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作家在其成名前曾有一段時間陪伴丈夫駐紮在沙漠的陸軍基地裏。由於丈夫經常到沙漠裏去演習,好久都不回來,女作家經常是一個人待在基地的小鐵皮房裏。沙漠裏的天氣熱得受不了,而且她遠離親人,身邊隻有兩名不會說英語的外國人,因此她感到很無聊、很難過。
於是,她就給自己的媽媽寫信,向媽媽抱怨自己這裏生活的糟糕狀況,並表示要不顧一切回家去。
不久之後,她收到了母親的回信,打開一看,信的內容居然隻有兩行字:兩個人從牢中的鐵窗望出去,一個看到泥土,一個卻看到了星星!正是這句話,讓她永遠銘刻在心,也正是這句話,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
女作家反複讀母親的來信,讀著讀著忽然覺得非常慚愧,於是決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
從此之後,她不再把自己困在小鐵皮房裏,而是主動走出家門,開始和當地人交朋友。對於她的這一巨大改變,人們大為驚訝。
當然,人們也都對她非常友好。當發現她對他們當地的紡織、陶器等感興趣時,他們就把自己最喜歡但舍不得賣給觀光客人的紡織品和陶器送給了她。此外,這位女作家還認真研究那些漂亮的仙人掌和各種沙漠植物,而且還學習了大量有關土撥鼠的知識。有的時候,她還會坐在石頭上,靜靜地觀看沙漠中的日落……一切竟然那麼美妙而溫暖。
毋庸置疑,正是母親信中的那句“兩個人從牢中的鐵窗望出去,一個看到泥土,一個卻看到了星星”這句話讓女作家的心態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其實,僅僅是一念之差,就讓這位女作家原先認為惡劣的生活環境變為一生中最有意義的冒險。
當充分感受到自己眼前的這個新世界後,女作家興奮不已,為此寫下了《快樂的城堡》一書。這時候,她知道自己終於從“牢房”裏看到了星星。
從某種意義上講,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什麼樣的孩子更容易快樂呢?當然是那些性格樂觀的孩子更容易快樂。不僅如此,樂觀的孩子長大以後不僅自信豁達,事業較易獲得成功,身體還較為健康。因此,媽媽們要注意孩子的日常情緒,通過培養孩子的樂觀個性,養成孩子自信豁達等成才素質。
相信有不少讀者朋友都通過網絡或者書籍等知道這樣一個故事。
一對生長在美國的兄弟倆,一個非常樂觀,另一個卻非常悲觀。他們的爸爸媽媽希望兩個兒子能夠“中和”一下,樂觀的別太樂觀,悲觀的也別太悲觀。於是,他們讓那個樂觀的孩子進到一個放滿了馬糞的房間裏,而讓那個悲觀的孩子進到一個到處都是漂亮玩具的房間裏。
過了兩個小時,他們走進悲觀孩子的房間,發現他坐在一個小角落裏,哭哭啼啼地抽噎著。原來他一不小心弄壞了玩具,擔心受到爸爸媽媽的責罵而哭個不停。
接著,這對父母又走進樂觀孩子待的房間,令他們驚訝的是,這個孩子正在興奮地用一把小鏟子挖著馬糞,把散亂的馬糞鏟得幹幹淨淨。
當看到爸爸媽媽進來,他居然高興地叫著:“爸爸媽媽,你們看,這裏有這麼多的馬糞,附近肯定會有漂亮的馬匹,我要為它清理出一塊幹淨的地方來,它一定會感激我的,哈哈!”
事實上,這個樂觀的孩子就是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裏根,他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報童到好萊塢明星,再到州長,直至當上了美國總統。這中間,不能不說是樂觀的性格在起著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