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掌握理財的基本知識
實際上,孩子4歲之後對於一些事物的理解能力已經比較強了,此時媽媽們應幫助他掌握理財的基本知識,比如消費、儲蓄、給予等,並讓他進行實踐操作,這是培養孩子經濟意識和理財能力的最好時機。這種能力的培養越早,孩子就會變得越聰明。一般家庭的媽媽們可以教孩子將壓歲錢和平時的零花錢分別存在兩個賬戶中,並告訴他如何使用;具備投資能力的媽媽們在孩子4~7歲期間,可以鼓勵他參與某些家庭投資,比如將壓歲錢拿出來放入爸爸的賬戶中,使錢生錢。
相關專家表示,自孩子小時就有意識培養他的理財能力,指導他熟悉和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識與工具,對孩子盡早形成獨立生活能力和智力的開發與發展都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帶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參觀
爸爸媽媽們每天頂著晨曦出門,披著星月回家,每到月初,都會如數地拿回工資,這讓孩子感覺上班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掙錢也不難,因此會將目光聚集在金錢上,而忽略掉爸爸媽媽們在工作中的辛勞付出。為了讓孩子正確地認識到爸爸媽媽們的辛苦,無論他年齡有多大,最好找個機會,帶他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去看看。
一天,添添對媽媽說:“我很多同學都有電動車了,才不到2000塊錢,你也給我買一輛吧,要不我總騎那老土的自行車,太沒有麵子了。”媽媽感到十分驚詫,她每月的工資才隻有1500元左右,可在兒子口中,錢就像白給的一樣,於是她決定帶兒子到自己打工的地方去看看,讓他感受一下掙錢的辛苦。
添添的媽媽在一個工廠車間工作,勞動強度很大,環境也很不好,每天工作十分忙碌。一天,媽媽帶添添在車間待了一個下午,下班的時候,媽媽發現添添眼眶裏含滿了淚水,媽媽問他怎麼了,添添說:“過去我太不懂事了,媽媽掙錢那麼辛苦,以後我不會亂要東西了。”
媽媽們隻有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爸爸媽媽工作的艱辛,孩子才會明白金錢的來之不易,才會懂得自己衣食住行所用的錢是從何而來,這種切身體驗會比枯燥地說教強似百倍。正如有位哲人曾說:“要讓孩子知道,你付出了代價,才擁有了現在的生活。”
☆讓孩子知道金錢來之不易
當孩子中意一件東西,而且這件東西對他的學習或生活有利的時候,隻要能買得起,很多家長都會毫不猶豫地慷慨解囊。實際上,無論孩子想要什麼,隻要價格比較昂貴,我們都應該讓他了解到金錢的來之不易。
一次,蒙蒙到鄰居家玩,看到鄰居菲菲的鋼琴非常漂亮,蒙蒙也想要,於是整天纏著媽媽要買鋼琴。媽媽也想讓兒子學鋼琴,但是擔心他因為得到得太容易,而不去努力,於是告訴他:“孩子,鋼琴太貴了,需要好多好多錢,媽媽要認真地工作一段時間,把錢攢夠了才能給你買,你要等一等。”他們商定了以一年為期,在這一年中,媽媽為蒙蒙在少年宮報了鋼琴學習班,為了得到屬於自己的鋼琴,蒙蒙每個周末都興致勃勃地去參加練習,而且十分用功。
一年後,蒙蒙讓媽媽兌現承諾,媽媽從銀行取出了錢,並告訴他:“這是媽媽用了一年時間省吃儉用存下來的錢,現在咱們去把鋼琴買回來。”終於如願以償的蒙蒙十分珍惜這架來之不易的鋼琴,他不僅十分愛護鋼琴,更加用心地練習彈奏,而且還理解了鋼琴的價值。因為他深深體會到,這是媽媽辛苦工作很長時間才換來的。這讓他不僅懂得了珍惜,更學會了尊重他人的勞動果實。
蒙蒙媽媽的做法可謂明智,她用這樣的方法讓孩子懂得錢財的來之不易,從而讓孩子更加珍惜自己用辛勤勞動換來的鋼琴,並用功學習。
快樂教子課堂
讓孩子認識錢財並具備一定的理財能力,是事關其一生的一項基本才能,更是直接關係到孩子一生幸福與發展的重要能力。兒童行為學家的研究表明,孩子在5~10歲之間,是培養理財能力的關鍵期,假如此時可以及時培養,那麼孩子將在未來理財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