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貞觀大業(3 / 3)

對李世民,長孫無忌自始至終恪守著臣子的分寸。他知道再開明的君王,內心深處也不喜歡被大臣指責。他從不像魏徴那樣批評李世民,相反,他經常對李世民的決策表達發自內心的讚美。這種讚美並非歌功頌德,而是毫無異議,立即執行。有一件事很能說明長孫無忌的性格。貞觀後期,魏徴等人早已逝世,李世民年紀漸老,又因自己取得的諸多成績洋洋自得,根本不願聽人勸諫。上行下效,貞觀時期開明的政治風氣也漸漸改變。長孫無忌察覺到這件事,但他和以前一樣,凡事都順著李世民的意思。

貞觀十八年(644)的一天,李世民突然從眾位大臣的奉承中回過味來,琢磨著自己並不是那麼十全十美,於是對大臣們說:“臣子順從的多,直言的少,我很希望知道自己的過失,你們不妨直言。”長孫無忌和眾大臣當即說:“陛下沒有過失。”又一次,李世民希望長孫無忌指出自己的錯誤,長孫無忌說:“陛下英明神武,我等大臣隻需要順著您的意思,根本看不到您的過失。”李世民有點生氣,說長孫無忌阿諛奉承,長孫無忌卻麵不改色。

盡管處處順著李世民的意思,長孫無忌卻很少被他人指責為阿諛領導的小人,一來他有能力,有成績;二來在李世民犯錯誤的時候,他總能找到妥善的辦法,令李世民收回成議。

李世民是個成功的帝王,也是個七情六欲旺盛的性情中人。對那些跟隨自己的人,他總是盡量給予封賞。貞觀十一年(637),李世民突發奇想,想要模仿周朝的“分封製”,他下了一道聖旨,宣布二十一位王室子弟,十四位大唐功臣從此為世襲刺史,領有封地。大臣們傻了眼,西周的分封製,最後變成了春秋戰國大分裂,真不知皇帝是怎麼想的!大臣馬周和於誌寧為人正直敢言,立刻上表請求李世民收回成命,李世民正在興頭兒上,壓根不理睬他們。

事情難辦,大臣們隻好去找長孫無忌———難辦的事隻能找長孫無忌。長孫無忌見聖旨上被分封的功臣,自己列在第一位,也是頭疼不已。他自然不會去李世民麵前引經據典,大講道理。送走了來商量事的同僚,他叫來自己的兒媳婦,也就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的女兒長樂公主,吩咐一番。長樂公主心領神會,當即進宮麵見李世民。

李世民特別寵愛這個聰明美麗的女兒,看到她進宮不禁喜上眉梢。長樂公主拉著李世民話起家常,說著說著,就說到自己的公公長孫無忌接到聖旨,愁得吃不下飯,一個勁地感歎,“我一輩子跟著皇上,現在天下好不容易太平了,皇上卻把我封到外地,這和貶官有什麼區別!”李世民立刻聽出了弦外之音,這哪裏是話家常,分明是委婉的進諫。長樂公主一走,李世民就收回成命,讓滿朝大臣鬆了口氣。

這就是長孫無忌式的勸諫,說得委婉,提得巧妙。正是這種恭順,才讓他既保持了臣子應有的正直,又讓他和李世民始終處於和平狀態。

長孫無忌的成功,還和李世民的個人素質有關。李世民並非昏君,他對長孫無忌也有公正的看法。在才能上,他知道長孫無忌“總兵打仗,非其所長”,他給長孫無忌安排的工作,都與吏治、法律、人事相關,以發揮他的長處。他並沒有因為寵信長孫無忌而耽誤國家大事,而是因才施用,既保證長孫無忌的地位,又發揮了他的才能。

而且,李世民對長孫無忌的信任並不是沒有道理。從少年時代,他和長孫無忌便誌同道合,對人對事往往有相同的看法。在治國問題上,長孫無忌和他很少有分歧,他們的步調始終保持高度一致。這種一致並不是李世民說什麼,長孫無忌聽什麼,在重要事情上,長孫無忌會把國家大局放在第一位,提出自己的見解———如前麵說到的突厥問題。認同,卻不是唯唯諾諾,事事都看皇上的臉色。李世民喜愛的,就是長孫無忌這種有原則的恭順。

對待君王如此,在與其他大臣相處的時候,長孫無忌也很有分寸。長孫無忌不是一個喜歡出風頭的人,他更願意當個協助者,將“出頭鳥”的角色交給別人去扮演。例如,在“玄武門之變”之前,他早就想要勸告李世民殺掉李建成,卻等到房玄齡親自來提議,他才帶著房玄齡和杜如晦一起去規勸李世民。既得領導歡心,又讓同僚滿意,可見長孫無忌處事的圓融之處。

對待那些跟自己合不來的人,長孫無忌也有自己的辦法。李世民寵信的武將尉遲敬德是個大老粗,最看不上滿嘴詩書的文人。動不動就在朝廷上擠兌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長孫無忌心中有氣,卻不當“孤膽英雄”,他尋找、等待同盟者,見房、杜等人忍受不了尉遲敬德,這才緩緩表明自己的態度,並與他們聯手排擠尉遲敬德,將他下放到湖北做個地方官。這也透露出長孫無忌的另一麵:他並非事事公正的完人,有自己的喜惡之情,會利用自己的權力對付敵人。

