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出行的節油技巧
汽車消耗的燃油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而且汽車尾氣造成嚴重的空氣汙染。據統計,每千輛汽車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約3000kg,碳氫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美國洛杉磯市汽車等流動汙染源排放的汙染物已占大氣汙染物總量的90%。汽車尾氣可謂大氣汙染的“元凶”。汽車不但造成空氣嚴重汙染和溫室效應,還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能源,但現代社會似乎已經離不開汽車了。那麼,在出行和用車問題都有哪些節油減排的竅門技巧呢?
選擇不需燃油的出行方式
每使用100升汽油,大約要產生270公斤的二氧化碳。 相比較來說,汽油的消耗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比其他能源消耗產生的二氧化碳要多得多。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選擇一些不需燃油的出行方式:
1.能步行則步行。生活中,有許多時候其實可以以步當車。如到不遠的超市、或菜市場,完全可以用步行代替。
2.能騎自行車就騎自行車。如果在城市上班距離為10公裏之內的話,騎自行車上下班大概需要45分鍾。從時間成本上來計算,與公交車相比,並無明顯劣勢。騎自行車還可以鍛煉身體,節省停車費。
3.選購電動車。如果上班離家較遠的話,可以選購電動車。電動自行車每小時20公裏左右,一輛電動自行車一次充電能行駛30—50公裏,較適合城市騎車上班族的需要。電動自行車百公裏耗電僅1度左右,這不但使普通老百姓用得起,與以油為燃料的小汽車相比,電動自行車能做到行駛零排放,不汙染大氣,是節能、環保的典範。況且,電動自行車價格多在1500—2500元左右,普通老百姓都能買得起。.
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出行
交通運輸占地球溫室氣體排放的14%。據統計,北京大氣中有73%的碳氫化合物、63%的一氧化碳、37%的氮氧化物來自於機動車的排放汙染。如果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則可以大大節約燃料。
1.選擇公共汽車。
車越多,路越堵。多乘坐公交車出行,就能少製造擁堵,而且節能效果相當明顯。
按照在市區同樣運送100名乘客計算,使用公共汽車與使用小轎車相比,道路占用長度僅為後者的1/10,油耗約為後者的1/6,排放的有害氣體更可低至後者的1/16。
2.乘坐輕軌或者地鐵。
從能源消耗與汙染情況來說,如果去8公裏以外的地方,乘坐軌道交通可比乘汽車減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每百公裏人均能耗,公交是小汽車的8.4%,軌道交通是小汽車的5%,軌道交通單位能耗比公交車節約30千焦,比小汽車節約2131 千焦。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來說,軌道是小汽車的21.7%。
拚車出行
在大城市裏,出行距離遠,步行、騎車不現實,公交慢、地鐵擠,買車、養車貴,油錢費,於是就出現了“順風拚車”族。這種出行方式既方便,還比較省錢,又減少了空氣汙染。
拚車出行有以下兩種方式:
1.拚打順風車。
拚車族往往以公司同事、小區鄰居為核心,由一個有自家車的鄰居牽頭,順路的兩到三個鄰居做搭車人,按事先講好的比例分攤油錢,每人每次或按月付給“車東家”,結果是搭車人坐到了方便車,車主又有“外快”貼補油錢,交上了朋友的幾個人路上也不悶,還可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真是一舉多節約。
