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做法是要用合適的檔位配合相應的車速,一般情況下時速低於20公裏/小時的時候掛1或2擋,20-50公裏/小時的時候掛3擋,50-70公裏/小時的時候掛4擋,70-80公裏/小時的時候掛5擋,如果有6擋,那麼80公裏/小時以上時就可以掛入。當然根據發動機性能的不同要有相應調整,上麵說的數據僅供參考。
對於大多數車而言,發動機轉速必須達到規定轉數並保持勻速後才許加擋。老車型的發動機技術受局限,普遍設計為低轉速發動機,不適應高速狀態。新型發動機普遍采用高轉速設計,通常在接近3000rpm時可以達到最佳換擋時機,實現油耗與動力的平衡。
自動擋汽車不要出門一直用D檔開到底
如果你對車輛的操控要求較高,首要的觀念是要摒棄用D擋開到底的習慣。許多自動擋車型除D擋外,還有3、2、1擋。市區如果車速無法超過60km/h,可將擋位放在2擋或3擋,山路則放在2擋或1擋,跑起來不但有力,而且更加輕快,油耗必然也會較低,還能減少發動機積炭的現象。
上高速或跑環城路時盡量用超速擋。這時不需要發動機製動打開自動變速器的超速擋開關,可以提高燃油的經濟性。
手動型車不要頻繁換擋
一些新手由於弄不清檔位和車速的關係,經常會由於檔位不合適而頻繁換擋,還有的人喜歡頻繁並線,鑽來鑽去,這個過程中也會出現不必要的換擋。
換擋的過程是鬆油門,踩離合,掛擋,鬆離合,加油。這樣的一個過程勢必會導致動力損失,動力損失也就意味著燒掉的一部分油做了無用功,增加油耗是必然的。
在什麼情況下應及時換擋
在行駛中,應根據道路阻力情況及時選用合適的擋位並調節車速,即做到及時換擋。
及時換擋包括三項內容:
1.在平路或丘陵地帶應盡可能用高速擋或直接擋行駛。因為在同樣車速下,高速擋比低速擋省油。有實驗表明,載重5t的貨車在同樣車速時,4擋比3擋省油15%,5擋比4捎省油8%左右;
2.在爬坡中,能用相鄰較高一擋時,應及時換入較高檔位;
3.“高檔不硬撐”。在陡坡上由較高一擋換入較低一擋時,不要等汽車慣性消失時才換擋,因為這樣就等於汽車在陡坡上重新起步,必然費油。
換擋要“腳輕手快 準確利索”
“腳輕手快 準確利索”是一項過硬本領,也是汽車節油的重要經驗。
1.腳輕:腳輕是指腳踏油門要輕而緩慢,輕踏油門關係到化油器節氣門的開度大小和發動機增速的快慢,以及化油器各裝置的起作用時間,最終影響汽車油耗量的大小。
輕踩油門能省油主要是因為一般化油器中都有加速裝置和加濃裝置,若猛踩油門踏板,加速裝置和加濃裝置起作用而“額外”供油,致使耗油量增加。若突然抬油門,會因發動機突然降低而起牽阻作用。抵擋一部分行駛慣性,而使耗油量增加。
所以,在加速增擋過程中一般不大於油門踏板全程的75%。
2.手快:手快是指換擋要快而及時。換擋動作快可縮短加速和換擋過程。換擋的時間越短,汽車的動力性就發揮得越好,就越能節省燃料。
3.準確:指加空油與摘擋和掛擋之間要準時協調。否則,掌握不好換擋的時機或動作不協調,就容易出現變速齒輪的衝擊響聲。
4.利索:就是減少不必要的動作,不要拖泥帶水。換擋時出現的多餘動作直接影響換擋的時機,如有的駕駛員減擋時習慣在空擋處亂晃,很容易鍺失換擋時機;有的駕駛員習慣把手一直放在操縱杆上等,這些都是不良的習慣,一定要注意克服。
升擋的技巧
對於手動擋車,一擋是啟動擋,車子動起來就可以掛二擋,不必大腳轟油門讓轉速飆升,既然如此,多踩的那一腳油就是可以省下來的。
