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5.天通苑雕塑之爭(1 / 1)

第十節 5.天通苑雕塑之爭

薊縣農民雕塑家於慶成當全國政協委員時,曾和我同在一組。認識他之前,我已看過他的雕塑作品,那粗獷誇張的造型,風霜磨礪的質感,仿佛一下子濃縮了中國農民幾千年的命運史,讓人瞠目。相識後,他的質樸、直率,對藝術的執著和對生活的感受力,更令我欽佩,遂成莫逆之交。

政協會一散,見麵機會就少了。有一次我和幾位作家朋友到哈爾濱太陽島,忽見島上已建起“於慶成雕塑園”。更出乎我意料的是,同行詩人唐曉渡對於慶成雕塑的一路驚歎。他扼腕痛惜自己孤陋寡聞,怎麼不知道這麼偉大的雕塑家,又慶幸說隻因看到了這個雕塑園,這趟哈爾濱就算沒有白來。曉渡是很前衛的詩人和詩論家,他的讚歎使我感慨——看來不管崇尚先鋒還是傳統,隻要打動了心靈,好的藝術品就可能在一切真正的藝術家那裏得到由衷讚美。據我所知,曉渡回京後還寫了很長的文章,說於慶成“似乎是一把抓住了中國農民的精魂,將其注入他手下每一個男女老少,並喚醒我們記憶底版上的祖先原型……那極度誇張的表情和姿態,那超級寫實的細節,那似乎是從深處綻開的皴裂,無一不凸顯著大地內部生命洪流的偉力,不訴說著藝術之於大地的致命關聯”。他稱許於慶成雕塑“無可爭議的本土風骨和絕無滯礙的國際風格”,說自己毫不懷疑“麵對的是一位世界級大師的作品”。他感慨:“為什麼如此超絕的作品,竟迄今未曾進入理所當然的文化首善之都北京,在更大的公共空間中為更多的人們所分享?”

其實,曉渡的遺憾很快就被彌補了。最近我見到於慶成,得知在北京天通苑小區公園裏已建起一座“於慶成雕塑園”。建園之緣起和唐曉渡的“驚豔”如出一轍——順天通房地產開發集團的老總也是在太陽島上看到了於慶成的雕塑,以後就是到薊縣的專程拜訪,以後就是投資一千萬元的興建。於慶成還不無自豪地告訴我,在韓國,也為他建了個雕塑園,不日他將前往韓國出席開園儀式。

我們真是進入一個多元的、各持己見的審美時代了。我沒想到天通苑雕塑園建成後,會在網上引起熱議。7月15日晚,於慶成從薊縣來電,告訴我,網上的不同意見傳到北京市政府的有關領導那裏,領導批示要重視群眾意見,因此天通苑管委會決定搞一個關於天通苑雕塑的研討會,請我一定出席並發表意見。

第二天,會議氣氛甚好。主辦者請來了城市規劃界、雕塑界、民俗界諸多專家,還有天通苑的業主代表,大家先到實地看了於慶成的雕塑,隨後到會議室裏展開討論。

於慶成先在雕塑園裏介紹了自己的創作動因和藝術構思,座談會他回避了,為的是讓大家暢所欲言。同樣的理由,作為於慶成的朋友,我發完言,也主動離開了。事後我聽說會上討論熱烈,兩種觀點針鋒相對。據說,這次討論沒有結論,可能還會討論一次。

其實,藝術見解,千差萬別,要得出結論也難。以我之見,倒不見得一定要水落石出,有些作品,隻有經過曆史的檢驗才見分曉。埃菲爾鐵塔、悉尼歌劇院、布拉格電視塔乃至我們剛剛建好的國家大劇院,都曾議論紛紛何足怪哉。之所以說這事,是因為它讓我感動。它體現的,是一種藝術民主的工作方式。在這裏,“長官意誌”不管用了。“長官”不再管這些藝術品的生死,他隻是建議大家討論而已。鄧小平早就告誡我們,不要對文藝家的創作“橫加幹涉”,這應該是這三十年來文藝繁榮的經驗之一。

忽然想起,奧運期間,是不是可以順便請些來自海外對藝術感興趣的朋友到天通苑看看,而且還要把雕塑引發爭論和討論的故事告訴他們,且聽他們對作品以及由此引發的故事作何感想。

因為奧運所要展示的,不僅僅是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