2.拚打出租車。
就是在出租車站點,和相同目的地和順路的乘客拚車。也可以把同路線同時間上班的好友聚在一起,二至四人一起按時段租輛出租車平攤費用,鄰居可以約好時間地點一起上車就近下車,同事可以依次上車一同下車,下班方式相似。
自己上班或出去辦事都可以采用以上兩種拚車出行方式,如果孩子的學校離家較遠,接送不方便的話,也不防和鄰居拚車。
長途時以火車代替飛機
航空業因使用石油化工燃料,被視為氣候變暖的主要推動力之一。乘飛機旅行2000公裏,就會排放278公斤的二氧化碳,如果飛行旅程更長的話,碳排放的值會更高。
飛機飛行時產生的二氧化碳人均值是火車的3倍。在800—1000公裏的裏程內,乘火車的能耗隻是乘坐飛機能耗的1/5。
隨著高速動車組的投入使用,也使得乘火車的時間成本大大降低。動車組200公裏左右的時速,使得1000公裏左右的旅程乘火車也隻需要5小時左右,而乘飛機加上往返機場、提前安檢 以及滑跑起降的時間,總時間最短基本也要4小時左右。
乘坐飛機時應如何節能環保
如果你選擇搭乘飛機出行,在享受航空速度的同時,也應增強節能和環保意識,節能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1.坐飛機時,要注意選擇新機型和最優線路,這樣可以節能減排。
2.乘坐飛機,在登機前到機場廁所方便一下,在飛機上少上一次廁所。乘坐飛機少上一次廁所也是節能。同樣是使用抽水馬桶,在飛機上“方便”耗費的成本要比地麵上貴很多。因為飛機上的抽水馬桶衝水時需要耗費相當多的燃油,旅客使用一次抽水馬桶,一般耗費約1升油。
3.現在乘坐飛機,旅客會發現洗手間內都張貼了“綠色環保從點滴做起,請節約用水用紙”的宣傳提示牌。所以在乘坐飛機時應盡可能節約用水用紙。
汽車節油與哪些因素有關
隨著生少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都有了私家車,在方便的同時也應注意節油的問題。汽車節油應從以下幾方麵做起:
1.根據自己買車的主要目的和經濟條件選一款既適用又經濟的車。汽車本身油耗的多少,取決於發動機的性能、汽車其他總成及整車設計的先進性。經濟性是選購車輛時衡量的一項重要的工作。
2.掌握正確的駕駛操作方法。正確的駕駛操作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油耗,據測試,由於駕駛技術水平的高低,油耗可相差7%—15%,對於剛學會開車的駕駛員相差競達20%—40%。就是同一個駕駛員駕駛同一輛汽車,隻要在原來駕駛操作的基礎上,稍加改進自己不合理的部分,就能節油10%。因此,提高駕駛技術,改進操作方法,是最基本的切實可行的節油途徑。
3.做好養護工作使汽車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況。
4.學習點節油的科學理論知識和技巧。
買一輛省油的車
買一輛省油的車就是在自己相中的價格或車型範圍內選擇一輛省油的汽車。
1.購買汽車時,不要有虛榮、攀比的心理,硬要買貴而豪華高檔的大排量車型。家用轎車不一定越貴、越豪華就越好,而應以實用為目的,夠用就行。選車需要考慮自己的收入水平、家庭成員狀況和個性喜好諸多方麵的因素。
2.不要選帶太多電動設備的車,這是因為電動設備不但會增加車身重量,還會增加油耗。
3.微型小汽車比大排量汽車要省油。
汽車耗油量通常隨排氣量上升而增加。排氣量為1.3升的車與2.0升的車相比,每年可節油294升,相應減排二氧化碳647千克。
在我國,小排量汽車的概念通常是指排氣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的汽車。小排量汽車油耗量基本上在每百公裏6升以下,與一般排量在1.4以下的家庭經濟型轎車相比,每百公裏可省3升—4升油。 經濟小排量汽車稱得上是最佳的城市用車,價格便宜,一般在8萬元以下,在家庭經濟承受範圍之內。
