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崗位上勇於承擔責任,把企業的事當做自己的事去做,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這樣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最終實現自己從新丁到將才、升職加薪的目標。
麵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麵對同一個工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眼界決定境界,理念決定道路。如果你消極地對待企業給你的工作,那麼企業也會消極地對待你;如果你積極地對待企業給你的工作,那麼企業也會積極地對待你。
在自己的崗位上勇於承擔責任,把企業的事當做自己的事去做,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那麼做起來就會樂此不疲、幹勁十足,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聰明才智都能充分地發揮,這樣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最終實現自己從新丁到將才、升職加薪的目標。
有一個著名企業家說過:“在我的員工中有一種人最可悲也最可憐,就是那些每天隻想獲得薪水而對其他事情一無所知的人。”
隻想著領薪水,必然要混日子,因為不到日子不發薪水,工作的質量肯定是要打折扣;對其他事情一無所知,說明這個員工對企業根本不關心,企業的成敗和他毫不相關。我們每天到企業去上班,不能永遠做個局外人,我們要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己的事,這樣企業才會把我們當成自己人,企業取得了發展,自然不會虧待那些作出了重大貢獻的人。
王峰獲得博士學位以後,應聘進入一家製造燃油機的企業。
在選擇崗位時,王峰沒有選擇技術部門,而是自願擔任質監部門的質檢員,為的是能從基層做起。剛開始的時候,薪水比普通工人還低,但是他沒有怨言,完全地投入到工作中,將自己的所學盡可能地應用到實踐中。
半個月後,他發現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存在太多的問題,這些問題最終造成生產的成本高,產品的質量差。於是王峰找到公司老板,不遺餘力地說服他實行技術改造,提高產品質量,更多地占領市場。身邊的同事不理解,對他說:“何必呢,給你的薪水又不高,你為什麼要這麼賣命啊?”王峰笑道:“我每天在這裏工作,這裏如同我的家一般,家裏出了問題,我當然要想辦法解決,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公司,也是為了我自己,這是我的責任。”
老板被王峰說服了,實行了一係列的改革措施,減少浪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沒過多久,產品的質量提高了,市場占有率擴大了,企業的實力有了很大的增強。一年後,王峰得到了老板的提拔,成為了公司裏的一名副總。
我們的一生能否成功,有一個重要的分水嶺——為事業投入還是為工作奔波。把工作當做生活來源來對待,還是把工作當做自己一生的事業來對待,其結果將有天壤之別。前者隻是為工作奔波,經常擔憂失業,感覺前路茫茫。而後者充滿了責任心,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不僅熟悉自己崗位的情況,而且熟悉企業的情況,真正把企業的事當做自己的事來做,敢於承擔更多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