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2 / 3)

記得每進一個洞窟,我總是搶先走到年代標示牌前,快速地算出年齡,然後再恭敬地抬起頭來。

年齡最高的,已經一千六百多歲,在中國曆史上算是十六國時期的作品。壁畫上的菩薩還是西域神貌,甚至還能看出從印度起身時的樣子,深線粗畫,立體感強,還裸著上身,餘留著恒河岸邊的熱氣。另一些壁畫,描繪著在血腥苦難中甘於舍身的狠心,看上去有點恐怖,可以想見當時世間的苦難氣氛。

接下來應該是我非常向往的魏晉南北朝了:青褐的色澤依然渾厚,豪邁的筆觸如同劍戟。中原一帶有那麼多瀟灑的名士傲視著亂世,此時洞窟裏也開始出現放達之風,連菩薩也由粗短身材變得修長活潑。某些形象,一派秀骨清相,甚至有病態之美,似乎與中原名士們的趣味遙相呼應。

不少的場麵中出現了各種樂器,我叫不全它們的名字。

有很多年輕的女子衣帶飄飄地飛了起來,是飛天。她們預示出全方位舞動的趨勢,那是到了隋代。一個叫維摩詰的居士被頻頻描繪,讓人聯想到當時一些士族門閥企圖在佛教理想中提升自己。壁畫上已經找不到苦行,隻有華麗。連病態之美也消失了,肌膚變得日漸圓潤。那些雕塑略顯腿短頭大,馬背上的曆練,使他們氣定神閑。

整個畫麵出現了揚眉吐氣般的歡樂,那隻能是唐代。春風浩蕩,萬物蘇醒,連禽鳥都是舞者,連繁花都卷成了圖案。天堂和人間連在了一起,個個表情生動,筆筆都有創造。女性越來越占據主導地位,而且不管是菩薩還是供養人,都呈現出充分的女性美。由於自信,他們的神情反而更加恬靜、素淡和自然。畫中的佛教道場已經以淨土宗為主,啟示人們隻要念佛就能一起進入美好的淨土。連這種簡明的理想,也洋溢著隻有盛唐才有的輕快和樂觀。

唐代畫麵中的那些世間人物,不管是盔甲將軍、西域胡商,還是壯碩力士、都督夫人,都神采飛揚、炯炯有神。更難得的是,我在這些人物形象中分明看到了吳道子畫派的某種骨力,在背景山水中發現了李思訓、李昭道父子那一派的輝煌筆意。歡樂,就此走向了經典。走向了經典還在歡樂,一點也沒有裝腔作態。

除了壁畫,唐代的塑像更是風姿無限,不再清臒,不再呆板,連眉眼嘴角都洋溢著笑意,連衣褶薄襞都流瀉得像音樂一般。

唐代洞窟中的一切都不重複,也不刻板。我立即明白,真正的歡樂不可能重複,就像真正的人性容不得刻板。結果,唐代的歡樂誘發了長久的歡樂,唐代的人性貼合了永恒的人性,一切都融合得渾然一體。恍惚間,熱鬧的洞窟裏似乎什麼也沒有了,沒有畫,沒有雕塑,沒有年代,也沒有思考,一切都要蒸騰而去,但又哪裏也不想去,隻在這裏,在洞窟,在唐代,在吳道子筆下。

突然,精神一怔,我看到了一個異樣的作品,表現了一個盡孝報恩的故事。與一般同類故事不同,這個佛家弟子是要幫助流亡的父母完成複國事業。我心中立即產生一種猜測,便俯身去看年代標示牌——果然,創作於“安史之亂”之後。

“安史之亂”,像一條長鞭,嘩啦一聲把唐代劃成了兩半。敦煌因為唐軍東去討逆而被吐蕃攻陷,因此,壁畫中幫助流亡父母完成複國事業的內容,並非虛設。

悲壯的意誌刻在了洞壁上,悲慘的歲月卻刻在了大地上,赫赫唐代已經很難再回過神來。此後的洞窟,似乎一個個活氣全消。也有看上去比較熱鬧的場麵,但是,模仿的熱鬧隻能是單調。

在單調中,記得還有一個舞者背手反彈琵琶的姿態,讓我眼睛一亮。

再看下去,洞窟壁畫的內容越來越世俗,連佛教題材也變成了現實寫生,連天國道場也變成了家庭宅院,連教義演講也變成了說書人的故事會。當然這也不錯,頗有生活氣息,並讓我聯想到了中國戲劇史上的瓦舍和諸宮調。

唐宋之間,還算有一些呆滯的華麗;而到了宋代,則走向了一種冷漠的貧乏。對此,我很不甘心。宋代,那是一個讓中國人擁有蘇東坡、王安石、司馬光、朱熹、陸遊、李清照、辛棄疾的時代啊,在敦煌怎麼會是這樣?我想,這與河西走廊上大大小小的政權紛爭有關。在沒完沒了的輪番折騰中,文化之氣受阻,邊遠之地隻能消耗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