4.在家轎市場上,1.6L排量一向有“黃金排量”之稱,不少車型已經由原來的“剛剛夠用”跨入了“動力充沛”的級別,滿足了更多消費者的需求。
選購混合動力汽車
混合動力車采用傳統的內燃機和電動機作為動力源,通過混合使用熱能和電能兩套係統開動汽車。混合動力係統的最大特點是油、電發動機的互補工作模式。在起步或低速行駛時,汽車僅依靠電力驅動,此時汽油發動機關閉,車輛的燃油消耗量是零;當車輛行駛速度升高(一般達40km/h以上)或者需要緊急加速時,汽油發動機和電機同時啟動並開始輸出動力;在車輛製動時,混合動力係統能將動能轉化為電能,並儲存在蓄電池中以備下次低速行駛時使用。
與純電動車、燃料電動車兩種電動車相比,混合動力車在動力性能、續行裏程、使用方便性等方麵都具有優勢。
混合動力汽車在堵車時的燃油消耗量、尾氣排放量等要遠遠低於僅靠汽、柴油內燃機驅動的車,排放量下降約80%,可節省燃料50%。
遺憾的是,混合動力汽車的價格較貴,在日美等發達國家,政府對購買混合動力車都有不菲的補貼,我國相關政策也在研究中,如果能在購買價格上獲補貼,混合動力車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選擇低碳燃料
什麼是低碳燃料?對各類燃料在生產、運輸、儲藏和消費等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排放的溫室氣體量進行計算和加總,然後將這一結果與汽油等傳統化石燃料油在其生命周期內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進行比較,排放量較低的燃料油即為低碳燃料。
試驗表明,汽車的排放、油耗與油品質量密切相關。一定排放標準的汽車,使用相應質量標準的油品,不但更利於汽車機件保護,也可使汽車的工況、排放、油耗達到最佳狀態。
我國按照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要求,2010年1月1日,將全部使用國3標準車用汽油。
生物液體燃料與傳統車用燃料相比,可以潛在地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中國已經是世界燃料乙醇的第三大生產國和使用國。燃料乙醇在全國9個省的車用燃料市場得以推廣和使用。
國際鋼鐵協會旗下的國際鋼鐵汽車組織日前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報告顯示,E85乙醇汽油(即85%乙醇和15%汽油的混合燃料)是當前可供選擇的汽車燃料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的一種。E85乙醇汽油屬於第二代生物乙醇,又被稱為纖維素乙醇,是利用麥稈、草、木屑等農林廢棄物的纖維素生產而成的,它擺脫了第一代生物乙醇原料過度依賴玉米等糧食作物的弊端。
選擇適合自己車的汽油型號
汽油的標號隻是標定汽油抗爆能力的參數,它與汽油是否清潔沒有必然的聯係,並不代表標號越高的汽油油品就越好。
汽油標號的不同,代表的是不同的辛烷值,簡單說就是燃燒產生的動力是不一樣的。隻有使用適合發動機壓縮比的標號汽油,才能使發動機達到最佳燃燒狀態,降低油耗。
對於高檔轎車來說,長期使用低標號汽油,除了會產生爆震,還會產生功率下降、油耗上升、發動機內部零件損壞等問題,嚴重縮短發動機的正常壽命。相反的,如果一般車使用高標號汽油,由於汽車發動機壓縮比係數與汽油抗爆係數不相適應,同樣對發動機不好。所以說,汽油標號並不是越高越好,標號過低或過高都會增加油耗。
一般來說發動機壓縮比值在8以下的,使用90#汽油;壓縮比值在8到9之間的,添加93#汽油;壓縮比值高於9的,加97#汽油。應根據發動機壓縮比選擇相應的燃油,至於發動機的壓縮比值,可以在車的說明書中查到,就要嚴格遵循說明書上的用油標準,正確選擇燃油號。
如何選用潤滑油可省油
