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國,成都王司馬穎之封國。
武帝八年,冊封其子穎為成都王,以蜀郡、廣漢、犍為、汶山十萬戶為王國,易蜀郡太守號為成都內史。
成都一名頗有些來曆。
據史料記載,當年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
在古蜀語中,蜀都與成都二字的發音相近,而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即為蜀國終了的都邑,又或者說是蜀國最後的都邑。
久而久之,蜀都也便被稱之為成都。
成都城始建於秦時,秦國兼並蜀國後,設蜀郡於成都,命張儀、司馬錯築太城,次年,張儀在太城以西又築少城。
其後的朝代更替中,成都城雖有破損,卻也經過幾番的修繕與擴建,方有了今日的規模。
永興三年,流民帥李雄在當地大族範長生的擁戴下,於成都建國稱帝,國號“大成”。
故此,成都王司馬穎的封國成為了李雄的帝都,再也無法回到自己的封地了。
範長生,涪陵丹興人,天師道教主,大成國丞相。
範長生的原籍雖為涪陵丹興,但範氏在蜀中居住已有百年,不僅有土地,有千餘家部曲,更因範長生為天師道教主,與蜀中的教眾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正因如此,大成帝李雄憑借範長生的名望,得到了蜀郡大族的支持,同時也緩和了六郡的流民與蜀中百姓間的矛盾,為其建國打下了較為穩固的基礎。
青城山,上清洞。
上清洞是一個天然的溶洞,位於卦口山的山腰處,深藏在古木參天的密林中,相傳為曆代天師羽化之所。
上清洞的主洞長約三四百米,支岔洞則交錯縱橫,曲折迂回,緩慢地向上延伸,其長度無法丈量。
另外,洞內冬暖夏涼,鍾乳石山遍布,奇岩怪石叢生,清泉潺潺,碧潭粼粼,宛如一座神仙洞府。
此刻,寬敞的主洞內,銀絲白袍的天師張椒正盤膝坐於問天台處,望向身前也同樣盤膝打坐的教主範長生。
“延久,那李家小兒治民可有良謀。”張椒語氣輕緩地問了一句。
亦是近百歲的範長生笑著搖了搖頭,輕聲回道:“師尊,倒也談不上有何良策,他不過是在遵行弟子之言罷了,卻也隻是做到了皮毛。”
李雄稱帝之後,拜範長生為丞相,國中大小事務皆征詢範長生的意見,範長生所說之言,無不遵從,甚是恭敬。
“清心寡欲,敬天愛民,休養生息,薄賦興教,切莫窮兵黷武”
這是範長生教誨李雄的立國之本,也是大成國能否興盛的關鍵。李雄雖也在極力執行,卻因兵伐之事無常,在實施上多少還是有些偏離。
“所謂夫天道無親,恒與善人,而天行亦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張椒頷首,笑著繼續道:“夫天但可順,不可逆也,因其可利而利之,令人興矣,逆之令人衰,失天心意亡矣,順其天意吧!”
範長生有所悟地點了點頭,繼而又開口問道:“師尊,那個梁州的李峻應該過幾日就會收到消息,您想要在哪裏見他?”
張椒笑道:“等他到了成都城,你還是帶他到這裏吧,這個李家小子很有意思,若是見到我這修煉之所,定是又要大感驚奇,或許還會順走我的瓷器與香茶呢!”
說罷,老人笑了起來,範長生也是隨之笑了起來。
走出上清洞,範長生不禁停下了腳步,轉身回望向洞口。
他想不通師尊為何會如此在意那個李峻,而且似乎對李峻抱有百般的好感。時至今日,大成帝李雄數次請求想要拜見師尊,卻都被師尊無情地拒絕。
然而,師尊為了能讓李峻來青城山相聚,竟然如同戲鬧般地使出計謀,這真是讓同為老人的範長生大為不解。
其實,範長生也知曉李雄想要見天師的企圖。
範家在蜀郡是有名望,範長生也在蜀地萬千教眾的心裏有著極高的威信,但這些還是無法與天師張椒相比。
在教眾與百姓的心中,天師張椒便是神仙,他的每一句話都是法旨,無人不遵守,無人敢違抗。這股力量是巨大的,足可以抵下整個川蜀的萬千兵馬。
★★★
梁州,漢中郡。
王瑚迎娶回了穆仙兒,在南鄭城中大擺筵宴,梁州乃至雍秦兩州的官員將領皆來道賀,大家又是好喝了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