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 墜(1 / 2)

且說那瓦罐寺荒廢了幾百年,等閑怕是隻有孤魂野鬼才來投宿,一向多有古怪。張小辮兒分明聽得雞叫,又見到殿外天光已亮,還以為三爺命裏的這場劫數躲過去了,他惦念營中的兄弟,急於離開瓦罐寺,恨不得三步並作兩步挪了,誰知出了後殿,抬眼一看,就覺情形不對,估摸著也就三更剛過,還不到四更天,他慌了手腳,趕緊轉身要逃。

沒想到身後黑蒙蒙地戳著一個人影,正是黑燈瞎火之際,張小辮兒和雁鈴兒也瞧不清楚別的,隻是離得極近,看見對方那張臉毛茸茸的不似人形,兩個眸子裏閃過一抹詭異的寒芒,就算他二人膽子再大,也不禁被嚇得魂飛天外,腿肚子都轉筋了。

張小辮兒驚駭莫名,忽見麵前有陣精光吞吐不定,定睛一看,原來有隻老狐狸,學做人模樣站在殿門前。那狐狸神態鬼祟,額間有塊白斑,看著有幾分相熟,正是自己當初在荒葬嶺遇到的三眼狐。

那三眼狐口中含著珠玉,身前咬死了一隻金冠紫翎的大公雞,它正對著張小辮兒擠眉弄眼。張小辮兒這才知道,原來是這老狐弄丹,欺得銅貓螢石失了光彩,又不知從哪兒偷來了一隻大公雞,竟在深夜裏做出了一場天亮雞鳴的鬼戲。

張小辮兒雖不知這老狐打的是什麼主意,但自己的大事可都教它敗壞了。他火撞頂梁門,從懷中掏出洋槍,就想將三眼狐當場射殺,可正在這時,就聽得頭上天崩地裂般的一陣巨響,聲如裂帛,震得人耳鼓齊鳴。

張小辮兒、雁鈴兒兩人,以及那三眼老狐和長麵羅漢貓,全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巨變驚得呆了,一同抬頭上望:在那陰雲密布漆黑一片的天際,不知何時裂開了一條血紅的縫隙,隨著陣陣不斷的雷聲,就見東南有一大星,亮如明月,夾雜著幽藍色的烈焰,從空中一震而墜,正落到瓦罐寺後殿,轟的一聲巨響,將那座飛簷鬥拱的殿閣砸了一個粉碎。

張小辮兒和雁鈴兒兩人站在殿前,見了天墜異象,都已是麵如土色,腦中再無半點兒念頭了,就覺有股怪風吹至,灼熱酷烈異常,身不由己地被熱流衝出幾個跟頭,好半天也爬不起來。

天有星墜之象,在古代向來被視為凶兆,那三眼老狐與羅漢貓似也識得厲害,都各自抱頭鼠竄,一溜煙似的跑了,轉瞬間就已逃得無影無蹤。

天墜之處隨即燃起了熊熊大火,映照得天地間一片赤紅,地上雖是積水成渠,卻仍然阻不住火勢蔓延,把千年古刹瓦罐寺的梁柱木閣都引著了。初時隻如螢火,次時仿佛燈光,越燒越大,變作千盆鮫油焰,化成萬爐燒天火,簡直是五通神推倒了火葫蘆,宋無忌放翻了赤騾子。這場大火燒得瀉燭澆油般的煙飛火猛,就如同是“周郎赤壁施妙策,項王縱火燒阿房”。

張小辮兒盔歪甲斜,連水帶泥滾了滿身,多虧雁鈴兒拖著他逃到廟外。回身望望衝天的烈焰,二人皆是後怕不已,倘若適才沒有離開後殿,此刻早就被天墜壓成齏粉了。

兩人都覺心驚膽寒。據說天崩地陷之類的災難之前,往往會有許多妖異的先兆,諸如貓鼠蛇蟻一類的生靈也遠比世人的感應敏銳,怪不得青螺鎮古刹裏麵萬物反常,地底牆洞裏的山蛤和老鼠都要爭相逃命,原來竟有大星墜於此地。

張小辮兒思量著自己能活到現在,恐怕是那老狐狸活得久了,能夠靈通感應,故意將三爺從瓦罐寺裏引出,報答了此前在荒葬嶺擒殺神獒,以及黃天蕩裏水上還珠的恩德。看來連畜生都知道有恩必報,可比那些忘恩負義的世人強過百倍了。

但是張小辮兒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既然瓦罐寺裏如此凶險,為何林中老鬼為三爺如此布置?還說什麼回天保命的奇策。所謂“花枝葉下尤藏刺,人心怎保不懷毒”,那林中老鬼到底是安的什麼心?他一時間心亂如麻,也想不出什麼頭緒了,正自恍惚之際,雁排李四已帶大隊團勇趕到鎮中。原來雁營惡戰了一天一夜,終於殺退了圍攻而來的粵寇,正在嶺子上休整的時候,見到有大流星下落,墜地有聲,雁營與太平軍上萬人看得心驚膽寒。

雁排李四唯恐張小辮兒與雁鈴兒被天墜砸死,急忙一路奔下嶺來,見兩人俱是安然無恙,才算安下心來。他告訴眾人說此地不可久留,這回粵寇來得太多,一旦對青螺嶺形成合圍,倘若沒有大隊官軍在外接應,咱們想走可就走不脫了,趁著狂風暴雨停歇,又有天墜異象出現,使得粵寇軍心慌亂,得趕緊收攏隊伍衝出山外。

張小辮兒險些被天墜嚇破了膽,隻道是撞上了薑子牙的老婆掃帚星君,還不知接下來要有哪些禍端,好漢不吃眼前虧,再不敢在此多耽擱了,忙說“正該如此”。當下率眾拔營起寨,從嶺下的山口殺將出去,打破了一條血路,丟盔棄甲,偃旗息鼓,匆匆退回了靈州城,不在話下。

隻說星霜屢改,歲月頻遷,自從天墜青螺鎮瓦罐寺之後,當地的老百姓們重建家園,以為星隕不祥,便聚眾在焚毀的古刹廢墟前,動手挖掘星石,打算挪到別處的山洞裏加以埋藏。

眾人發現隕石穿地數尺,竟把殿內的地麵,砸出一個大窟窿來,等清理開倒塌的殘磚敗瓦,看那洞中有一黑石,表麵疙裏疙瘩凹凸不平,有微熱留存恒久,半像是鐵,半像是銅,分辨不出是種什麼物質,權其重,不下數百斤,若以鏟斧劈磨,就會火光四射,堅如生鐵,根本分解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