通人來處世,其影響就越不普通,劉少奇主席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1958年7月12日,劉少奇同誌結束了在天津的視察,準備乘車去濟南。按照規定,國家領導人出行都要組織專列,至少要加掛包車。可劉少奇堅決不同意保衛人員和鐵路部門的安排,他說:“我不坐專列,也不要掛包車,買一個硬席座位就行了,和群眾坐在一起還可以順便了解情況。”同誌們隻好為他買了普通列車的硬席客票。
當天傍晚,隨著一聲汽笛長鳴,通往濟南的客車緩緩開出了天津站。夏日的車廂像個大蒸籠,又悶又熱,還夾雜著刺鼻的汗味。旅客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在這炎炎夏夜,在這普通的硬席車廂裏,會坐著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劉少奇。
這時,一位女列車員提著水壺為旅客送水來了,她走到車廂的中間,發現一位穿著白襯衣和灰布褲子、頭發花白的旅客,正忙著從旅行包裏取杯子,女列車員忙接過杯子,熱情地說:“同誌,我這兒有開水。”說著,她倒了一杯水,小心地遞給了那位年長的旅客。突然,她的目光停在了劉少奇的臉上,這是一張多麼熟悉而又親切的麵龐啊!她驚喜地喊了起來:“您,您不是劉委員長嗎?”
劉少奇笑著同列車員握手說:“你好!你辛苦了!我搭你們的車,到濟南去。”這一下,整個車廂都沸騰了。興奮萬分的旅客們“忽”地圍了上來,紛紛向劉少奇握手問候。一群中學生圍上來,劉少奇十分高興地與他們談了起來,問他們家在哪兒?學習怎樣?畢業後打算幹什麼?聽了同學們五花八門的理想,劉少奇笑著說:“你們正當年輕,要做一個好學生,好青年。要開展勤工儉學活動,經常參加勞動,比如,農忙時到農村幫助社員收割、插秧。你們會不會插秧?喏,就這樣……”說著,他站起身來,彎下腰給同學們做起了插秧的示範動作。車廂裏充滿了歡笑聲。
夜深了,劉少奇忘記了疲勞,又和江西省都昌縣農業考察團的同誌們愉快地談了起來,了解情況。團員們見劉少奇那麼平易近人,就敞開胸懷,表示要把學習到的好經驗帶回去,克服困難,大搞技術革新,改造舊的農機具。劉少奇鼓勵大家說:“對,你們不要怕困難,有了困難就要克服,不會就學。”“農業就不能單獨搞一門,要多種多樣地全麵發展。”
列車過村越河,在廣闊的原野上奔馳,歡聲笑語也一路飛揚,灑向靜靜的夜空。夜裏1點30分,列車緩緩駛進了濟南車站。劉少奇站起身來,笑著對大家說:“好吧,我到站了,你們可以休息了。再見!”
旅客們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把劉少奇送下了車。
列車再次開動了,旅客們久久地回味著幸福的時刻,也永遠地懷念著平易近人、勤政為民的少奇同誌。
先賢已逝,風範長存。從先賢、偉人的身上,我們可以學習他們嚴於律己、克勤克儉、心係民眾、平易隨和的品格,更應學習他們崇高的做人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