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能輕身瘦體的治療妙法 9.麵部減肥穴位按摩治療法(1 / 1)

第6部分能輕身瘦體的治療妙法 9.麵部減肥穴位按摩治療法

在顏麵按摩中,可以用手指刺激臉部及耳部的穴位,讓疲勞、浮腫的臉恢複活力。隻需每天1次,每次1個小時,經過一段時間,就會起到明顯的療效。但要注意,開始做時要慢慢來,適應以後,甚至可以一邊敷麵,一邊做麵部指壓按摩。這樣使人不但擁有窈窕的身材,而且可以擁有美麗的臉龐。如果能結合我國傳統中醫學中的“顏麵針灸”,可以達到臉部“減肥”的目的。

百會穴——預防過量飲食、便秘。左右兩耳洞向上升,在頭部連結後的那條線的頂點,即是百會穴。它可以起到安定精神預防飲食過量。

攢竹穴——緩和眼睛的疲勞和浮腫。眉頭下方凹陷之處即是。眼睛疲勞以及頭痛,都會引起眼部四周的浮腫。此穴位可以緩和不適。

太陽穴——消除眼睛疲勞、浮腫。眼睛與眉毛間的側麵,向後約1橫指處,快接近發際處。此穴位可促進新陳代謝。

承泣穴——眼袋鬆弛。位於眼球正下方,約在眼廓骨附近。由於有胃下垂的人眼袋容易鬆弛,所以此穴能提高胃部機能,從而防止眼袋鬆弛。

球後穴——提高小腸的機能。眼尾正下方,臉頰頭下處。能調整小腸機能,幫助吸收。

迎香穴——減輕肩膀酸痛及鼻塞。眼球正下方,鼻翼的旁邊即是。此穴位不僅可以消除眼部浮腫、預防肌膚鬆弛,還能減輕肩膀酸痛。

頰車穴——消除臉頰的浮腫。沿臉部下顎輪廓向上滑,就可發現一凹陷處,即為此穴位。它可以有效消除因攝取過多的糖分所造成的肥胖。

地倉穴——抑製食欲。嘴角旁約0.5厘米處即是。胃部如果持續處於高溫狀態,就會促進食欲,所以此穴的功能是降低胃溫、抑製食欲。

承漿穴——消除胸部浮腫。下唇與下顎的正中間凹陷處即是。它能控製荷爾蒙的分泌,保持肌膚的張力,預防臉部鬆弛。

天突穴——促進水分的排除。位於喉斜下方肌膚的內側。它能刺激甲狀腺,促進新陳代謝,去除臉部多餘的水分。

針灸減肥的治療原則與方法

針灸是我國傳統醫學寶庫中的一支奇葩,在調理肥胖中也能發揮重要的作用。針灸減肥操作簡便、安全可靠、患者痛苦小,因此受到很多肥胖者的歡迎。應用針灸減肥,其機理主要是調整人體的代謝功能和內分泌功能。針刺後能夠抑製胃腸的蠕動,並有抑製胃酸分泌的作用,從而減輕饑餓感,達到減肥的目的。針灸減肥的效果與季節、氣候都有關係。通常春夏見效較快,秋冬見效較慢。這是因為春夏兩季人體的新陳代謝機能旺盛,自然排泄通暢,有利於減肥。

愛心提示

從年齡上講,20歲以前,人體生長發育尚未完全穩定,所以20歲以前采用針灸減肥,治療效果不一定理想。且20歲以前就肥胖的人,大多是自幼過食或遺傳因素使體內脂肪細胞增多而造成的,這種肥胖屬於體質性肥胖,減肥效果一般稍差。有時雖然減肥有效,但由於年輕人肌肉骨骼還在進一步成長完善,因此體重不一定明顯下降。而50歲以上的人,由於體內各方麵機能已由穩定趨向衰弱,代謝能力也日益低下,加之減肥治療時需配合以各種活動鍛煉,50歲以上的人難以做到,所以這部分的人的減肥效果也較差。再說50歲以上的人皮膚彈性逐步降低,即使減肥有效也容易使皮膚產生皺紋。有損於外觀健與美。所以老年人的單純性肥胖,隻要不是嚴重影響健康,還是慢慢通過適當的節食和鍛煉,讓身體自然減瘦下來為好。20~50歲之間的中青年人,由於生理變化要經過一個較長的好動到不好動的過程,每天熱量消耗也由多變少,極易產生肥胖。但在這個階段,人體各方麵的功能較健全,故通過針灸治療較易調整內在機能而減肥,因此是針灸減肥治療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