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去世,長孫無忌成為朝堂之上說一不二的顧命大臣,身負輔佐新君、總領群臣的重任。位高權重,他已經是群臣攻訐的目標,成為君主忌憚的對象,可悲的是,他不知收斂,更不願急流勇退,也許,從他選擇成為權臣的那個時刻,就已經注定了悲劇的結局。
當李治喜愛的婦人武氏登上曆史舞台,相權與皇權的矛盾全麵爆發,激化到頂點,長孫無忌最後的堅持,是權力欲望使然,還是良心的抉擇?
永徽之治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太子李治繼位,史稱唐高宗。
公元650年,唐高宗李治改國號為“永徽”,唐朝曆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新舊交替之際最易生事,高宗繼位初年很不太平,地震、水災連綿不斷地發生,境內有人鬧起義,境外有人興兵挑釁。李治隻有二十二歲,在當太子的幾年中他學到了不少知識。
貞觀政府是一個開拓型政府,它四麵出擊,對內建立製度和秩序,對外樹立威嚴和形象。唐太宗雄才大略,他將該做的事和能做的事都做完了,所以,以李治為首腦的永徽政府隻能是一個守成型政府,它要繼承並發展貞觀之治,這是長孫無忌的想法。長孫無忌在做事的過程中,始終遵照著貞觀時期的政策和標準,在永徽初年,這的確保證了政權的穩定。
長孫無忌幾乎是手把手地教李治如何執政,但教育方法卻很成問題,李治聽到的都是“你父親是如何做的”,李治崇拜李世民,所以,開始的時候,對父親的做法,他欣然接受。他像父親一樣鼓勵農耕;像父親一樣提倡節儉;像父親一樣接受進諫;像父親一樣在有天災的時候責備自己,向百姓檢討;像父親一樣在有人上書彈劾長孫無忌權勢太盛時,將奏折拿給長孫無忌,表示自己毫無猜疑之心。
在永徽初年,高宗李治也離不開舅舅。李治就像一朵溫室中的花朵,突然要去戶外生活,接受風吹日曬雨淋,這一切都讓他不知如何是好。他沒有父親的雄才大略,也沒有可以依仗的經驗、可以憑借的智慧,這個時候,長孫無忌就像他的拐杖,讓他一點一點學會走路。可以說,這並不像一種君臣關係,更像是一種師生、父子關係。
在朝廷上,漸漸有了“長孫無忌專權”的成議。李世民死前、高宗繼位後,將太多的官銜加在了長孫無忌身上。在貞觀二十二年(648),長孫無忌就已經“兼檢校中書令,知尚書、門下二省事”,也就是說,他一個人當了三省的長官,換言之,他的職權範圍和皇帝沒區別。當時李世民尚在,長孫無忌毫無心理壓力,這麼多年來,他們君臣間就是這樣互相信任著對方。
等到高宗繼位,長孫無忌依然全權領導中書、尚書、門下三省,他做事謹慎,自然知道如此高的地位不是什麼好事,於是,他主動向高宗辭掉了尚書省的官職,於是,同為元老大臣的李勣成了尚書仆射。而李勣明白長孫無忌此舉的用意,又見高宗對長孫無忌的信任無以複加,當下領著空銜,盡力避免與長孫無忌發生衝突。
後人常常評論長孫無忌專權。唐朝的政府班子裏宰相的數量總是不定,有時三五個,有時更多,為的就是防止權力集中在一個人身上,但在永徽初年,宰相班子和朝廷重臣裏幾乎清一色是長孫無忌選中的人,例如褚遂良、韓瑗、來濟、於誌寧,長孫無忌也的確懂得如何排擠掉對手,從這一方麵來說,他也的確在弄權。
但這種評價又說不上特別公允,長孫無忌有他的局限,但他從未染指兵權,也就是說他並不能威脅李治的地位。他在自己的權限範圍內維持著自己的權勢,但從本質上來說,他從未想過威懾君王,這也是一直以來,李世民對他放心的原因。
永徽政府麵臨的問題很多,作為貞觀政府的接棒者,李治需要在父親留下的龐大遺產中不斷思考,在內事上,李治隻需不改變父親的政策,國家就能按照一種慣性持續發展,何況,還有長孫無忌一班人馬及時幫他解決問題。永徽年代,社會生產總值持續提高,人口大增,這讓高宗和元老大臣們很是自豪。
內事不用發愁,但有兩個問題讓李治很是撓頭。
