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念經,還是由醒禪和尚領頭,別的和尚跟著,念得渾厚、綿熟、靜雅。
學生們躲在香案外麵,冷不丁地由女同學河英張口領唱,聲音清朗嬌嫩。其他都是男生,故意用穩重的聲調,配上去。這歌聲把和尚們嚇了一跳。
學生們唱的是: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
和尚們的念經停止了,廟裏隻剩下了學生的歌聲。
學生們唱完,聽到木魚邊上傳出一個聲音:“等一等!”
隨著聲音站起來的,是醒禪和尚。他問:“你們剛才唱的是什麼?”
孩子們以為要受訓誡了,囁嚅地背誦了一遍歌詞。
“來,到我的禪房裏來。”醒禪和尚說。
禪房很整潔,藏經箱成排壁立。醒禪和尚走到桌邊舉筆展紙,讓孩子們一句句再念一遍,他跟著寫。寫完,他自個兒咿唔了一陣,點頭說:“寫得好,是你們老師寫的?”
說著他打開桌上的錫罐,取出一些供果,分給孩子們吃。
第二天上學時轉告何老師,和尚稱讚她的歌寫得好。
何老師一聽就笑了,說:“我怎麼寫得出來?那是李叔同寫的。人家可是有名的音樂家。”
幾天之後,孩子們又來到廟裏,醒禪和尚知道了寫歌人的名字,便用毛筆寫下了那三個字:李叔同。
寫完,醒禪和尚嘀咕了一句:“這倒是與五磊寺的弘一法師重名。”他仰頭想了一會又笑了,“法師持戒森嚴,對於這種歌舞娛樂,他一聽就會掉頭離去。”
“弘一法師?‘弘一’兩個字怎麼寫?”孩子們覺得有責任把和尚的每句話,告訴何老師。
何老師聽了孩子們的轉述立即從椅子上站起身來,說:“咳,李叔同就是弘一法師!怎麼,他到了五磊寺?”
五磊寺離吳山廟不遠,卻隔著幾道山,一道山就是一個“磊”,翻過去太不容易。但是,五磊寺在佛教界地位很高,吳山廟隻是它的“下屬單位”,醒禪和尚常去。
趁暑假,何老師約著其他兩位女教師,由村裏一位大嬸陪著,兩個年長一點的學生跟著,辛辛苦苦地翻山越嶺,來到了五磊寺,隻想拜見弘一法師。但是,法師已經持杖遠行。老師們向五磊寺裏的和尚問法師的種種事情。和尚們笑的多,說的少。
回來的路上,三位老師越想越驚奇,越說越熱鬧。
“果然是他!我們的學生唱著他的歌去與和尚比賽,沒想到他自己做了和尚!”
“那麼精通現代的文化教育,怎麼回過頭去投向了佛教?”
“這是倒退,還是提升?”
“肯定是提升,隻是我們還太淺薄,悟不了。”
……
五
畢業時,路邊的小樹確實已經長大,但是還說不上林蔭道。
有四個學生要到縣城考中學,到小學裏來向老師們告別。他們沒有告訴老師,今天一早,幾位祖母已經領著他們到廟裏拜佛,和尚還為他們的遠行誦了三通經。
“讀了中學,我們一定會回來。”學生向老師保證。
“不要這樣保證。”何老師阻止,她笑著揚了揚手,說,“你看這村,這鄉,原來土匪橫行,幸虧有一批批外來人。和尚是外來的,尼姑是外來的,弘一法師是外來的,我們也是外來的。”
“來了還要走。”另一位女老師說著拍了一下何老師的肩,何老師立即臉紅了。後來才知道,何老師已經有了對象,在很遠的地方。當時她為了不讓那位女老師說穿,故意對著學生,把話往大裏說:“我教過你們孔子的話,君子懷德,小人懷土。不要太黏著鄉土。隻有來來去去,自己活了,地方也活了。”
正說著,吳山廟的鍾聲又響起了,和尚們誦經聲也響起了,悠揚而婉轉,低沉又綿長。
何老師聽了一笑,說:“好了,佛在說,動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