開手擋車時要看轉速表(一擋除外,通常換擋時機在2500轉位置)換擋且踩和鬆離合器幹淨徹底。
自動擋車切忌空擋滑行和較長時間停車時不摘空擋。
保持經濟時速勻速行駛
每種車型都有其最佳的經濟車速,按照車輛設計的經濟速度駕駛,是最節油的,低於或高於這個速度都會徒增油耗。
低速行駛不劃算。車速低時,活塞的運動速度低,燃燒不完全。
高速行駛不必要。車速高時,進氣的速度增加導致進氣阻力增加,這些都使耗油增加。
省油秘笈:首先弄準您的愛車的經濟時速,然後嚴格控製,在這個速度行駛時最省油。每個車型的發動機都有各自不同的經濟轉速,學會看發動機工況圖,在扭矩峰值和油耗低穀重合的轉速區域換擋可以達到提速快、省油的雙重效果。
盡管許多汽車廠家的說明書上將90公裏/小時列為經濟時速,但是實際上汽車保持在60-80公裏之間的時速才是省油的最理想速度。
還應保持汽車勻速行駛,勻速行駛可以使燃油得到更加充分地利用,頻繁的改變車速會導致燃油消耗,因此要盡量避免突然加速和急刹車。
不要超速行駛
超速行駛主要是指在高速公路上的超速行駛。
我國高速公路限速是每小時110公裏。部分路段允許達到每小時120公裏。但很多人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都會大大超過這個速度,既不安全,又不經濟。
事實上,在經濟時速下保持直線勻速行駛的狀態是最省油的,如果超過了經濟時速,那麼油耗就會大幅度提升,特別是小排量的汽車。因為在高速行駛時,發動機要額外增加噴油量來保持速度,同時高速行駛時風阻也會大大增加,綜合在一起會大大增加油耗。
因此,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最快不要超過120公裏/小時,即便是有著急事也不要開的那麼快,因為這種情況下更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與前車保持車距
汽車運行中尾隨現象很普遍,處理得當與否和節油關係密切。
尾隨前車行駛時,距離越近越受前車控製,前車減速,尾隨車就要刹車。前車小刹車,尾隨車就要變成大刹車,兩車之間距離越近,刹車的機會越多。當踩刹車,自排車檔位會下降,車子就得再從低速檔拉上來,靜止起步或低速檔起步,引擎得消耗較高的油量。
與前車保持足夠的跟車距離,既可以從容減速,又可以減少製動次數,達到省油的目的,又可以避免發生追尾。
在路況不是很好的情況下,司機更應確保安全車距,在盯住前車的同時再向前眺望一輛車,這樣就等於上了雙保險。
會車處理得當
在行駛中出現會車,有兩種處理方式:會車先行和會車讓行。
會車先行是指與別人會車的時候,你自己先行。
會車讓行是指與別人會車的時候,讓別人先行你自己再行。
到底是會車先行還是會車讓行,應抓住標誌的重點,紅色箭頭一方讓行。
如果本車讓行,讓道要徹底,使對方來車的駕駛員心中有數,以便順利通過,縮短會車時間。如果似讓不讓,讓道不讓速,讓速不讓道,容易造成兩車僵持在障礙物旁邊勉強低速通過,甚至停車,這樣既不安會,又增加低速擋的使用,必然增加油耗。
如何盡可能地直線行駛來節油
實踐證明,彎道會比直線多耗油25%。這是因為:
1.車輛在轉彎時因阻力增加會多消耗能量。
2.彎道行駛時不停地加速、不停地刹車,加速情況下肯定會比勻速行駛油耗高。
3.通過彎道常要加減擋,而每次換擋都會多耗燃油。
為了保證直線行駛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因路麵上的小障礙左右打方向而增加行駛阻力,延長行駛距離,增加油耗。