潤滑油黏度越低,引擎就越省力,自然也就越省油。汽車手冊上一般都有所能用的最低黏度的潤滑油。在選用潤滑油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選用節能潤滑油。節能潤滑油能節約1.1%至1.6%的燃油。一般潤滑油的標識是APISJ,節能型潤滑油的標識是APISJ/GF—2;節能型潤滑油的國際標準標識是APISM/GF—4、APISL/GF—3、APISJ/GF—2、APISH/GF—1。
2.轎車潤滑油的檔次應是SE級以上,品質好,性能穩定,且高溫不會裂解。
3.潤滑油隻買對的不買貴的。選擇潤滑油應根據發動機的要求進行選擇,要根據車的技術要求和使用條件“量力而行”,不買貴的隻選對的,使用潤滑油的級別和黏度級別,應符合您所購車型《用戶使用說明》的規定。
因為新的發動機部件之間的配合比較生澀,需要黏度合適的機油。一般來說車子出廠時的機油無需更換,但由於新的發動機磨合初期會產生一些汙物,再加上磨合初期發動機機油黏度變化,因此廠商都要求首保時必須更換機油。
選用好的防凍液
防凍液的全稱叫防凍冷卻液,意思就是有防凍功能的冷卻液。防凍液不僅僅是冬天用的,它應該代替水用於汽車全年的冷卻。優秀的防凍冷卻液有以下幾個優點:
1.防腐蝕功能。即對發動機冷卻係統具有防腐和除鏽功能。
2.防凍冷卻液的沸點較高,在夏季使用防凍冷卻液,不易開鍋。
3.防凍冷卻液還有防水堿的作用。
防凍冷卻液的功能要求是比較高的,對汽車和設備是很好的保護。所以對於防凍液要選用好的。在選擇防凍液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不要把防凍液的顏色作為評價其優劣的標準,因為其顏色都是人添加的。
2.選擇防凍液要根據本地區的氣溫選擇。防凍冷卻液的防凍功能主要表現在它的冰點上。水的冰點是零度,而防凍冷卻液的冰點一般在75攝氏度至零下70攝氏度之間。一般選擇低於本地區最低氣溫10攝氏度的防凍液即可。
給汽車加油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1.最好在早上或晚上加油。因為汽油是以體積而不是以重量計費,熱脹冷縮,早上或晚上加油時,這時汽油密度高,同體積的汽油可以有較多的質量,一箱油可以多跑幾十公裏。
2.台風、暴雨天氣剛過後不要加油。因為汽油是存放在地下的,時間久了可能存在一定的泄漏,暴雨後,排放不及的雨水有可能漏入油罐。
3.慎選加油站,盡量在熟悉的加油站加油,以確保汽油的品質與質量。一般是中石化和中石油的直屬加油站的油品質量有保證,千萬不可在很小的看起來都不順眼的加油站加油;同時一定要保存好發票,萬一出事,這是惟一的憑證。“便宜沒好貨”,不可輕信那些所謂的低價汽油。
4.加油的量要合適。
加注燃油時,不可將油箱加滿,特別是氣溫較高時,加注到油箱容積的85%左右即可。以免因受熱膨脹後燃油溢出,造成浪費,還可能會損壞發動機或催化轉換器。加滿油時還容易揮發至大氣中造成空氣汙染。
如果車經常在市區內跑的話,市區行車常常走走停停,若你加滿油箱,就會增加車體重量,就會加重引擎的負荷,起步沒力且又使車輛增加耗油,況且市區很多加油站,隨處可以加油,不怕沒地方可加油。
為了約束自己少開車,很多法國家庭都對自己的燃油支出做出預算,每次隻花費30歐元加油。這種做法值得借鑒。
當然,如果加油不方便,每次都要四處找加油站,還是一次加滿好。
5.加油後,油箱蓋應鎖緊以減少油料蒸發損失並保持油料清潔。
利用網上功能減少交通出行
選擇電話、網上辦理相關業務,如付賬單,轉賬,網上購物等。這樣不但可以節省時間,還節省汽油的消耗。
關掉車上不必要的電器
小汽車上許多電器化的配備其實很耗電,電能來自發電機,所有的電器,包括冷氣、車燈、防盜器、測速器、除霧器,等等,都會讓發電機負載量升高,發電機發電量要增加,就得靠引擎帶動皮帶來發電,當然會讓引擎的油耗增加。
如果要省油,就不要在車內使用太多耗電的配備,尤其是雨天,開著音響、打開車燈、再加上雨刷啟動,這樣是絕對耗電、耗油。