長孫無忌官運亨通,原因絕不僅僅是李世民的格外寵信,更重要的就是他對各種分寸拿捏得當,一個有能力、值得信任、和同僚和睦相處,又從來不惹自己生氣的下屬,哪個領導能不喜歡?這就是長孫無忌恩寵不衰的秘密。

長孫兄妹的默契

在長孫無忌的升官過程中,他的妹妹長孫皇後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長孫皇後對哥哥最大的幫助,在於她從不幫助哥哥。

長孫皇後是曆史上最有名的賢後,她從小與長孫無忌接受舅舅高士廉的教育,成長為一位具有極高政治智慧的女性。提起這位皇後,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這樣一幕喜劇場景:

一次,李世民又被魏徵批評,他氣衝衝地回到宮裏,剛進門就忍不住大罵:“我早晚要殺掉魏徵那個鄉巴佬!”長孫皇後沒有寬慰丈夫,而是默默地退了出去。李世民正在納悶,卻見妻子穿著皇後的禮服走了進來,跪在李世民麵前,興高采烈地說:“臣妾聽說,為君英明,臣下才會正直。有魏徵這樣的直臣,正說明陛下是位明主!臣妾向陛下道賀!”長孫皇後說的巧妙,李世民一腔憤恨不翼而飛,魏徵也因此保住了性命。

與長孫無忌一樣,長孫皇後是李世民最初的支持者,一直以來的陪伴者,李世民對長孫皇後尊重禮遇,寵幸不衰。她便愈發恭謹,將李世民鶯鶯燕燕眾多的後宮治理得井井有條,而且竟然讓妃子們全對她心服口服。也許對長孫皇後來說,後宮的糾紛不過是小菜一碟,她的誌向是做明君的賢後,她真正需要小心應對的,是她的娘家與君權之間的危險關係。

沒有經過任何商量,兄妹二人采取了幾乎一模一樣的處世方式。他們同樣在李世民的盛寵麵前表現出謙虛與低調,長孫皇後知道帝王忌諱女子參政,她便杜絕一切幹政的可能;長孫無忌在外朝,明白君王最忌憚外戚擅權,一切可能動搖皇權的事,長孫無忌一概不沾邊。長孫皇後甚至會主動要求李世民降低對她娘家的賞賜,這一切,李世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但是,長孫皇後和長孫無忌一樣,並不是隻管自己享受的避禍之人,她對國家,對朝政,對丈夫的行事,同樣有自己的看法。她會在李世民憤怒的時候轉移火力,會在李世民需要建議的時候巧妙給予意見,會在李世民頭腦發昏的時候及時勸止,她的這些行為都是在“幹政”,但卻讓李世民感激,讓朝臣讚頌,讓後人敬佩,可見她同李世民、長孫無忌一樣,都是成功的政治家。

唐貞觀十年(636),年僅三十六歲的長孫皇後病重,李世民急火攻心,太子李承乾想要為母親做佛事祈福,被長孫皇後拒絕。這位極有政治智慧的女性在臨死之前,最擔心的就是丈夫和哥哥。她希望找到一個方法,讓二者能夠減少嫌隙的可能,一直是互相依賴的共同體。為此,她對李世民說了三條遺囑:一是希望李世民親賢臣、遠小人,千萬不要棄用房玄齡;二是希望李世民不要重用她的家人,特別是不要給予長孫無忌太高的官職;三是葬禮要節儉。其中,第二條可謂煞費苦心。

長孫皇後是長孫家的後代,自然在意哥哥的身家性命、自己家族的興衰。她眼見長孫無忌太過得寵,怕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會招來群臣的詆毀、君王的忌憚;更擔心長孫無忌權勢太盛,會因為貪戀權勢做出不利於社稷之事,留下千古罵名。最好的辦法便是讓長孫無忌離開權力中心。長孫皇後用她最後的智慧保護著哥哥,長孫無忌自然明白妹妹的苦心,他們兄妹之間從小相依為命,感情非一般兄妹能比,更有長年以來形成的戰友一般的默契。

長孫皇後去世後,李世民沒有遵從皇後的第二條遺囑,他懷念皇後,將皇後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帶在身邊親自撫養,並且更加重用長孫無忌。若幹年後,當長孫無忌又一次回想妹妹的遺言,他默默地感歎著妹妹那具有高度前瞻性的頭腦,卻無法改變長孫家覆滅的現實。

此時長孫無忌痛惜妹妹早逝,他更明白妹妹最擔心的,莫過於她留下的幾個孩子,妹妹自然希望她的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平平安安,特別是兒子們之間,能夠相互友愛,不要再出現“玄武門”之類的悲劇。長孫無忌自然也希望外甥們相互扶持,希望太子李承乾能夠順利繼位,李泰和李治安穩地做親王。

但實際情況,卻遠遠比長孫無忌想得更複雜,也更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