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看名人做人的成敗得失 4.蔣介石的用人之道(1 / 2)

第十二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看名人做人的成敗得失 4.蔣介石的用人之道

蔣介石深知,以自己的身份,隻要肯放下架子,對某位下屬“賞個臉”,即可籠絡其心。隻可惜他分身無術,不能同時與那麼多“奴才”平起平坐,於是想出了贈照片、合影這套“賞臉”把戲,讓他們跟“領袖”沾點光。

1907年,蔣介石東渡日本,入振武學校學習軍事。不久,就由他的浙江同鄉陳其美介紹加入了同盟會。在此期間,他曾給他的表兄單維則寄過一張照片,還在上麵題了一首小詩:“騰騰殺氣滿全球,力不如人萬事休!光我神州完我責,東來誌豈在封侯!”詩雖平平,但卻表現出他當時還是個熱血青年,在其民族意識有所覺醒的時刻,正在急切地表白自己的誌向和抱負。這可算是題詩明誌吧。

隨著蔣介石地位的提高,他的照片也有了更多的用場。還在北伐之前,蔣介石就開始躊躇滿誌地網羅天下名士,以備他建立大業所用。1926年春天,邵力子奉廣州國民黨中央之命到上海聯絡報界人士,宣傳國民黨的主張。蔣介石乘機委托邵力子把自己親筆簽名的照片轉贈陳布雷,並同時轉達他對這位報界才子的欽敬之情。

陳布雷當時是上海《商報》的主筆。他才思敏捷,運筆如神,所寫的社論、短評以其犀利的風格著稱於上海報林,他曾因在政治上傾向於孫中山在廣州的國民黨,言論過於激烈而吃了租界工總局中的官司,此事更使他名聲大震。

蔣介石不僅佩服陳布雷的膽識和才氣,還特別看重他是浙江同鄉,所以著意延攬。

在一次上海報界名流的宴會上,陳布雷接過了邵力子轉來的蔣氏照片,既見其“人”,又領其意,此後又接到蔣介石約他相見的口信,終於在這一年年底奔赴南昌,會晤了這位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此後一氣跟隨了他二十多年,直到1948年自殺才算了結,而兩人交往的開端,卻是那張小照片。

蔣介石靠黃埔軍校起家,深知維係校長與學生之間關係的重要,因而從不放過任何“培養”和籠絡學生的機會,其中送照片也是不可忽略的小節目。

抗日戰爭期間,蔣介石在浮圖關成立了中央訓練團。他親自兼團長,舉辦各種訓練班,其中以黨政訓練班最為重要。其訓練內容除軍事訓練外還有政治訓練,主要是對當時抗日戰爭的形勢、以及國民黨中央的方針政策作較係統的講述,並重點灌輸“效忠領袖”的思想。

為期一個月訓練中最重要的一節是蔣介石到團接見受訓人員,一批十多人,談話十幾分鍾。結束時還分贈每個學員一張蔣介石的照片,上款寫著“某某同誌惠存”,下款是“蔣中正贈”,並蓋有私章。贈送這張照片,既可給學員造成深受寵幸之感,又可使其能以“天子門生”到處炫耀,而更重要的則是時刻牢記要為“領袖”盡力忠心效勞。

與上麵所說的相比,曾奉蔣介石之命在抗戰期間公開投敵的唐生明手中的蔣氏照片則有著更加不同尋常的來曆。

唐生明是唐生智的弟弟。唐生智在北伐時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湖南省主席,抗戰初期任南京衛戍司令。1930年中原大戰時,他曾與汪精衛一起發動過反蔣運動。抗戰後他與蔣介石之間也有矛盾。唐生明由於他大哥的原因也參加過汪精衛、李宗仁等人在廣西的反蔣活動。所以,派他投汪,容易取得日偽的信任。同時,唐生明又是軍統特務頭子戴笠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