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未來篇——拓寬視野,理財世界是平的 第31課廣開財路,開辟理財的藍海
一個真正的企業家,不能隻靠膽大妄為東奔西撞,也不可能是在學院的課堂裏說教出來的。他必須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摸爬滾打,在風雨的錘煉中長大。
——王均瑤
網絡上麵就一句話,光腳的永遠不怕穿鞋的。
——馬雲
自己做老板——創業型投資
隨著就業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主創業。當前社會也鼓勵創業,並為創業提供了種種便利,提高了創業的成功率。“與其去找工作,不如自己創業”,這樣的壯誌豪情使許多人投入到創業大軍。不過,創業好還是打工好呢?先來做一個對比。
為別人打工,你可以在上班時間與同事們聊聊天;自己創業,你必須不斷地投入工作才能有收入。
給別人打工,你的薪水會受到保障,既不會有太大風險,也不會有意外驚喜;自己當老板,即使你已經開始賺錢,也不能確定什麼時候才能開始盈利。你需要財務上的周轉資金,而且必須存款以防賬款過期未入。
給人打工,你可以毫無節製地使用文具用品,因為你沒有必要考慮財務上的節省;而在個人企業中,你將懂得節省開支,注意省錢,小心地使用各種設備,以防出現故障。一旦出現故障,你必須耐心等待維修人員修好,再增加一筆修理費用。
當給別人打工時,如果你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老板會立刻告訴你;而在自己當老板時,你必須要考慮好下一步的計劃,絕不能有絲毫的惰性。
打工時想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吃飯,存錢養家;創業時候想的是如何利用社會資源來賺錢養活組織和員工。
打工的人一般都比較天真,認為辛苦和聽話就可以長保無憂;創業的時候才知道市場的變幻簡直就是不可測而且不可知。
打工人今天天下雨和下雪,沒有客人就很高興,可以放鬆偷懶;創業想的如今天天氣下雨或下雪,心如火焚,著急無比,如何吸引客人上門。
打工碰到問題就是解決問題;創業就要想這個問題的根源是什麼,怎麼解決,還要怎麼防止再次發生。
由以上對比可以看出,個人創業很辛苦。在你做出創業的決定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一說起創業,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錢的問題。“沒錢怎麼創業?”——的確,足夠的資金是創業所不可缺少的。可是,錢對於創業者,尤其是現在的知識分子來說並不是首要的問題。你得考慮怎麼樣發揮“知識”這一特殊資源的最大作用。
你具備創業者的條件嗎?看看前人總結的創業必備要素。
1.自信、自強的創業精神
自信心能賦予人主動積極的人生態度和進取精神。不依賴、不等待。要成為一名成功的創業者,必須堅持信仰如一,擁有使命感和責任感;信念堅定,頑強拚搏,直到成功。信念是生命的力量,是創立事業之本,信念是創業的原動力。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條件去開創自己未來的事業,相信自己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成為創業的成功者。
2.創業的知識儲備
眼高手低、紙上談兵是很多初從事創業者很容易陷入的誤區,因為他們隻是通過書本、媒體上了解創業知識,對社會缺乏了解;特別在市場開拓、企業運營上經驗相當匱乏。因此,創業前要有充分的準備。一方麵,可以通過在企業打工或者實習,來積累相關的管理和營銷經驗;另一方麵,靠參加創業培訓,積累創業知識,接受專業指導,為自己充電,以提高創業成功率。
3.基礎素質
具備創業者的基本素質,比如:豐富的工作經驗、技術和管理方麵的優勢、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領導才能、交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如果你是剛走出校門,除非你已經擁有相當價值和發展潛力的創意,最好還是去打工磨練一下再創業。
4.好的創意
要有獨到的見解或獨家技術。擁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技術是走向成功的關鍵,但也是最難做到的一點。顯然,你獨到的見解或技術(當然最好是有專利)是你的優勢所在,就好比如果你掌握蘋果公司麥金拖什微機操作係統,那麼你就掌握了這個關鍵一樣。企業家舒爾茨對此如是解釋:“如果你能豎起一座屏障擋住許多競爭者冒出來在你立足之前搶走你的市場,你的成功機會就大大提高了。”當今社會如何找到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技術呢?專家建議在如下領域尋找市場:生物技術、軟件、電訊。
5.樹立目標
每一個項目,每一個企業都有一個為之努力奮鬥的目標,沒有目標就會失去方向,沒有目標也就沒有動力。目標管理是一項基本的管理技能。它通過劃分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的方法,將許多關鍵的管理活動結合起來,實現全麵、有效的管理方法和過程。目標管理是強調係統和整體管理,強調自主自控的管理,是麵向未來的管理,是重績效、重成果的管理。
6.創業團隊
要建立一個比較穩定的團隊,包括技術、市場、經營管理等方麵的人員。技術是基礎,而市場是關鍵。人都不是萬能的,當然,如果你的知識麵相當廣,綜合素質很強,而且有相當豐富的經曆和經驗,那對你創業來說當然最好不過了,可創業的過程終究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所以需要組建你自己的創業團隊。
7.價值評估
選定了一個好的項目,組建好創業團隊之後,你需要對自己的項目價值進行一個大概的評估。也就是你的項目究竟值多少錢的問題,這樣你在和投資者談判的時候心裏才有底。你在自己對整個項目的大概評估的基礎上,可以找會計師事務所或其他相關的機構予以評估。但由於風險項目本身的無形資產占有絕對的比例,比如新技術、新產品或新的商業模式,一切都是虛的,具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因此,在項目的價值問題上,一般都由創業者和投資者采用合同約定的方式,所以創業者自己對項目的認識和評估就顯得相當重要了。
融資理財——中小企業的致富快車
融資也叫金融,就是貨幣資金的融通,當事人通過各種方式到金融市場上籌措或貸放資金的行為。
從狹義上講,融資即是一個企業籌集資金的行為與過程。也就是公司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資金擁有的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需要,通過科學的預測和決策,采用一定的方式,從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那裏籌集資金,組織資金的供應,以保證公司正常生產需要,經營管理活動需要的理財行為。
對於資金不足以支撐發展的創業者和中小企業而言,可以通過以下融資方式獲得資金。
1.銀行貸款
銀行是企業最主要的融資渠道。按資金性質,分為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和專項貸款三類。專項貸款通常有特定的用途,其貸款利率一般比較優惠。貸款分為信用貸款、擔保貸款和票據貼現。向銀行貸款是中小企業的主要途徑。對於中小企業來說要抓住機遇,獲取信貸支持必須加強以下幾個方麵的工作:首先必須樹立自身良好形象,加強與銀行之間的信息溝通,同時加大技術投入、提高管理水平、規範公司結構,努力向現代企業靠近,在信貸部門的評估中獲得較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