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吳越英雄榜 五、子貢——寥寥數子變天下棋局(2 / 3)

陳常聽完,臉色一變,勃然大怒說:“你認為困難的事情,是人家認為容易的;你認為容易的事情,是人家認為困難的。您用這些話來勸諫我,是什麼意思呢?”

於是子貢開始為陳常分析齊國的時局。子貢說:“我聽說,如果危機潛伏在朝廷內,就去攻打強國;如果危機存在於民間,就去攻打弱國。而您三次受封但三次沒有成功,這是因為大臣們在反對您。現在您又想攻下魯國來擴展齊國的領土、消滅魯國來增添自己的威勢,但您想錯了。這樣做隻會助長別人的勢力,您的功勞根本顯不出來。打下了魯國,國君會更加自信,眾位大臣也會更加放肆。那時候您再想去成就一番大事業,那就更難了。所以我說,您不如去攻打吳國。”子貢這番話是根據齊國的政治形勢作出的分析,他指出陳常剛剛控製齊國的權力,地位還不穩,齊國仍有一些勢力,現在如果攻打魯國,雖然會勝利,但隻能是讓齊王及大臣們得利,對陳常並沒有什麼好處;如果去攻打吳國,肯定要消耗大量國力,但反對陳常的大臣們也會損失慘重,陳常反而在齊國的相對實力更強了,到時候孤力國君專製齊政的就隻有你陳常了。“伐吳不勝,民人外死,大臣內空,是君上無強臣之敵,下無民人之過,孤主製齊者唯君也”。

陳常說:“好!但盡管這樣,我的軍隊已在魯國的城牆之下了。如果我離開魯國而開往吳國,大臣就會對我起疑心,對此我應該怎麼辦呢?”

子貢說:“您隻要按兵不動,請讓我替您到南方去拜見吳見,我能夠請他救援魯國而攻打齊國,您就有機會率齊軍去迎擊吳軍了。”陳常同意了。

魯國的生死存亡,就這樣因為子貢的一席話頃刻間發生了由生到死的逆轉。

子貢又來到吳國拜見吳王夫差。子貢知道,在打敗了強大的楚國後,又鎮伏了領國越國,現在的吳國正處於上升這勢,此時吳王夫差心裏念念不忘的就是如何能爭霸中原。所以子貢開門見山地對吳王說:“我聽說,一個行王道的國君是不會讓諸侯屬國被人滅亡。一個霸主也不會容許天下有另外的強敵出現。雖然天平的兩端是千鈞(鈞,古代重量單位,一鈞等於三十斤)對峙,就算加上一個錢幣也會破壞平衡。現在擁有萬輛兵車的齊國要把小國魯國中為己有,以此來和吳國競爭。我為您感到擔憂。援救魯國,可以贏得美名;討伐齊國,有極大的好處。名義上是保存了魯國,實際上是折損了強暴的齊國又威懾了強大的晉國。這樣大王就不應該再猶豫不決了。”

吳王夫差說:“好。但盡管如此。我曾經和越國交戰,迫使越王躲在會稽山上,並到吳國來當奴仆,我沒有殺他。越王是賢能的君主,他刻苦耐勞,夜以繼日,在國內整治政務,在國外交結諸侯,他一定會有報複我的念頭。你等我打下了越國後再照你的話去作吧。”

子貢說:“不行。越國勢力不如魯國強大,吳國強大也比不上齊國。如果大王按照自己的想法先去攻打越國,那麼到時候齊國也就占領了魯國。況且為了畏懼小小的越國而不敢和齊國作戰,是不勇敢的表現;看到小小的好處而忘了重大的危害,是不明智的行為。如果您真的擔心越國的話,請讓我到東邊去見越王,讓他派軍隊隨您一同行動。”

子貢於是趕往越國。得到消息的越王勾踐命人打掃郊外的道路迎接子貢,並親自到賓館會見子貢,說:“此蠻夷之國,大夫怎麼會屈尊光臨這裏呢?”子貢說:“我勸說吳王伐齊救魯,吳王已經動心,但是顧慮你越國,所以想打下越國後再出兵伐齊。”緊接著子貢告誡勾踐,說:“如果沒有報仇之心而引起別人的疑心,是愚蠢的;如果有報仇之心而被對方警覺,則會給自己帶來凶險;事情還沒有啟動就已經讓人知曉,那就危險了。”越王聽了磕頭至地,拜了幾拜說:“我曾經不自量力,想和吳國決一死戰,結果弄到了現在這般田地,這種痛苦真是痛入骨髓。我日夜不休地修養生聚,操勞國事,就是想和吳王拚個生死,這是我唯一的願望。”勾踐接著請子貢為自己出謀劃策。子貢便指出:“吳王為人猛暴,國家頻繁征戰,國力疲乏,士兵厭戰,民怨沸騰,大臣離心。忠臣伍子胥因進諫被殺,現在國政由佞臣伯嚭治理,他隻會討好吳王來謀取他自己的私利,卻是吳國的大害。如果你真能派兵去協助吳王,來刺激他的好戰;用重金和寶物孝敬他,來滿足他的貪欲;用恭敬的言語和禮儀尊崇他,來順應他的虛榮;那麼此次吳王一定會伐齊。吳國伐齊,無論勝敗都會對越國有利。吳敗則會大大削弱,勝則會威脅晉國,妄圖稱霸中原。這時我願意出使晉國,讓晉國配合越國攻打吳國。到時候,吳國的精銳已經在齊折損大半,主力又被晉國牽製在北方,大王就可以趁機去攻打吳國。那才是真正的決勝之機啊。”越王聽後十分感謝,拿出大量的財物贈送給子貢,子貢謝絕了。

接著子貢又返回吳國,對吳王說越王十分恐慌,並一再表白感謝吳王的寬宏大量,保全了祖先的宗廟,勾踐對吳王忠心耿耿,絕不會再與吳國打仗。幾天之後,越國的大夫文種來到吳國,表示越王願意親自帶領全國的士兵,“士卒三千人”,隨同吳王一起征計齊國。文種還隨行帶來了一些上等的兵器進獻吳王。吳王夫差十分高興,問子貢怎麼辦,子貢說,“不可。帶走了人家的軍隊,耗空了人家的國力,再讓人家的國君跟著出征,這絕非仁義之舉。”子貢建議吳王隻收下兵器、軍隊,不要讓勾踐隨同。吳王聽從了子貢的話。於是吳王夫差發動全國“九郡”的兵力去計伐齊國。

至此,當時諸侯國的勢力均衡狀態已經被子貢天才的外交謀略徹底打破。但是,子貢還要將形勢引領到更深的層次。

子貢離開吳國後,又馬不停蹄地趕往晉國,他要安排好下麵的布局。拜見晉君後,子貢告訴晉君,如果吳國戰勝齊國,必將威脅到晉國。晉國立刻變得很緊張,隨即開始戰爭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