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金錢王國裏的朝聖者 2 南國篇
在海南的膠林與崇嶺,在廣西的十萬大山,在貴州的原始森林,我不止一次地聽說那些原本十分貧困的山裏人,有朝一日突然發現自己腳下那烏黑或耀眼的石頭是“寶貝疙瘩”後,便拚命地掠奪、霸占,繼之以自己的實力占山為王,這之後便是屯築居室,棄妻納妾,豢養保縹,揮金如土,作威作福,稱王稱霸,甚至漸漸變得深居簡出,一般人輕易見不上一麵,就是老爹老娘、親戚朋友來了,也得層層請示、過關,才予傳見。
封建皇室生活與治人之道,在中國人身上似乎與人的性本能一樣,與生俱來,無需教習。夜幕下,位於廣西資源與興安交界的百裏大山間,燈火繁星般布滿群山,鑿石放炮,人叫馬嘶,亂糟糟地響成一片。此情此景,讓人仿佛看到了1958年大煉鋼鐵的年代。不過,聽父輩們說那時廣袤的山野間雖也有這般燈火,這般響聲,但那時是為了整個國家的富強(盡管做法不恰當),到處響起的是“社會主義好”的洪亮歌聲。而如今,也是這般燈火,這般響聲,人們又是為了誰呢?為了哥哥蓋洋房來娶媳婦。好媳婦,頂啥用?老子有錢能買妾,一天一個隨便揀,隻因為白花花的銀錢就在腳下邊,哎哎,白花花的銀錢就在腳下邊……這是山野間傳入我耳中的一曲小調。我不由感慨萬千。30年過去了,從人們萬眾一心建設社會主義,到今天唱起“老子有錢能買妾”,人類曆史的發展啊,有時真讓人迷惑不解。“林哥來了!……哎,他是幹什麼的?”
正當我隨著“表哥”——一位剛剛認識的“倒爺”,走向一條滿是帳篷與草棚的小街深處,來到一個頗為講究的石院庭門口時,兩位手裏拿著鐵矛的年輕人把我擋在一邊,問道。為采訪的方便,我經人介紹,結識了這位專門從事倒賣鎢銻等貴金屬的A市外貿采購員林某。“想到山裏采訪那些山寨王?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弄不好會把你的小命都搭進去呀廣第一次見麵,林某就用這樣的口氣對我說。算我林某又當一回熱心人。
不過,話得說在前:第一,你必須保證不把山裏的財神爺給得罪了;第二,不準把我搞的買賣告訴我單位裏的人。你得發誓!”我對天發誓。我們就這樣攀親,這樣踏上了對我而言是既神秘又新奇的旅程。“裝什麼正經,阿福,二貴,接著!”“表哥”嘩地拉開皮包,取出兩條萬寶路香煙,甩給兩個把門的,然後才道:“這是我的表弟,自己人,帶去見見大王!他在北京有路,能幫咱出貨!”這是第一道卡子。緊接著是第二、第三道。我問“表哥”:“你每次來都是這樣破費?”我看他起碼扔了六條萬寶路。
他輕蔑地一笑:“小意思,喂飽了這些看門狗,來去方便,要不別說到這兒做生意,就是見一下南霸天也難著呢!”“誰叫南霸天?”“如果順利的話,過一會你便會見到他的。”我們先在石院裏坐了一會。“表哥”說,這兒是專門談生意的,叫“聚義堂”。我抬頭看著門沿上的那塊大木牌,上麵真寫著這麼三個大字,竟然還是一位小有名氣的書法家之墨跡呢!“這一帶,上到縣城、省城,下到庶民百姓,誰不知道這牛頭山上有位大財爺,號稱南霸天的郭全祿!這三個字,是郭全祿出了3,000塊錢,請了那個書法家寫的。”還真“一字值千金”呢!“這算啥!”“表哥”見客堂裏許多人正在談生意,沒有注意我們倆人,便悄悄告訴我:“你猜猜這石院庭是花多少錢造的?”我環視了一下這個用大青石壘築大約有三個籃球場那麼大的石院庭,說:“大概也得3,000吧?”
“什麼?3,000能修出這麼好的一個空中樓閣?不說別的,你看這石院庭下麵的一條通道,就是方才我們上來的那條石道,共10級台階,全是從後山運來的大青石壘成的,據說每塊青石都在10塊錢以上,加上人工、築路、設崗費,就花了2萬。你再看看這個石院庭,上接青天雲霧,左右是懸崖峭壁,這麼一座掛在半山腰的石院建築,裏外又是十分講究的岩壁、銅牆,你說要花多少錢?”
這時,一位猴瘦的中年男子湊到我身邊坐下,搭訕道:“老弟,成交了哦?李老板夠意思,又給阿拉3噸,總算沒白跑一趟。依曉得哦,上海眼底下就缺鎢原料!阿拉這3噸到手,奶奶的,救了半個上海城!”上海老鄉興高采烈地說著。晚上,主人設宴款待。桌上都是些貨真價實的東西,什麼東北的熊掌,海邊的燕窩,廣東的蛇息,上海的大河蟹……應有盡有。酒是清一色的茅台。據說山寨王特別嗜好這酒。“來來來,蒙諸位關照,請大夥喝個痛快,明早好把各山頭采來的30噸‘黑疙瘩’弄出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