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教練型”的領導來說,他們視下屬的工作能力為自己的職責,他們會想方設法指導下屬,幫助下屬提高工作水平。他們知道,下屬的好業績,就是對自己工作的最大認可。同時,通過大家的協作與努力,又會收獲一個對彼此都有利的結果。
某知名公司在全國各地設有分公司,最近總公司分派兩位經理分別去了甲和乙分公司進行管理。總裁比較擔心甲分公司的經營狀況,因為派去那裏的這位經理是新人,沒什麼工作經驗,並且那裏的市場環境非常不完善,經營一直不力;相反,他對乙分公司的經理卻放心許多,畢竟那裏的市場發展已趨成熟,派去的經理也很有經驗。誰知一年後,兩個分公司的經營總額呈現出了戲劇性的結果:甲分公司的市場占有率有明顯上升,乙分公司的不僅沒取得成績突破,在市場競爭中還表現出衰弱趨向。
總裁百思不得其解,便先後前往兩個分公司調查,以求能找出其中原因。經過調查,總裁發現,派往甲分公司的經理,雖然經驗和能力都比派往乙分公司的經理差一點,但可貴的是他樂於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傳授給員工,並且時刻注重對員工進行鼓勵,建立起很好的團隊文化,大家團結一心,為公司開創業績共同努力。在工作過程中,這位經理也注重不斷磨煉、提高自己,結果不僅經理自身的能力獲得了提升,員工們也個個成了業務精英。取得較好的成績,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相反,派往乙分公司的經理,個人能力雖然很強,但是他隻知道自己埋頭苦幹,忽略了對周圍員工的調動和培養。一個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他的成績雖然非常突出,不過他手下的工作人員卻因能力不足工作開展困難。因為這種成績的差異,還影響了團隊的團結,很多人因此鬧意見。結果是,整體的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弱。
這兩個分公司的經理如同兩種不同類型的領導,最終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結果。其中,甲分公司經理的做法更符合“帥”的角色——雖然個人能力不是很突出,但重視與下屬分享自己的經驗與技術,重視提高下屬的能力,進而強化下屬的執行力。
不要忘了,逼著下屬做一件他不知道怎麼做的事情,也就是完成不了的事,你的執行力再強,也起不到效果。有句話不是說嘛:“隻會待在指揮部裏,聽取最後戰報的上司,執行後的結果往往不會遂他的願,最後他聽到的也常常是——壞消息。”
事實上,領導者指導意識的有無、指導能力的高低,將決定著最終的執行力強弱,“指導力”已經成為領導者自己的“執行力”!所以,你要想成為一名將才,從現在起,在關注下屬執行力的同時,也請發揮自己的“指導力”吧!換句話說:你不指導,誰來指導?!
要做到有效的指導,其實很簡單:你所要求下屬執行的那些目標,要和他們講清楚,讓他們做到心中有數;在執行前,要結合他們的實際情況,和他們一起討論具體執行的方法;在執行中,要及時進行動態的監管,並提供及時的指導;當下屬執行不力時,不要無奈地批評說“執行力太差”,要多給予可行的建議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