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繼位當年(公元前659年),就親自帶兵討伐茅津(今山西芮城東)的戎人,開始了擴張疆土的事業。秦穆公娶晉太子申生的姊姊穆姬為妻。穆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晉獻公滅虞,俘虜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就將他們作為穆姬的媵人(隨嫁的人)陪嫁到秦國。百裏奚不願忍受奴隸的生活,逃到宛(今河南南陽),被楚國人捉去。
秦穆公胸懷大誌,卻苦於無賢才輔佐。有人告訴他,穆姬媵人百裏奚是不可多得的人材,他喜出望外,急忙去請,卻得知百裏奚已經逃到楚國。秦穆公願以重金贖回百裏奚,又怕楚人不給。於是派使者到楚,說:“秦國的媵奴百裏奚逃到貴國,請允許我方用五張公羊皮將他贖回。”楚國一看此人如此不值錢,也就答應了秦的要求。當七十餘歲的百裏奚被押回秦國時,秦穆公親自為他打開桎梏,與他商談國事,兩人一直談了三天,穆公十分高興,以百裏奚為國相。由於百裏奚是用五張公羊皮贖回來的,所以人稱其為“五羖大夫”。百裏奚又向秦穆公推薦了他的朋友蹇叔,秦穆公於是用很重的禮品,將蹇叔請來秦國,任命他為上大夫。
秦國要發展,首當其衝的是其東鄰晉國。在百裏奚和蹇叔的輔佐下,秦穆公將注意力集中於晉。但其時晉國國君晉文公雄才大略,晉國國勢正強,成為一時霸主。
秦穆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28年)冬,晉文公死。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春,秦軍東去征鄭,經過成周北門時,車左、車右都脫去頭盔下車致敬,隨即跳上車去的有三百輛戰車的將士。王孫滿看了以後說:“秦軍輕挑而無禮,一定會失敗!”秦軍經過滑國時,鄭國的商人弦高正販了牛準備到周去賣,見秦軍,就將所帶的十二頭牛全部迭給秦軍,說:“聽說大國將要誅滅鄭,鄭君已經作好迎戰的準備,派我先迭十二頭牛犒勞貴軍士卒。”秦軍三位將軍商量道:“鄭國已經知道我軍要去襲擊,去了也沒有用。”於是滅了滑國,往回撤兵。滑是晉國的同姓之國。當時,晉文公還沒有下葬。太子襄公憤怒地說:“秦國欺侮我喪父,乘機攻滅我的同姓之國。”於是,將喪服染成黑色,出兵在崤山阻擊,大敗秦軍。
三十四年(公元前626年),秦穆公又派孟明視等帶兵東向,與晉軍戰於彭衙(今陝西白水東北),秦軍再次失敗。兩次較量,秦東進的路被晉牢牢地扼住,隻得轉而向西發展。
當時,在今陝甘寧一帶,生活著許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國,他們生產落後,披發衣皮,各有君長,不相統一。他們常常突襲秦的邊地,搶掠糧食、牲畜,擄奪子女,給秦人造成很大的苦難。秦穆公向西發展,采取了比較謹慎的策略,先強後弱,次第征服。當時,西戎諸部落中較強的是綿諸(在今甘肅天水市東)、義渠(在今甘肅寧縣北)和大荔(今陝西大荔東)。其中,綿諸有王,住地在秦的故土附近,與秦疆土相接。正好,綿諸王聽說秦穆公賢能,派由餘出使秦國。秦穆公隆重接待由餘,向他展示秦國壯麗的宮室和豐裕的積儲,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勢。又用內史廖的策略,挽留由餘在秦居住。同時,給綿諸王送去女樂二八。動聽美妙的秦國音樂舞蹈,使戎王大享眼耳之福。他終日飲酒享樂,不理政事,國內大批牛馬死亡,也不加過問。等到綿諸國內政事一塌糊塗,秦穆公這才讓由餘回國。由餘的勸諫,受到戎王的拒絕。在秦人的規勸下,由餘終於歸向秦國。秦穆公以賓客之禮接待由餘,和他討論統一西方戎族的策略。
穆公三十六年(公元前624年),秦穆公親自率兵討伐晉國,渡過黃河以後,將渡船全部焚毀,表示誓死克敵的決心。秦軍奪得王官(今山西聞喜西)和郊。晉軍不敢出戰,秦軍從茅津渡過黃河,到南岸崤地,在當年的戰場為戰死的將士堆土樹立標記,然後回國。三十七年(公元前623年),秦軍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綿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綿諸王。秦穆公乘勝前進,二十多個戎狄小國先後歸服了秦國。秦國辟地千裏,國界南至秦嶺,東到黃河,獨霸西方,史稱“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過帶了金鼓送給秦穆公,以表示祝賀。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國都起,至公元前403年晉國一分為三,整個東周時期共373年。在這373年裏,恰好可以分為兩段。公元前584年晉使訪吳,這個事件可以看作是東周的一個轉折點,前期是齊、晉等中原大國與南方的楚國爭奪天下霸主之位。晉使訪楚促使了吳國的興起,從那時起,原本處於當時的偏遠之地的楚、吳、越等國就站到了曆史的聚光燈下,演出了一幕幕精彩絕倫的興亡大戲。
這其中,有大國楚的君臣享樂,朝政荒唐,可謂“亂由內生”;有小國吳、越君臣的勵精圖治、臥薪嚐膽;有盡顯《孫子兵法》戰爭智慧的吳、楚之戰;有伍子胥家破人亡,顛沛流離,最終率兵攻破楚都,鞭楚王屍以報殺父之仇的傳奇經曆……一幕幕曆史篇章讓人目不暇接。
而參與其中的一位位曆史人物更是讓人驚歎,有被稱為兵聖,影響至深的軍事家孫武;有被司馬遷稱道的,舍身以報知己的兩大刺客專諸、要離;有千古流傳的美人西施;有稱霸一時的吳王夫差;有隱忍執著的越王勾踐;有功成身退的大夫範蠡……他們的故事曆經千年仍然光彩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