經常清理後行李車廂為車減負
微型車之所以省油,車輕是原因之一。所以為了讓車省油就要注意給汽車減負。
汽車後行李廂內放一堆不必要的雜物,車子增加了負重,理所當然需要更多的油耗作為代價。轎車若超過額定載重量,每增加一公斤的負荷,每公裏約增加0.01克的油耗。
所以要想省油,一定要經常清理行李廂。能不載的東西就不載,如季節性和暫時不用的東西要卸下來,把沒有用的東西全拿出來。
一些不必要的配備,也可以從車內移走,例如在無安全疑慮的情況下,可以用補胎劑取代備胎,備胎的重量少說也有八九公斤。又例如寶寶不搭車時,兒童安全座椅可以拿下車。雖然麻煩一些,但是可以省一點油,積少成多。
另外,為了減少車子的負擔,如果加油方便的話,每次加油也不要加太滿。
不同的駕駛操作方法對於油耗的影響
實踐表明,駕駛技術水平不同的駕駛員,在同一條道路、載重量與自然條件(如風向、風力及氣溫)完全相同的情況下,同一輛車行駛時不同的操作方法其耗油量的差距如下:
1.發動機冷卻水溫比正常溫度(90度)低10度,用油增加2.5%;
2.冷卻水溫在50度時駕車行駛,用油增加10%;
3.長時間低於經濟車速行駛,用油增加7%-8%;
4.長時間高於經濟車速行駛,用油增加9%-13%;
5.啟動100次,用油增加1.5升;
6.急加速1000次比緩加速1000次,用油增加1.25升;
7.不采取滑行停車而采用急刹車停車50次,用油增加1.5升;
8.判斷失誤停車而重新起步一次,用油增加50毫升;
9.調頭時每前進可後退3.5米,用油增加50毫升;
10.停車後大油門轟車16次,用油增加500毫升。
所以掌握正確的駕駛操作方法是最基本也是最切實可行的節油途徑。
駕駛員做到哪些基本要求才能節油
汽車運行的條件是複雜的,不同的情況要運用不同的方法來達到節油的目的。具體地說包括以下幾方麵:
1.出車前搞好例行檢查。
2.做好發動機的保溫和預熱工作,最好搖轉曲軸後方可啟動;
3.啟動後應慢轉升溫,平穩起步,緩步加速;
4.必須使發動機盡可能經常處在經濟轉速下運轉,保持中速行駛;
5.必須根據道路性質、路麵條件的變化,及時準確地換擋;
6.應該適當利用滑行,正確地使用製動器,控製車速;
7.保持發動機的正常溫度;
8.保持發動機和底盤技術狀況良好;
9.保持正確的輪胎氣壓;
10.收車後做好例行保養,及時排除故障。
開車出門購物辦事做好計劃
如果開車出門購物或者辦事時,要先做好計劃。
去超級市場購物時,可以先列個購物單,盡量多買一些必需品,減少去超市的次數,以便節省汽油,同時減少空氣汙染。
如果出門辦事,把要辦的事列出來,爭取一次順利辦完。
早出門幾分鍾
有些車主,喜歡不到時間不出門,每次出行在路上使勁開快車,不停地加速、不停地刹車,非常耗油。在高速公路上,要根據汽缸的大小和汽車當時的狀態來決定開多快,一般的四汽缸小車最好不要超過時速100公裏。據說,這種小車如果開到時速120公裏的話,它就會比開時速100公裏多耗油20%。所以,建議車主出行早出門,輕輕鬆鬆地駕車,才能輕輕鬆鬆地省油。
道路性質及路麵條件對節油的影響
道路性質及路麵條件,即路麵材料及平坦性對汽車的行駛阻力、行駛速度、節油及輪胎的磨損均有一定影響。
汽車在良好的道路上行駛,車輪的滾動阻力減小,可以充分利用高速擋行駛,使汽車節油;而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行駛,平均技術速度下降,而且,由於速度經常變化,從而增加了換擋和製動次數,使汽車油耗增加,並加劇離合器摩擦片的損耗和壓盤彈簧的疲勞,同時,加速了變速器齒輪、製動鼓與製動蹄片的磨損。
汽車在不良道路條件下行駛,會使發動機汽缸內平均指示壓力和單位路程的曲軸轉速提高,增加了活塞的摩擦功,加劇汽缸磨損。同時,汽車在高低不平的路麵上行駛,使零件承受衝擊載荷,加劇了行駛部分和輪胎的磨損,行車不穩。以上這些不利因素都將增加油耗。
所以,駕駛時盡可能選擇好路、硬路。
計劃好行駛路線 不走冤枉路