一個問題是外事問題。唐代疆域太大,外敵太多,李世民帶著他的猛將們四處征討,才牢牢地維持了唐朝的國際地位,又靠著有力的外交政策,保證了邊境的安全。但到了永徽年間,當年跟著李世民打天下的功臣們死的死老的老,新一批將領還沒成長起來,正是青黃不接之時。突厥、回紇、吐蕃、高麗、西域大小國家,都可能給大唐帶來災難。如果一味設置重兵,就會給國庫造成沉重負擔。李治既沒有出色的戰略頭腦,也沒有拿得出手的外交政策。好在永徽初年,大唐邊境相對太平,太宗留下的軍隊還在兢兢業業地守衛著邊疆,李治擔心的大規模外戰並沒有發生。
另一個問題是君臣問題,說具體一點,就是他與長孫無忌的關係問題。李治年紀漸長,對國家政治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他非常想擺脫父親的影響,他首先必須擺脫的,就是父親留下的這批元老大臣。因為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大臣們,永遠在用李世民的思想做事,用貞觀政府的風格做事。而李治想要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風格行事,偏偏元老們都希望他成為李世民。
李治不是李世民,也沒有變成李世民的可能,這讓長孫無忌很是失望。當然,這樣一位皇帝更好控製,更能保證他的地位,這大概是唯一的好處。他沒有察覺李治心中滋生的怨氣,還在充當著帝王的老師,給李治講為政的道理。李治不耐煩,一時之間卻也離不開舅舅,他也知道這位舅舅的確為自己做了不少事。
唐永徽三年(652)年底,長安發生了一件大事。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李世民的女兒高陽公主(房遺愛的妻子),聯合武將薛萬徹、功臣柴紹的兒子柴令武、高祖李淵的兒子李元景企圖謀反,事發後,高宗大驚,命長孫無忌親自審理此案。
長孫無忌查閱卷宗,提審嫌犯,尋找證據,發現案子並不複雜。高陽公主為人驕縱,曾和父親李世民有嫌隙,又因丈夫是次子不能沿襲房玄齡的封號、財產而心生不滿,就慫恿一幹不得誌的武將、大臣、親王,並聯合一群和尚道士一起造反。這樣一群烏合之眾能成什麼事?但長孫無忌心中警鍾直敲,幾個蹩腳的小角色都敢造反,這不正說明朝廷不穩嗎?
長孫無忌決定借這個機會清除皇位的潛在威脅者和朝中的隱患。他突然想到了吳王李恪,這個唐太宗曾想傳位的親王。李恪人望甚高,如果他想要造反,恐怕不是小打小鬧;又想到江夏王李道宗,這是唐朝開國功臣,手握兵權……一件小小的謀反案迅速擴大,在長孫無忌的授意下,房遺愛瘋狗一樣咬出了更多與造反完全無關的人,誣陷他們全都參與了造反。最後,這些人不是被處死,就是被流放。
李治對此心知肚明,當了幾年皇帝,嚐到了權力的滋味,他的思想也有了轉變。從前,他重視父親親情,重視手足血脈,如今他也明白,和皇位比起來,這些都可以靠邊站。吳王李恪很有聲名,他也擔心吳王生事。就算吳王本人沒這個意思,難保別有用心的人打著吳王名號對他不利。吳王被處死,一了百了。但他也覺得牽連的人太多,想要開口求情,被長孫無忌一口拒絕。
李恪臨死前悲憤地大叫:“長孫無忌這個弄權奸賊,竟然如此陷害良善之輩,倘若社稷有靈,就一定會讓長孫一家不得好死!”
長孫無忌對高宗有三功:擁立之功,教導之功,固位之功。這些事固然夾雜了長孫無忌的個人私欲,但李治能夠當太子,順利接班,穩固政權,靠的的確是長孫無忌的力量。長孫無忌最大的失誤,就是總是希望李治乖乖走李世民的道路。很明顯,長孫無忌是李世民的影子,但他不能要求一個帝王成為另一個帝王的影子。
而習慣了位高權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長孫無忌的心態也難免有一些變化。從前長孫無忌懂得盈滿則虧的道理,總在避嫌,總是低調,如今他卻欲罷不能,他也開始靠自己的權力排擠他不喜歡的大臣,提拔親近他的人,他也開始留戀權位,就像長孫皇後當年擔心的那樣。這樣的表現,又讓高宗李治心生忌憚和厭惡。
高宗仍是心軟,再加上能力上有所欠缺,既然長孫無忌並不威脅自己,他就決定由著舅舅,慢慢想辦法。何況,長孫無忌隻是貪戀地位,並不曾想過要分高宗的權。這一對君臣依然能和平共處,如果不是後來發生的意外,他們之間本應有一個體麵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