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感恩,人才會快樂(1 / 1)

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也不失為一種處世哲學。然而遺憾的是,當前感恩情懷對某些人來說,已經變成一種陌生的感覺了。大人如此,孩子們更是如此,不經意間,我們的孩子已經逐漸喪失了感恩的心態,甚至不知道什麼是感恩,如何感恩了,這一點值得媽媽們深思。

一個不懂得感恩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民族,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也很難有美好的未來。感恩心態要從小培養,作為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對身邊的人、周圍的事物的感受能力;同時,還要教育孩子懂得去回報那些幫助自己的人。

網絡上曾經轉載過一個這樣的故事。

一位歸國老華僑自願資助一些貧困學生。他得到需要資助的學生名單後,從中選取了一些,然後給每人寄去了一本書,並留下自己的聯係地址、電子信箱和電話號碼。

老人的兒女對父親的做法很不理解,認為他“太小氣”,隻送給學生一本書,算什麼資助。而以他的能力來講,完全可以讚助學費和生活費。對此,老人笑而不語,而是一直在家裏等待著那些學生的回音。終於,有一天,一位收到書的學生給他寄來祝賀節日的卡片。這是唯一一個與老人聯係的學生,老人高興極了,馬上給這位同學彙出了一筆助學資金,同時老人宣布放棄對那些沒有反饋消息給他的學生的資助。

此時,老人的兒女們才恍然大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他是在用特有的方式告訴那些孩子“不懂得感恩的人不值得資助,也不應該得到資助”的道理。

或許我們通過這個故事能感受到,現在懂得感恩的孩子越來越少了。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令人遺憾而無奈的事實。究其原因,大致可歸為這樣幾點:首先,你無微不至大包大攬的教育行為抹殺了孩子的感恩之心。其次,媽媽與孩子之間的溝通的缺失,也是孩子喪失感恩之心的重要原因。孩子們因為缺乏對爸爸媽媽的深入理解,而難以深切地體會到他們的艱辛,自然就心安理得地成為索取一族了。再次,當前的價值取向有問題,喪失了價值取向,或者說喪失了明確的價值觀,是孩子們喪失感恩之心的又一原因。

豈不知,其內心才會豐盈純美。所以,不管客觀環境如何,也不管曾經的教育正確與否,那麼從現在開始,學會讓孩子擁有一顆感恩之心吧。

☆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做懂得感恩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此,在生活當中,做媽媽的,首先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你首先要懂得,並且切實地來孝順自己的媽媽,尊敬長輩,關心孩子,幫助他人……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女兒學會尊敬師長、愛護公物、關心集體、樂於助人、熱愛勞動。獨立做事,幫助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孝敬長輩,回饋別人對自己的恩德。這樣,日子久了,孩子也會一點點地成長為一個有愛心的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巧用“移情”法,讓孩子感受到他人的情感

孩子隻有懂得感受他人的情感,才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為此,你可采取一些“移情”的方式讓孩子擁有一顆柔軟的心。比如,當發現孩子因為情緒不好而動手拍打他的玩具熊時,你可以對他說:“打玩具熊,玩具熊會疼的,所以不要打它了,好嗎?如果它感受到你是個喜歡打人的孩子,那以後可能就不喜歡你了。”通過這樣“移情”法,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心,也讓他能體會到別人的感受。

☆利用節日,給孩子創造感恩的時機

每年都有很多節日,而我們的傳統中,多數節日都有晚輩孝敬長輩,問候長輩的禮節。所以,你不妨利用一些節日的機會,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可以事先跟孩子說:“兒童節是寶寶的節日,爸爸媽媽都給了寶寶禮物。馬上就要到母親節了,你想送給媽媽什麼禮物,讓媽媽高興一下呢?”接下來,你可幫助孩子一起動手做一份“專屬母親節禮物”。當收到禮物時,不要忘了對孩子的這份心意表示真誠的感謝。相信孩子會從被感謝中獲得快樂,也就更願意去關愛別人。

☆借用對比,讓孩子關心不幸的人

很多大城市長大的孩子,往往不知道什麼是貧困,什麼是缺衣少食。你可在孩子沉浸在幸福中時,通過巧妙的方式告訴他:“有些地方的一些和你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他們現在連飯都吃不上,玩具也沒有。”這會讓孩子知道,世界上不隻有幸福和甜蜜,也有痛苦和不幸。同時,媽媽們還要時常整理一些孩子的衣物、玩具、書本等捐贈給需要幫助的人。孩子會從這些對比中,體會到自己的幸福生活,會因此而產生感恩情愫。

快樂教子課堂

感恩實際上就是一種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一種表達。它是在生活中點點滴滴慢慢養成的一種心態。當孩子學會了感恩,他就懂得了生活,懂得珍惜美好的生活。當珍惜別人為自己付出的情感,他就能更好地融入現實生活,開始自己的獨立人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