有些人出門不做規劃路線,憑著感覺走,走了很多冤枉路,白白浪費了汽油。或者是想走近路,反被堵在路上,費時費油。走走停停的擁堵路況消耗的汽油要遠超過以經濟時速行駛時的油耗。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到達目的地的途徑往往不止一條,因此上路之前一定要規劃好行駛線路。
在選擇路線時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多環路(高架)、少城路;
2.多右轉、少左轉;
3.多大路、少小路。
4.在時間上應盡量避免上、下班高峰時段出行。
5.在路線上盡量避開堵車的路段,因為堵車時的油耗是相當高的。
6.選擇一條不易堵車且較近的路線,才能既減少路程,減少油耗,同時也極大地爭取時間。
7.出行選擇路況較好的道路行駛,避開爛路、壞路,寧可繞一條順暢的好路,對車況和省油均大有幫助。
8.多留意交通廣播,有的城市還可以上網查詢路況,注意每次所經路線的路況。
9.行駛在路上時要注意交通標誌的更改,留意修路改道情況。
10.前方有車時,盡量選擇緊鄰的車道,保持勻速行駛可以省油,也能有效避免追尾。
避免冷車啟動
權威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汽車啟動及熱車期間,發動機是處於最脆弱的時候,所受的損害亦為最大,有實驗證明75%的發動機磨損來自冷車啟動。
發動機經過靜置,啟動發動機的運動阻力大大增加,啟動時超過60%的功率都用於克服運動阻力。
汽車啟動時,機油仍然停留在機油糟,無法馬上運送到發動機各部件。而機油內的抗磨添加劑,亦必須待發動機達到正常操作溫度——約70攝氏度以上才能發揮作用,這需要啟動汽車約10分鍾。
因此,冷車啟動需正確熱車減少磨損。
正常的怠速暖車可以減少磨損,延長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因為低溫下,金屬會呈現較小的彈性和抗磨性;隻有在工作溫度下,發動機才能達到正常的配合間隙,保持最佳工作狀態。低溫啟動發動機後,隨即起步走車,由於混合比不均勻,發動機輸出動力不足;低溫時,霧化不充分的燃油不能充分燃燒,容易形成積碳;部分汽油沒有霧化,會沿缸壁直接流入曲軸箱與機油混合,降低機油品質。
一般來說,電噴發動機和化油器發動機在啟動後都要怠速暖車,隻是時間長短和溫度高低不同。
不要“熱身”過度
冬季早上起來開車時,先開動引擎讓它熱一熱身才上路,這是個好習慣。預熱可以讓各部件迅速達到最佳狀態,有利於降低油耗,還有利於延長和保護發動機的壽命。但是“熱身” 不要過度,過長時間的熱車不但沒有更多的實際效果,反而無謂地增加了油耗。
一般熱車30秒左右,隻要看到水溫表從最低上升到刻度範圍內,就可以起步了。發動機在行駛過程當中比待在原地熱得更快。在起步初段柔和操作,可以讓汽車維持在2—3擋的速度緩慢行駛一兩公裏來達到熱身效果。
低擋起步柔和開始
起步時最好緩慢些,如果啟動時靠大油門來提速,這樣不但傷車也會大大增加耗油量。據測算,急速起步10次,約浪費燃料120毫升以上。
應當掛低檔起步,緩緩地踩下油門踏板,緩慢加速。讓汽車達到一定擋位速度時,聽著發動機的聲音來逐步把擋位從低換到高。這樣可以減少發動機的升溫時間,增加燃油的利用率,節省油耗。
汽車在滿載或坡道上起步,最好用一擋,油門適中。空載時用二擋起步後,方可換入三擋,擋位越高衝車距離越長,但衝車時要注意發動機不應有刺耳的轟鳴聲。
選擇合適擋位可省油
專家們認為:低擋高速肯定費油,高擋低速肯定省油。
高檔低速的“速”主要指車速,而低檔高速的“速”則主要指發動機轉速。
“高檔低速”是指手排檔車當時的速度低於該檔位速度範圍的車速,俗稱拖檔(該降檔時拖著不降)。一般來說,高擋行車省油,盡可能使用高速擋行車,少用中間擋。當然,也不要在高擋位拖檔行駛。要學會聽發動機的聲音來換擋,並且要了解自己車的情況。當發動機要“發抖”前,就要把擋位降下來,讓車速提上去再換回高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