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這次考察歐洲,本來是想進一步為中華文明尋找對比坐標的。但是,歐洲果然太厲害了,每次踏入都會讓人迷醉。我隻知深一步、淺一步地往前走,處處都有感受,每天也寫了不少,卻忘了出行的目的。
在歐洲旅行,還可以在各地讀不少資料。我在佛羅倫薩讀美第奇,在布拉格讀哈維爾,在冰島讀《薩迦》,都讀得非常入迷。這一來,離中華文明就越來越遠了。
直到此刻,在北歐的夜行火車上,我才回過神來。這趟火車除了我們幾個人外,沒有別的乘客,我一個人占了一間設備齊全的臥室。車窗外是延綿不絕的雪原,而這雪原的名字又沒有在地圖上找到。路那麼長,夜那麼長,一種運動之中的巨大陌生,幾乎讓自己消失。我靜下心來,開始整理一路上與中華文明有對比關係的感受。
歐洲圖像太多,話題分散,很難簡明地歸納出與中華文明的邏輯對比。我隻能放棄概括,保留感性,回想一路上哪一些圖像具有對比價值。從行李裏抽出兩張紙來,寫了三十多個,覺得太多,刪來刪去,刪成了七個對比性圖像,那就是——
一行字母;
一片墓地;
一份圖表;
一座城堡;
一群閑人;
一塊巨石;
一麵藍旗。
二
先看那一行字母。
那行字母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M-E-D-I-C-I,在街邊、門牆、地上都有。這是美第奇家族的拚寫。
按照中國文化的習慣思維,一個有錢有勢的貴族門庭,大多是曆史前進的障礙,社會革命的對象。但是,美第奇家族讓我們吃驚了。
最簡單的事實是:如果沒有文藝複興,世界的現代是不可設想的;如果沒有佛羅倫薩,文藝複興是不可設想的;如果沒有美第奇家族,佛羅倫薩和文藝複興都是不可設想的。
美第奇家族在曆史的關鍵時刻營造了一個新文化的中心,把財富和權力作為彙聚人文主義藝術大師的背景,構成了一個既有挑戰性質,又有示範性質的強大存在。曆史,就在這種情況下大踏步地走出了中世紀。哐、哐、哐,腳步很重,腳印很深。但丁的麵模供奉在他們家裏,米開朗琪羅和達·芬奇的蹤跡處處可見,大衛的雕像驕傲地挺立著,人的光輝已開始照亮那一條條堅硬的小方塊石子鋪成的狹窄巷道。盡管當時的佛羅倫薩還沒有產生深刻的近代思想家,但這座城市卻為近代歐洲奠定了基石。
在中國的曆史轉型期,總是很難看到權力資源、財富資源和文化資源的良性集結。中國的社會改革者們更多地想到剝奪,這種剝奪即便包含正義,也容易使曆史轉型在搖擺晃蕩中降低了等級。
這中間,最關鍵的是文化資源。美第奇家族在這方麵做得特別出色,他們不是把文化創造的權力緊握在自己手上隨意布施,而是以最虔誠的態度去尋找真正的創造者。他們對於一代藝術家的發掘、培養、傳揚、保護,使新思想變得感性,使新時代變得美麗。
這座城市的市民長期追隨美第奇家族,而美第奇家族卻在追隨藝術大師,這兩度追隨,就完成了一次關及人類的集體提升。
中國的一次次進步和轉型,都容易流於急功近利,忽略了新的精神文化基礎的建立,還誤以為暫時犧牲文化是必要的代價。其實,社會轉型的成功關鍵,恰恰在於必須集中權力資源、財富資源和文化資源,一起開創一種新文化。
三
再看那一片墓地。
我說的是德國柏林費希特、黑格爾的墓地。其實,歐洲可供遊觀的學人墓地很多,隨之還有大量的故居、雕像,讓後人領略一個個智者的靈魂。
同樣是知識分子,德國的同行在整體上遠比中國同行純粹,並因純粹而走向宏偉。曆代中國文人哪怕是最優秀的,都與權力構架密切相連,即便是逃遁和叛逆,也是一種密切的反向聯結。因此,他們的“入世”言行,解構了獨立的文化思維;他們的“出世”言行,則表現出一種故意。直到今天,中國文人仍然在政客式的熱鬧和書蠹式的寂寥間徘徊,都帶有自欺欺人的虛假。
德國學者很少有這種情況,即使像歌德這樣在魏瑪做大官,也不影響《浮士德》的創作。黑格爾龐大的哲學架構和美學體係,更不可能是應時之作。他擔任柏林大學校長,算是一個不小的行政職務了,卻也堅守大學創始人威廉·馮·洪堡的宗旨,實行充分學術自由,不許官方行政幹涉。
比黑格爾的思維更加開闊的是康德,終身靜居鄉裏,思索著宇宙和人類的奧秘。
但是,即便這樣,康德也反對知識分子偽裝出拒絕社會、擺脫大眾的清高模樣。他以法國啟蒙主義者為例,提出了知識分子的行為標準:“勇於在一切公共領域運用理性。”這恰恰是中國知識分子的致命弱點。即便是我們尊敬的前輩知識分子,他們留給“公共領域”的精神財富也少而又少。
因此,中國知識分子的墓地和故居,也總是比較冷落。
當代歐洲知識分子的傑出典範,我認為是曾經當了十多年捷克總統的哈維爾。我在美麗的布拉格居然好幾天都把自己鎖在旅館裏,讀他近年來的著述。我把他的主要思想寫進了《哈維爾不後悔》一文的第四節,真希望有更多的中國讀者能仔細閱讀。
四
再說那一份圖表。
圖表在法國裏昂的一家博物館裏,列出了這座城市在十九世紀的創造和發明。我細細看了三遍,每一項,都直接推動了全人類的現代化步伐,從紡織機械到電影技術,多達十幾項。
這還僅僅是裏昂。擴而大之,整個法國會有多少?但我又看到,待到十九世紀結束,無論是法國的各級官員還是知識分子都沉痛反省:比之於美國和德國的創造發明,法國遠遠落後了!
正是這份圖表提醒我們,中國人再也不要躺在遙遠的“四大發明”上沾沾自喜了。
中國由於長期封閉,不僅基本上沒有參與人類近代文明的創造,而且對西方世界日新月異的創造態勢也知之甚少。結果,直到今天,組成現代生活各個側麵的主要部件,幾乎都不是中國人發明的。更刺心的是,我們的下一代並不能感受此間疼痛,仍在一些“國粹”中深深沉醉。這種情形,使文化保守主義愈演愈烈,嚴重阻礙了創新的步伐。
西方有一些學者對中國早期發明的高度評價,常常會被我們誤讀。因此,我在牛津大學時曾借英國李約瑟先生的著述《中國古代科技史》來提醒同胞:
但願中國讀者不要抽去他著作產生的環境,隻從他那裏尋找單向安慰,以為人類的進步全部籠罩在中國古代那幾項發明之下。須知就在他寫下這部書的同時,英國仍在不斷地創造第一。第一瓶青黴素,第一個電子管,第一部雷達,第一台計算機,第一台電視機……即便在最近,他們還相繼公布了第一例克隆羊和第一例試管嬰兒的消息。英國人在這樣的創造浪潮中居然把中國古代的發明創造整理得比中國人自己還要完整,實在是一種氣派。我們如果因此而沾沾自喜,反倒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