2.在行車前要規劃清楚,若直行和轉彎同樣可以到達目的地,我們就要盡量選擇直行。
3.若必須轉彎時,入彎之前就應放鬆油門,將車速逐漸降低至合適位置,並保持穩定,在即將出彎時再逐漸加速恢複原來的速度。
4.在彎道中盡量避免踩製動,如果需要減速,最好利用發動機製動。
5.行駛的過程中不要常常變換車道,不要頻繁並線。
起步停車穩穩當當
起步停車是駕駛的主要程序,也是節油的關鍵環節。急起步10次,浪費燃料120毫升以上。每急刹車一次,就會多花0.7元的油。
為了節省燃油,起步停車應是穩穩當當,具體地說在駕駛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起步時盡量要穩,特別是在遇到紅綠燈時更是如此,千萬不要與其他的車暗中較勁比誰起步快。
2. 如果不是出現特別的情況,請不要急刹車。
3.在交通不暢、等紅燈、變換車道時不要見空就搶。如果相鄰車道剛有了點空當就擠過去,過去了就不得不踩刹車。過了一會兒,這邊車道有空當,便一踩油門又擠回來了。在這急加速、急停車的過程中大大增加了油耗。專家們曾做過加速行駛油耗試驗,發現加速行駛的油耗比勻速行駛增加了2至3倍。
減少無故停車
如果開車時總是走走停停,必然會引起不斷地製動、起步、加速等而增加油耗和浪費時間。據測定,汽車每啟動一次的耗油量約相當行駛3公裏,發動機的磨損約相當於行駛50公裏的磨損量。汽車每緊急刹車一次,所消耗的油約可行駛2公裏。
為了減少因停車而浪費燃油,應注意以下兩點:
1.出行前應選準路線,避免走彎路、逆行路和易堵塞的道路。
2.在行駛中,提前預見情況,盡量保持汽車運行的慣性,利用車速運行情況,不該停時不停,可停可不停的不停。
滯留時間超1分鍾就熄火
在排隊、堵車或等人時,為了省事,很多車主都保持車輛怠速運轉。尤其夏天開空調,更不舍得熄火。或許他們認為怠速不費油,因為怠速時的轉速很低,通常在800-1000轉/分鍾,消耗的汽油肯定沒有正常行駛時多。
其實,觀察一下配備瞬時油耗顯示裝置的車輛就知道,當怠速運轉時,瞬時油耗也是挺高的,節油試驗證明,發動機空轉3分鍾的油耗就可讓汽車行駛1公裏。
所以需要長時間滯留的話,不要保持怠速狀態,最好熄火。
當然也不是倡導大家隻要怠速的時候就熄火,這也是不對的,因為行進中的車停下來也是怠速狀態,這時候怠速是為了更快速的再次行駛,比如在等紅燈的時候完全沒有必要熄火。
具體的做法是一般怠速超過1分鍾應熄火。一些車型的說明書上會明確告知用戶,怠速超過多少秒相當於啟動時的燃油消耗。
不要頻繁刹車
刹車對於保證車輛安全固然很重要,但是刹車最大的弊端是增加油耗。車速是靠加油提起來的,如果不刹車會跑的更遠,刹車了之後就浪費了之前燒掉的油,還得重新加油前進。所以,要恰當地踩刹車,而不要頻繁刹車。
如何操作預見性製動可節油?
汽車在行駛中,駕駛員對已經發現的行人、道路和交通情況的變化,預計可能出現的複雜情況,或駛近停車地點時提前作好思想上和技術上的準備,有目的地采取減速和停車措施。預見性製動的操作方法如下:
1.減速。當發現情況後,應先放鬆加速踏板,減少進入汽缸的可燃混合氣,利用發動機製動作用減速,並根據情況間斷緩和地輕踏製動踏板,使汽車減速。這樣操作既能保證安全行車,又不會過多地耗油;
2.停車。當汽車車速很低時,踏下離合器踏板,同時,輕踏製動踏板,將車平穩地停住。
如何操作緊急性製動可節油?
