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中,可以獲得財富的信息很多,關鍵在於,它要投資者是一個有心人,這樣才能抓住機會,並把握機會,並把具體的機會轉化為實際的利潤。
留心信息細節,關乎成敗
可以說,生活是有細節構成的,轟動事件的產生來源於細節的積累。然而,我們的眼光都放在了大眾矚目的事情上,大多數的細節信息如同億萬計脫下的皮屑一樣,看不到揚起或落下便無影無蹤了。一些看起來非常偶然的細節信息會幫助或傷害我們,所以認清各種細節信息如何影響我們的成敗十分重要。
細節無處不在,細節中暗藏玄機。如果想獲得財富,細節就是創新,細節就是機遇,細節就是財富,細節就是決定生死成敗的關鍵。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成功,不是因為我們不努力,而在於我們忽略了其中的一些細節。正是這些細節製約著我們成功的腳步。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過:“尊重細節才能扭轉人生,做好細節才能實現夢想。一個人的價值不是以數量而是以他的深度來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點,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夠抓住生活中的細節。”抓住細節,就等於抓住了機遇。
1992年,德國央行史萊辛格的演說中提到:“如果投資人認為歐元是一籃子固定貨幣的話,那就錯的離譜了。當年總統為了經濟問題,一再提高馬克的利率,使得馬克變成強勢貨幣;而為了維持彙率的穩定,德國及意大利不得不跟進。但是英國及意大利的經濟狀況不理想,因此在苦撐彙率之時,對德國抱怨連連。”
索羅斯聽完史萊辛格的演講之後,確定其中必有他意,有可能是在影射意大利的裏拉。後來索羅斯與史萊辛格交談時問史萊辛格,對以歐元作為貨幣有什麼看法。得到的回答是,史萊辛格喜歡歐元的構想,但是對歐元的叫法不太喜歡。如果統一名稱叫馬克的話,他才會比較容易接受。
索羅斯聽完了他的弦外之音,於是立刻放空意大利裏拉,這讓他大賺了3億美元;隨後索羅斯借了一大筆英鎊,然後換成馬克,這又賺了10億美元。
索羅斯的反應說明他有一種能解讀話語弦外之音的高超本領;同時說明他善於從細節中看出問題的關鍵,並當機立斷,果斷出手,在財富的博弈中獲得巨大的收益。
一個人如果要想成功,一定要關注研究一些細節問題。“做大事也拘細節”,大事業必須從小事業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信息化為財富:99%的準備+1%的機會
俗話說,機會隻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如果你想獲得財富,需要你用心地做些準備。如果你想獲得更多,同樣你也要比別人努力更多。在追求財富之前,努力改善自己,學習致富之道,研究財富之路,是你的必需。就像捕魚必須先結網一樣,網的好壞有時候就決定了你捕魚量的多少,在結網時偷懶的人,在收獲上也會大打折扣;細心結網的人,更有可能得到意外的收獲。這不是天意,也不是幸運,而是“天道酬勤”,是對勤奮努力的人的一種獎勵。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信息,但隻要少數人能從中看到機會,這就是為什麼有錢人隻是少數人的原因。所以,信息發揮作用之前,首先要做好財富的儲備工作。
儲備工作包括什麼呢?
首先,要有這方麵的知識和技能。
有人說,21世紀是一個由新的規則所定義的經濟時代——知本經濟時代,知識既是資源也是資產。因為知識不僅能產生社會效益,而且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正在不斷地脫離土地和自然資源。所以,在現代社會中成功的唯一管道就是必須站在技術革命的最前列,同時,還必須把能夠創造財富的最先進技術的應用放在首位。
作為現代世界創富楷模的比爾·蓋茨,就是一個知識創造財富的例證。他掌握了使用知識的過程,因此鑄造了個人的命運;他創建了一個富裕的王國,秘密就在於他找到了如何將知識變成財富的方法。
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不僅是創造財富的力量,而且已經成為財富的源頭。無論是個人財富還是社會財富的創造都必須依靠知識、使用知識。對知識的占有量越大,財富的積累也就越容易。
如何獲取知識?唯一方式就是學習。學如逆水行舟,在信息高速變化的社會中,隻有不斷地學習,才不會被社會拋在後麵。學習本身也是一種競爭,比競爭對手學得快,這是最根本的競爭能力。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把知識通過實踐提升為能力和智能,增進獲得知識與應用知識的能力,超越自己,方能獲得長遠發展。知識與學習的重要性不僅是對個人而言,對企業、組織乃至整個國家都是如此。
其次,要善於把握住機會。
1835年,摩根投資參加了一家叫做“伊特納火災”的小型保險公司。所謂投資,也不用現金,出資者的信用就是一種資本,隻要你在股東名冊上簽上姓名即可。投資者在期票上署名後,就能收取投保者繳納的手續費。隻要不發生火災,這無本生意就穩賺不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