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水小品 2.隔岸溪,一帶滌蕩千年的練(1 / 1)

第一章 山水小品 2.隔岸溪,一帶滌蕩千年的練

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橫臥著一座南雁蕩山脈,它的東翼有一個地方名叫“水頭”,這水頭是一個三麵環山的閉塞小集鎮,整個鎮子上的人很像坐在一把太師椅上,頭枕著蒲山,麵朝著鼇江。鎮子上的人祖祖輩輩在椅圈內生活著,不過這付椅圈老天爺張得並不大溜圓,倒像一張東西走向擺放的讀書桌,東端挨著麻步,西首挨著山門。這個鎮子有兩條路同山外的世界相連,一條是官道,在鎮子北首,路麵上滿是碎石子;一條是商路,在鎮子南首,路麵上經年是清冽冽的水,鎮子上的人都叫它“隔岸溪”。

隔岸溪的水來自鳳臥、順溪、青街、懷溪,溪麵寬約十五丈,溪床是雞蛋大小的卵石和細綿綿的黃沙子。靜靜的溪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溪中遊魚曆曆可數。溪的南岸是整片整片的茶園、竹林、柑樹林、甘蔗林,還有兩座石亭子,一座水碓。溪的北岸是民房,鎮子上的人依水蓋房,房多木構,一半著陸,一半臨水,站在南岸看北岸,隱隱約約的,這些房子有點像湘西的吊腳樓,從上街到中街到新街,呈弧形一字排開,宛如一條臥波長龍。近水人家,無論大人還是小孩,個個都是鳧水好手。夏天,挨家各戶的小孩子,個個光著屁股,或者從後屋蹚著下水,或者直接從自家陽台“嗖”地紮入水中,那姿勢相當優美,有點鷺鷥點魚的味道,孩子們在溪中嬉水,很像大人們飯後散步,從容閑適,孩子們不怕嗆水,也不怕玩到高興處吞水入肚,隻是因為這溪水是鮮活的,水中有順溪的竹葉青味,蠻解渴的樣子。鎮子上的人知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臨水人家,家裏來了客人,大人自然使喚老大下溪網魚,老二掏蟹摸沙螺,三下五除二,魚鮮上桌了。一家老小,吃著魚鮮,默默地,一切總那樣自然而然,住在吊腳樓裏的人,菜藍子一半係在溪裏,每個日子都在這種理所當然的狀態裏過去了。

隔岸溪是鼇江的上遊,溪水時有漲落,由於那年那月財力不濟,一條溪水沒能架一座橋,隻有埠頭殿、南門碓、油車廠三條碇步,貫通南北兩岸。鎮子上的人要到南岸勞作或采摘,必走碇步,若到南湖尋親訪友,也要跨過碇步,繞河頭,經通腳嶺,折入湖心盆地。隔岸溪的東西兩頭可是敞開的,那來自青街、順溪的木頭、柴草,還有竹編生活用具,都在礬岩橋下彙合,然後裝上一張張竹排,長龍似的隊列,迎著晨曦,在崇山峻嶺間,順水東漂五十裏,最後披著滿身的雲霧,一頭紮入天成灣。東路來的“突突”的機蓬船,裹著濃重的魚腥味兒,匆匆駛進埠頭殿下,有說溫州話的,有說蠻話的,有說普通話的,很快融入了中街的人流中,整條街頓時顯得人頭攢動,熱鬧起來了……

每當暮色四合時,吊腳樓裏的燈光次第亮起來了,這時,站在北岸看溪水,波光粼粼的,仿佛點點星光綴在天幕上,煞是縹緲,那景象絕不遜於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夜深了,鎮上的人都枕著溪流入眠,那碇步上長夜未央的“嘩”、“嘩”聲,一如協奏曲,隔窗敲到明,自然,那鎮上土著的夢鄉裏,少不了水煙氤氳。隔岸溪的寧靜,常常都是竹篙點石聲給劃破的,而近水人家的幽夢,當是船工號子給攪擾的。

小鎮上的人對於隔岸溪的依賴,就像小孩依賴母親似的,難以割舍,一條溪,一座鎮子的情感淵藪。隔岸溪,是生於斯長於斯的水頭人,永遠無法釋懷的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