汽車在行駛中,突然遇到未能預計的危險情況時,駕駛員要用迅速、正確的動作采取製動,將車迅速停住,達到避免事故的目的。緊急製動對節油、機件磨損和輪胎磨損都是有害的。因此,在一般情況下不宜采用緊急製動。
緊急製動的操作方法是:握穩轉向盤,迅速放鬆加速踏板,並立即用力踏下製動踏板,同時,拉緊手製動杆,發揮汽車的最大製動能力,使汽車在最短的距離內停住。
巧選擋位巧刹車
開車下坡時不能空擋滑行,應根據坡度緩急不同選擇擋位,不用持續製動就能維持安全車速,這樣有利於減少製動器的磨損,還能省下不少燃油。
正確的減速方法是逐級減擋,急刹車時更是千萬不能掛空擋。汽車處於空擋狀態時,一方麵,發動機要噴油維持怠速;另一方麵,空擋刹車是單靠製動器減速,導致製動效果大打折扣,製動器磨損成倍增加,而掛著擋位刹車可以通過發動機抑製車速,既安全又減少磨損。
提前正確估計交通信號可節油
交通信號的變化對汽車節油有一定的影響,即通過交通信號變化頻繁的交叉路口次數越多,汽車油耗越多。因此,提前正確估計交通信號的變化,有效地控製車速;使汽車行駛到交叉路口時,正好趕上開放綠燈,不致使汽車在交叉路口每次停車和突然製動停車,造成油耗增加。
如汽車從靜止起步,然後加速到正常車速油耗量比從低速加速到正常車速多達20%。
遇到前方紅燈,要提早放鬆油門。
過路口時提前觀察紅綠燈的情況,若前方綠燈已過不去或已是紅燈,則盡量提前停止加油,靠滑行方式前進,等待紅燈變綠燈,這樣就可以省油。
在靠滑行方式前進,等待紅燈變綠燈時,需要根據信號燈顯示的時間(倒計時時間)來控製車速。如看到時間顯示紅燈馬上就要變綠燈,這時應用刹車控製滑行的速度,盡量使車在還沒有完全停下時等到信號變成綠燈,這樣就能夠繼續加油行駛,可以避免靜止狀態下的起步,又能夠為你節省一些油料。
保持平穩的車速,掌握紅綠燈的變化規律,注意觀察交通信號燈進行駕駛,即可將停車的次數減到最少的程度。
減速行駛巧借剩餘動力可節油20%
在行駛中,看到紅燈亮起或出入高速路時,如果仍然加速至最後關頭才突然刹車,不僅徒增油耗,同時還將加劇刹車片的磨損。
所以碰到以上情況應提前減速行駛,巧借引擎剩餘的動力讓車輛滑行前進,盡量減少緊急製動以減少因製動造成的能量損耗。節油試驗顯示,僅此一項即可節油20%。
什麼場合下采用減速滑行可節油
汽車在行駛中,需要降低車速,或準備停車時,可以提前放鬆油門踏板,將變速杆放入空擋,充分利用汽車的慣性,以滑行代製動,使汽車自然減速,稱為減速滑行。
可以采用減速滑行節油的場合有:
1.在預定停車地點適當距離之前,采用減速準備停車時;
2.前方預見有障礙物需要減速時;
3.在比較平坦的道路上,轉彎、過橋、越過鐵路岔口,前方有交通管理人員指揮的交叉路口需要減速時;
4.道路不平或交通繁忙地點需要減速時。
在以上幾種場合,都可使用脫擋不關點火開關的減速滑行方法,隻有在肯定要停車的場合,才可以提前關閉點火開關。在不需要發動機熄火和滑行距離較短時,可使用不脫擋而踏下離合器踏板的方法滑行。
什麼場合下采用加速滑行可節油
汽車在行駛中,當車速達到一定數值後開始滑行.發揮汽車的慣性作用,使汽車繼續前進,待車速降到一定的數值時,再加速行進,這種滑行方法,稱為加速滑行。
在以下場合,可以采用加速滑行節油:
1.有較長、寬直而平坦的路段,坡度一般不超過2%,且視線良好;
2.路線熟悉,製動係可靠,無超車、會車行駛狀況;
3.發動機的功率利用率較低,一般在50%以下;
4.滑行時要控製發動機的溫度;
5.加速終了的車速不得過高。—般載重汽車加速不超過45—50km/h;小型汽車加速不超過50—55km/h。加速滑行時的最低速度一般在30—35km/h。
在哪些場合下可以采用下坡滑行節油
汽車在坡道上,由於汽車的重力在路麵水平方向的分力(即上坡阻力變成了下坡的推力)作用,會使汽車速度越來越快,駕駛員利用汽車下坡的推力使汽車滑行,稱為下坡滑行。
