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95節
1993年,吳祖光說:我一點也不理解教授為什麼不可以去賣餡兒餅。
八屆政協會期間,我抽空去看冰心媽媽。走到她家那個二樓,就聽門裏好多人聲。正要按門鈴,門開了,出來兩三位婦女,我便乘虛而入。廳裏一屋子人,等著輪到他們。都是要冰心媽媽寫序、題字、當顧問什麼的。還要簽一份稿酬合同,商定是按1000字30元付,還是按版稅付。我說給冰心媽媽1000字30元這實在太低了。他們說也是沒辦法,這是按規定的最高稿酬。所以現在有的作家自己拍賣書稿,賣高價。於是說到作家下海。
他們走後,我才能靜靜地坐在冰心媽媽一邊。她要我喝水,我說我喝了很多水來的。她笑道:那麼要不要上廁所?說完她自己笑成一朵花。
我問冰心媽螞怎麼看拍賣。她搖搖頭,又搖搖頭,說寫作是情感抒發,是真情實感。說她不會拍賣她的稿件,否則等於連同她的名字也拍賣了。“錢多又不能帶走。”她笑了,“當然,也許人家會花錢,我不會花錢。”
作家下海已是一種客觀存在。索性再聽聽我們政協會文藝組裏高手們的高見。好在都住在京豐賓館。
王蒙:市場經濟的發展有利於克服行政命令和專製主義,比“左”好,比戴高帽子好。
吳冠中:金錢買不到自由,但自由可以被金錢賣。金錢買不到文明,文明也以被金錢賣掉。
謝晉:有一種說法,你是法人,就是下海。
丁聰:文藝家可以下海,公務員不能下海,否則就可能利用權勢。
吳祖光:我一點也不理解教授為什麼不可以去賣餡餅。
馮驥才:對提倡和號召作家下海,我感到驚訝。選擇文學藝術,是信仰的選擇,不是利益的選擇。
賈平凹:不要說下海不好,也不要說不下海不好。不要一窩蜂。
張賢亮:沒有商品經濟的發展,平等競爭、自由民主,什麼也談不上。去年10月以來,我5個月辦了4個公司。寧夏最熱鬧的街,有我公司的兩塊電子屏幕。參與市場經濟,哪個作家也沒有我這麼投入。
談話間大馮進來笑他,張賢亮對我說了兩次還是三次:“我這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