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四(1 / 1)

第一章 四

嚴嵩在嘉靖皇帝麵前下蛆的當兒,王江涇大戰已拉開了序幕。張經與俞大猷連夜出城,率兵急行軍趕到王江涇埋伏起來。

李天寵統管水路,坐在帥船上,統領湯克寬部水師在水上行進。

盧鏜依計,一反堅守城池不戰的局麵,率部大開嘉興城門,與圍城倭寇激戰。但很快佯裝敗北,向王江涇方向潰逃。

倭寇緊追不舍。

此時明軍水陸大軍已形成對王江涇倭寇的包圍,當盧鏜“潰兵”退到伏擊地時,忽然停下,稍事整理隊形,立刻回兵發起攻擊。

倭寇迎戰,驟然間,號角陣陣,伏兵四起,馬蹄聲震耳,喊殺聲驚天動地。張經、俞大猷伏兵從兩側殺來,倭寇陷入重圍。

一時倭寇陣腳大亂,紛紛向水濱退卻,又陷入了李天寵、湯克寬水師的圍追堵截。

張經、李天寵身先士卒,在戰陣中接連手刃倭寇。

俞大猷一邊保護主帥,一邊殺敵。

沈四維一身火紅戰袍、白盔白甲,使雙劍,在倭寇群中衝突砍殺,如入無人之境。

倭寇像無頭蒼蠅一樣四處潰逃,喊殺聲震天。岸上的倭寇,丟下無數搶來的財帛和掠來的男女,向倭寇大蒼船逃去,企圖奪船出海。但被埋伏在那裏的廣西瓦氏兵、廣東狼土兵攔截,紛紛斃命。

水上的,大多數倭寇船隻早被明軍水師鑿沉,或放火焚毀,身上著火的倭寇爭相跳水,又被湯克寬水師向水中放箭,許多倭寇在水中斃命,水都成了血紅色。

岸上,張經立馬帥旗下,渾身沾滿血汙的沈四維縱馬馳來,張經愛撫地望著她笑。

沈四維的目光是充滿挑戰的,似乎在問,父親不會再說女兒上不了陣了吧?

張經的目光是讚許的,口裏連連說“打得痛快”。

這一仗,從浙江登陸的倭寇幾乎全軍覆沒。

當水陸戰場煙塵散盡及呐喊聲、戰鼓聲平息時,俞大猷過來向張經稟報,王江涇一役,殲滅倭寇兩千有餘,可以說倭寇無一生還。王江涇大捷是大明王朝受倭寇滋擾以來第一個大勝仗!

沈四維對她父親開玩笑說:“皇上犒勞的欽差該到了,等著加官晉爵吧,封個太子太傅也不為過。”

張經斥責女兒道:“別胡說!你倒是官迷!不求有功,安民即是福啊。”

剛剛趕到的李天寵聽了哈哈大笑,笑過,他又一次提到,趙文華肯定不舒服,得防著小人悠悠之口。

張經不以為然,他不相信趙文華有本事把王江涇大捷說成是吃了敗仗。

按李天寵的意思,把趙文華請到王江涇來,讓他沒話說。然後三人聯名具奏,功勞也分給他一份,省得他從中作祟。

沈四維認為沒必要對他低三下四。

張經支持了女兒,說:“不彈劾他貽誤軍機已是寬大為懷了。”

李天寵歎道:“小人要的是利,君子才重德,寧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趙文華不是君子呀。”

走得正行得正,張經不怕他。趙文華沒少上奏疏參他,他倒想看看,趙文華這次還能參他什麼!

這時陣陣鑼鼓聲傳來,他們舉目望去,來祝捷犒師的地方官率嘉興百姓已陸續趕到戰場來。

隨後的幾天裏,從杭州到嘉興、寧海,兵民全都卷入歡樂的海洋。

連張經和李天寵都饒有興趣地出來看人舞龍、耍獅。

在杭州西湖畔,舞龍逗獅,鞭炮齊鳴,兵民狂歡,百姓簞食壺漿來慰問王師。

張經笑吟吟地從幾位鄉紳手中接過一塊巨匾,上書“國之屏藩”四個泥金大字。

到第七天,祝捷達到高潮。張經已下令不準再辦祝捷會了,忽然一陣急驟的馬蹄聲響起,人們舉目矚望大路,隻見塵土飛揚,一彪人馬飛馳而來,塵埃中,明黃執事隱隱可見。

李天寵與張經交換了一個眼神,像是欽差派頭。

沈四維說叫她言中了,肯定是皇上派欽差來犒師了,按例必宣功臣進京陛見封賞。

李天寵說:“不可能,王江涇大捷的戰表剛剛上奏朝廷沒幾天,怎麼會有欽差來犒師?”

張經說了句也差不多了。他雖未多言,心裏想,這隻是遲早的事。張經臉上不由得現出怡然自得神色。他與李天寵攜手向前迎去,沈四維、俞大猷、盧鏜、湯克寬等將領急忙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