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1.這日子說來就來了
為了這組連載的總題目,讓我頗費了一番心思。
七年前那天,也就是2001年7月13日晚上,聽到薩馬蘭奇在莫斯科宣布2008年奧運會舉辦地為“北京”時,我和女兒一起衝到樓下,被人流裹到了笑語歡歌壅塞的天安門廣場。此伏彼起的汽車喇叭聲,如潮水湧動的歡呼者,漫天飛舞的小國旗和《號外》……一切都還曆曆如昨。沒想到,這日子說來就來了。
看著那些能為奧運幹點啥的人,真羨慕啊。備戰奧運的劉翔姚明們就不用說啦,比如何振梁魏紀中們,比如張藝謀張繼剛們……為了這日子的到來和為了到來的日子,奉獻了以及還在奉獻的人數不勝數。想想自己,真有點“廉頗老矣”的慚愧。且不說他們,麵對同行,我都很感愧疚,因為活躍在奧運領域的作家們也很多啊,我就剛剛主持了徐坤的長篇小說《八月狂想曲》和商澤軍的長詩《奧運中國》研討會,案頭又擺上了孫晶岩的長篇報告文學《五環旗下的中國》了。這些都是中國作家協會的重點扶持項目,我所能做的,大概也就是在這一重點扶持裏辟出“2008年北京奧運特選項目”,同時主持個論證會、研討會而已。用當下年輕人的一句時髦用語:“鬱悶啊!”
可以想見,忽接《北京晚報》編輯相邀,“請寫三十篇感受奧運短文連載”的欣慰。嗚呼,固然比不了當年劉長春帶上張學良資助的八千銀元隻身赴美參賽的悲壯,也比不了某位球員今兒說落選明兒又被撈進“國奧隊”的欣喜,我想自己“欣慰”一下總是可以的。大概類似於街頭掛彩旗、擺花壇的花匠,或者街道上巡邏的大爺大媽,不管貢獻多大,好歹也算“報國有門”,跟奧運沾上邊兒啦。
使命感是不可沒有的,可使命感太強,你也受不了。這“報國有門”的淩雲大誌,就鬧騰得我為找個詞兒來概括即將寫出的文字而五脊六獸。比如,叫“大碗茶”如何?文體適合,京味兒是有的,時代感缺如,讓人們想起了前門樓子、大柵欄、車。奧運會啊,您的文章若沒有時代氣息,就跟穿著馬褂靸鞋、盤著大辮子參加奧運開幕式差不多啦!那麼,叫“快飲吧”?蠻時尚吧?在國外旅行,時不時見到街上疾走著一位,端著帶蓋兒的塑料杯,杯中探出吸管來,大步流星中嘬上一口。朋友告之曰“快飲”,不知是真的,還是他從“快餐”套過來忽悠我。時代氣息是有了,地域特色又不足。思之想後,幹脆叫“陳記貼吧”算啦。
傳統與現代雜糅,中國與外國拚貼,不倫不類,正如我輩。隻是“貼吧”、“網吧”、“酒吧”之謂,多為年輕人時尚,於我這幾近花甲之身,有些滑稽。
且“老夫聊發少年狂”一回,奧運來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