在以下場合,可以采用下坡滑行節油:
1.丘陵地區波浪起伏和坡度不陡的寬直路段;
2.陡坡接近平路的坡尾路段;
3.坡度小於5%,且長而寬直的坡道;
4.在製動可靠確保行車安全的情況下,可采用下坡滑行。
在哪些場合下不能采用下坡滑行節油
1.道路泥濘、積雪、結冰或在陡坡、狹路、急彎、傍山險道以及其他禁止滑行的路段;
2.陰暗、風雪、雨霧天氣,以及黃昏、黑夜視線不清時;
3.汽車裝載危險品或裝有超高、超長物資時;
4.汽車拖曳車輛時;
5.低溫氣候滑行將會影響發動機保持正常溫度時。
汽車在坡道行駛時如何節油
汽車在披道行駛時,按以下要求操作可以節油:
1.應先對坡度的大小、長短作出適當估計,提前加速,充分利用汽車的慣性衝坡。
2.汽車在爬坡時能用相鄰的較高一擋,應及時換入。但當換入相鄰高擋後行駛距離很短或車速難於保持穩定時,應延用相鄰較低一擋。
3.汽車在陡坡上行駛,由較高一擋換入較低一擋時,不要等到汽車的慣性消失時再換擋。否則,即使換入低擋也不是該擋的經濟車速。嚴重時相當於汽車在坡道上再重新起步,勢必造成費油。
4.爬坡時不硬撐。要避免加大油門,勉強爬坡。低速擋不用大油門,因為變速器傳動比是固定不變的,依靠大油門提高發動機轉速使車稍許加速,這等於大功率低速度,同樣是浪費汽油的。正確的方法是:油門隻要掌握在動力足夠克服上坡阻力即可。同時,避免用低速擋高速爬坡,隻有做到“高速擋不硬撐,低速擋不硬衝”,才能節油。
倒車時盡量一次通過
倒車時車速低,油耗比前進時大,在行車中應盡量減少汽車調頭次數,確需調頭時,盡量選擇有利地形調頭,盡量一次性通過,避免多次進退調頭而增加耗油。
夏季如何駕車可節油?
駕駛汽車夏季行駛時,注意以下問題才能節油。
1.夏季天氣炎熱,應注意發動機冷卻水的消耗和補充,並保持冷卻係管道暢通,風扇皮帶鬆緊度適當。
2.汽車行駛中,應根據氣溫和負荷情況保持適當車速,並要注意製動效果。炎熱時一定要安排中途休息,以防發動機、輪胎蓄電池過熱。
3.發動機的怠速應隨外界溫度升高而調低,以減少怠速的油耗量。輪胎氣壓因熱而增加時,應停車降溫,不得用放氣及潑冷水的方法降低輪胎氣壓和溫度。
4.當製動鼓過熱時,要停車使其自然冷卻或采取緩慢冷卻的方法。
5.要勤檢查蓄電池,電解液由於高溫容易消耗,應及時加足蒸餾水,蓄電池蓋的通氣孔必須暢通。
6.炎熱行車,駕駛員感覺疲勞磕唾時,應立即停車休息,不可勉強行駛。
在惡劣氣候下怎樣降低汽車的油耗?
氣候不好,油耗要增加,為了降低氣候不好時的油耗,主要應做好如下工作:
1.冰雪道路駕駛,千萬不要高速行駛。因為冰雪道路易發生側滑,對安全不利。同時,高速行駛使輪胎易產生空轉,造成油耗增加;
2.雨天駕駛,因路麵積水,高速行駛易產生側滑。在保證安全行車的情況下,選擇經濟車速下限行駛較好;
3.順風行駛,需充分利用風力減速滑行,以降低油耗;
4.逆風行駛,需用小油門穩住車速,不要因風阻大而拚命加速行駛,這樣,反而因空氣阻力增加而增大油耗。
控製好發動機油門能省油
油門是節油的開關,控製好發動機油門可以有利於保證發動機的正常運轉和降低油料消耗,控製好發動機油門應掌握以下要領:
1.啟動時。要用中、小油門。當氣溫在15度以上時,啟動發動機可以用小油門;當氣溫在15度以下時,應先搖轉曲軸數圈,再用中油門啟動。
2.升溫時。應采用中、小油門預熱,使發動機的溫度逐漸升高,潤滑油逐步進入摩擦表麵,待水溫達到40度以上再起步,水溫達到60度以上再投入負荷運轉。
3.加擋時。宜緩慢加速。據試驗,汽車從起步加速到中等車速(30km/h),采用急加速(25s)的耗油量大約等於緩慢加速(40—45s)耗油量的兩倍。車輛每天起步無數次,節油效果相當可觀。
