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7.偷窺”前門大街
8月7日,奧運會開幕的前一天,前門大街整修工程開街。此前幾天,電視報紙都已經嚷嚷遍了,我甚至還在電視裏看到了幾個畫麵,誤以為實際已經開放了,8月7日不過是舉行一個儀式而已。8月6號晚上,步行鍛煉到正陽門,忍不住就從地下過街通道走過去。豈料臨近街口,發現前門大街仍在板壁的遮擋之中。企圖從縫隙中窺望一下,除了看見停在街口的當當車車頂以及遠遠的五牌樓飛簷,似乎再難有什麼收獲。無可奈何地笑笑,回家對妻子說,我忽然覺得自己像一個包辦婚姻時代的傻姑爺,迫不及待地去看看從未謀麵的新媳婦!
我們對古都的珍愛,直到很晚才被喚醒。關於這座古都的保護與破壞的故事,我聽到過太多。其實,好像從民國時代就開始了。近讀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文章,知道早在1928年,就有國民政府委員經亨頤“拍賣故宮”的提案,幸虧遭到了否決。此後又有1948年底張奚若於北平圍城之時,帶解放軍幹部請建築學家梁思成繪製北平文物地圖,以期被迫攻城時保護文物的故事。我也聽說毛澤東曾親撰中央軍委電報,要求攻城部隊保護北平文化古跡,“當做一項紀律去執行”。可後來他又怎麼能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對當時的北京市委負責人說“將來從這裏望過去,要看到處處都是煙囪”呢?怎麼能說“北京拆牌樓,城門打洞,也哭鼻子。這是政治問題”呢?看來,誰都難免有自身的局限性,偉大領袖亦莫能外。
值得慶幸的是,時代前進了,盡管北京古跡已經被破壞了不少,我們總算開始醒悟了——舊城牆已被拆除,但我們總算開始搜羅四散的城牆磚了;四合院拆了不少,但我們總算劃了保護區了;永定門甕城是沒了,城門樓子總算是蓋起來了……天安門前望去,也沒有煙囪林立,前門大街,反而要恢複舊貌了……古人說,亡羊補牢,猶未晚矣。誠哉斯言。
恢複北京中軸線的壯美與秀麗,是許多人的夢想。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說,“北京的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線的建立而產生”。而前門大街,應可算是直抵永定門的京師之頸——從清代古籍中可知其“平坦如砥,車馬馳驟,狂疾若風雨。入夜,兩旁燈火,密如繁星”,“殷商巨賈,列肆開廛”,“酒榭歌樓,歡呼酣飲”,乃“京師之最繁華處也”。幾年前,有馬來西亞作家來北京訪問,我曾經陪同他們穿行於大柵欄、西河沿,告訴他們這兒是過去的珠寶市,那兒是舊時的綢布莊,我甚至還帶他們到陝西巷、韓家潭,尋訪賽金花的舊居地……領著朋友們穿行於胡同間,告訴他們這是金柱大門,那是廣亮大門,我說快看快看,過幾年就看不見啦。幸好這次陷入“曆史局限”的是我。
您應該理解,我為什麼在前門大街開街前忍不住去偷窺一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