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不斷進取,對事業永不滿足 92.完美不能實現,卻可無限接近(1 / 1)

第十二章不斷進取,對事業永不滿足 92.完美不能實現,卻可無限接近

完美幾乎是每個人的夢想,追求完美,將會使你一步步接近完美,但是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不能苛求完美。苛求完美就是對生活現狀的苛求,是不現實的,因為不完美是生活的真相。世界上本來就不存在完美無瑕的事物,人生和生活也是如此。苛刻追求完美的目標,不僅往往難以實現,還會讓自己身心疲憊。但是,雖然我們不能實現完美,但我們可以無限地接近完美,如果沒有努力向完美靠近的態度,沒有懷著“我要做得更好”的信心,也是難以成功的。

成功學家陳安之說:“要永遠做得比要求得更多,更好。”也許我們無法再追尋太陽,但我們可以不再放棄群星;也許我們無法超越他人,但我們可以戰勝膚淺的自我。也許我們永遠不能把一條線畫得那麼直,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無限地接近它,我們要擁有追求完美的那種態度。

在一所著名教堂裏,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師。有一天,他向一個班的學生們講了下麵這個故事:

有一位畫家,舉辦過無數次的個人畫展,也參加過上百次的集體畫展。但無論參觀者多少、有沒有獲獎,在他的臉上總是掛著開心的微笑。於是,有記者問他;“你為什麼天天都那麼開心呢?”他微笑著反問記者道:“我為什麼要不開心呢?”而後,他對記者講了自己兒時經曆過的一件事情。

在他小的時候,興趣非常廣泛,畫畫、拉手風琴、遊泳、打籃球,樣樣都想學,樣樣都想得第一,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於是,這位畫家整天悶悶不樂,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這時候畫家的父親知道了,但他沒有責罵畫家,隻是找來一個小漏鬥和一些玉米種子,然後告訴畫家說:“看好了,我要給你做一個實驗。”父親讓畫家雙手放在漏鬥下麵接著,然後捏起一粒玉米種子投到漏鬥裏麵。玉米種子順著漏鬥落在畫家的手心裏。父親投了十幾次,畫家的手中也就有了十幾粒玉米種子。這時候,畫家的父親抓起滿滿一大把的玉米種子投到了漏鬥裏。畫家驚訝地發現,那麼多的玉米種子相互擠壓著,竟然一粒也沒有掉下來。

最後,畫家的父親對他說道:“這個漏鬥代表你,如果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擠到一塊兒來做,結果往往連一粒種子也收獲不到,假如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情,那麼每天你就會有一粒種子的收獲和快樂。每天都如此,你的人生就會在積攢快樂中日臻完美。”

生活中,我們常常滿足於現狀,接受已經不錯的情況和境遇;工作中,安於穩定的收入和不錯的職位,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工作是否可以做得更好一些,自己是否應該去追求更完美一點的生活。我們失去了追求完美的動力和信心。其實,隻要你把目標定得高一些,對自己的要求更高一點,做到最好並不難。你想要得到什麼樣的生活,你才會努力去實現那樣的生活。

也許我們過不上最完美的生活,但是我們可以過上想要得到的生活。它同樣需要我們去努力追尋,而不是滿足於現狀。我們完全可以過得更好,隻是我們少了追求完美的心。

有一個人經常坐火車出差,有時候會因為事情突然而買不到坐票。可是,每次無論旅途長短,無論車上人多擠,他總能在火車上找到無人的座位。

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耐心地一節車廂一節車廂地找過去。這個辦法聽上去似乎並不高明,但卻很管用。事實上,他每次都做好了從第一節車廂走到最後一節車廂的準備,可是每次他都用不著走到最後就會發現空位。因為像他這樣鍥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實在不多。經常是在他落座的車廂裏剩餘若幹座位,而在其他車廂的過道和車廂接頭處,居然人滿為患。

大多數乘客被一兩節車廂擁擠的表麵現象輕易迷惑了,盡管誰都明白在火車中途數十次停站之中有不少提供座位的機遇,但是他們卻沒有那一份尋找的耐心。車廂裏、過道中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就能讓他們滿足。這就如同生活中一些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人,永遠隻能滯留在較低層次的滿足上一樣,他們隻會在上車時最初的落腳之處一直站到下車。

完美是我們人人心中的夢想,不能因為達不到就放棄了。畢竟我們可以無限地接近完美。隻要你肯努力,而不是茫然地虛度時光,那麼你就能無限地接近完美。

有一句廣告詞是這樣寫道:“沒有最好,隻有更好。”其實,我們追求更好、更完美,最重要的不是是否能真正得到最完美的結果,那樣畢竟是非常難的,而是我們擁有這種永不滿足、永遠積極進取、積極向上努力的態度,隻要擁有這樣的態度,即使做得並不完美,也是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