4.行車中。要采取經濟車速,這樣既省油又安全。在汽車運行中,禁止驟變油門,以免造成機件損壞和發動機積炭。據資料介紹,每亂抖一次油門,將白白浪費10—14ml汽油。
5.減擋時。若采用“一腳離合器”的操作方法換擋,可穩住油門;若采用“兩腳離合器”的操作方法換擋,可在分離離合器後,減擋前踩一下油門(即加空油),使所換兩擋的齒輪轉速接近,減少接合時齒輪的衝撞。
6.重車衝坡時。應將最大油門適當縮小,使汽缸的供油量與因曲軸轉速下降引起的進氣量減少相匹配,以免發動機因供油量過大而燃燒不完全,而且,這樣做車輛反而更有勁衝頂。
7.保養搖車時。應關閉油門,否則,噴油器不停地向汽缸內噴油。過多的燃油進入汽缸,不但浪費油料,而且造成下次啟動困難,同時部分燃油順著汽缸壁流入油底殼,造成機油變質,進而加速機件的磨損。
8.停車時。一般來說,停車時間長時應當熄火,因為長時間怠速運轉,機溫較低,發動機往往燃燒不完全,容易形成積炭,而且會產生電化學腐蝕,縮短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9.收車時。發動機長時間大負荷運轉後和冬季熄火前,必須讓發動機用小油門繼續運轉5分鍾左右,待機溫逐漸冷卻後再熄火,防止機體因驟然降溫而引起開裂現象;炎熱季節發動機陡然熄火還容易引起“黏缸”事故。
正確使用車上空調可省油
在炎熱的夏季,大部分的車主會打開車上的空調。空調壓縮機的功率大約在1.5—2.5kW左右,相對於發動機經常工作的功率20—30kW,空調所消耗功率占2—8%左右,因此當壓縮機工作時,會增加2—8%的燃油消耗。經實際測試表明,在同等行駛速度下,開空調每百公裏可增加2升多燃油。
不過,如果能夠巧妙地使用空調的調節功能,不僅可以讓空調發揮最佳功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省燃油。
1.在怠速下最好不要開空調。在怠速下由於發動機功率小,空調功率不變,此時的燃油消耗率特別高。同時,怠速沒有迎風作用,因此空調換熱器外環境溫度高,壓縮機工作的時間會增加,能耗也相應增加。所以當時速低於60公裏行駛時,最好關閉空調,開窗自然通風,或者隻用空調的通風功能,而無須啟動其製冷,這樣,空調壓縮機就不會處於運作中,從而可以達到省油的目的。
2.上車後不要立即開啟空調。如果上車後立即開啟空調,不僅製冷效果不好,而且還會增加引擎在初始運轉時的壓力。應該在車輛啟動兩三分鍾、發動機得到潤滑後,再打開空調。對付車裏溫度極高的狀況,可以在上車後,先打開車窗,啟動空調的外循環,排出熱氣,再開空調。
3.空調溫度不應設得太低。空調增加的燃油消耗主要是因為壓縮機工作,當車內溫度高於空調設定溫度時,空調壓縮機才開始工作,而壓縮機工作時間的長短又取決於溫度差的大小。夏季因為環境溫度高,因此要降溫的溫差較大,壓縮機工作的時間就長,耗油也多些。為了減少空調係統的負擔,減少油耗,可把溫度設定在23攝氏度以上,可以調節空調控製板上的按鈕用於改變氣流方向,可以選擇吹向上身或者足部,為了使身體表麵溫度下降得快些,可以把風速調得大一些,油耗與風速關係不是太大。
4.為了節省油耗,也沒必要一直開著空調。可以在啟動車輛後,先將空調開到最大擋,等感覺它已經具備足夠製冷效果後,就把空調關閉掉。這種做法,可讓空調省去與暖風混合的步驟,從而達到省油的效果。
5.每次停車後應先關閉空調再熄火。有的車主常常在熄火之後才想起關閉空調,這對發動機是有損害的。因為這樣做會造成車輛在下次啟動時,發動機帶著空調的負荷啟動,這樣的高負荷不但會損傷發動機,而且會增加耗油。
6.別把車廂當成空調臥室。有的車主為圖涼快,關緊車門窗,打開空調在車裏睡覺,這樣做不但會增加空調的運轉時間增加耗油,而且還可能導致汽車尾氣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