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最後的時光(1 / 3)

狄仁傑作為我國曆史上的著名政治家,盡管他被很多藝術作品神化,但是其本身也是一個普通人,因而在他的人生當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當然,功過相抵之下,狄仁傑留給當時和後世的正麵影響顯然更大,而且這不僅包括他本身為李唐政權所做的貢獻,還包括他為李唐政權留下的大批棟梁之材。然而,武則天雖然默認了皇位的繼承問題,但是武三思集團和太平公主集團等卻蠢蠢欲動,尤其是在武則天疏離朝政之後,在麵首集團的興風作浪下,整個唐王朝陷入了一片混亂當中。

人無完人

唐神功元年(697),狄仁傑通過一番考量,決定撤除安西四鎮,並且上書武則天,群臣為之嘩然。要知道,安西四鎮乃是太宗皇帝所置,當時四鎮所在的西北地區還在高昌政權統治之下。國王鞠文泰在隋朝時原本和中原政權建立了良好的交往關係,但是到了隋朝末期,天下大亂,恰使新生的唐朝百廢待興。趁著這個空當,鞠文泰和突厥聯合反唐,並且不斷興兵作亂。如此一來,高昌國的勢力持續膨脹,鞠文泰不斷侵奪一些小國政權。而這些小國的政權大多都是親近李唐王朝的,他們無力抵抗,隻有不斷向唐朝求援。

眾所周知,唐朝之所以能夠成就萬世之盛,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加強了和中亞地區的經濟聯係,具體交通路線就是我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而絲綢之路的所在地,就是高昌國所盤踞的勢力範圍,這就讓唐王朝在經濟上蒙受了巨大損失,同時也形成巨大阻礙。於是,在西域各小國政權的求助下,太宗皇帝決定出兵攻打高昌國。但是在鞠文泰看來,唐朝和高昌之間隔著千裏荒漠戈壁,而且災害性自然天氣頻發,太宗皇帝不可能輕易來犯。事實也正是如此,以糧食補給為例,唐朝一名後勤人員如果想要送往前線一袋糧食,那麼他必須帶上三袋,因為一去一回的路上他自己就要消耗兩袋。

然而,以太宗皇帝的雄才偉略,自然能夠看清絲綢之路的重要性,它不僅在經濟上非常重要,在政治上也有很大分量。於是,太宗皇帝果斷下令,派出大軍前去征討,以至於在鞠文泰始料未及的情況下,忽然神兵天降,高昌政權根本不敵身經百戰的唐朝大軍,頃刻間土崩瓦解。取得勝利之後,高昌國的勢力範圍隨即納入唐朝版圖,原本的高昌國也就成了唐朝的西北地區。為了維護這一地區的長期穩定,同時也是為了讓絲綢之路保持繁華,太宗皇帝在龜茲(今新疆庫車)、焉耆(今新疆焉耆)、於闐(今新疆和田)和疏勒(今新疆喀什)駐紮了大批軍隊,這四座城市就被稱為安西四鎮。

總而言之,絲綢之路乃是唐王朝最為重要的經濟命門,安西四鎮也就成了這條經濟大動脈的重要保障力量。有了這樣的大前提,狄仁傑卻忽然說要撤除安西四鎮,自然讓群臣無法理解和接受了。然而,狄仁傑這樣做也有他的想法,因為太宗皇帝雖然設置了安西四鎮,但是西北地區畢竟屬於唐王朝鞭長莫及的地區,所以隻要中央地區發生禍亂,吐蕃就會趁機襲取該地區。到了太宗皇帝晏駕之後,安西四鎮曾經多次被占,唐朝名將程知節(即程咬金)、薛仁貴和前麵提到的李敬玄,都曾被吐蕃軍隊打敗。直到武則天登上皇位,憑借她的經天緯地之謀略,才開始著手處理西北地區的亂局。

唐長壽元年(692),武則天委任王孝傑為兵馬元帥,統領大軍前往西北驅逐吐蕃。王孝傑當年曾經和李敬玄一起出兵作戰,兵敗後被吐蕃俘獲,得到了對方的巨大優待。但是王孝傑“身在曹營心在漢”,他意識到唐軍對吐蕃作戰屢次不利,最主要的原因是對吐蕃內部不夠了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於是王孝傑長期潛伏了下來,直到多年之後才借機逃回唐朝。但是,王孝傑的所作所為,畢竟隻是他一個人的想法,並不是出於唐王朝的官方安排。所以當時有很多人擔心,王孝傑在吐蕃待了那麼久,沒人能夠保證他仍然一心一意想要為唐王朝效力,而是可能已經被吐蕃策反,此次回來乃是做奸細的。

這個時候,狄仁傑的膽識表現出來,他不顧群臣反對,向武則天力薦了王孝傑。前麵已經說過,武則天對於狄仁傑的寵信,已經到了讓人無法理解的地步,這一次同樣如此。不過,即便狄仁傑向武則天力薦了王孝傑,大多數人還是認為,武則天根本不可能任用王孝傑。要知道,收複西北動輒需要十幾萬的大軍出征,勝敗之間將會關乎國家命運,統治者怎麼能將如此重任交到一個前事不清的人手上呢?但是,武則天之所以能夠成為我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絕不是一次偶然事件,她總歸有自己思考和行事的一套哲學,這也讓她最終接受了狄仁傑的舉薦,將重任交給了王孝傑。

事實證明,狄仁傑和武則天的決定非常正確,王孝傑一心為國,忍辱負重那麼多年,又在議論紛紛的情況下請命,武則天對他的任命是一種信任,更是一種激勵。出征之後,王孝傑憑借自己對吐蕃的了解,連戰連捷,一舉收複了安西四鎮,留下少數兵力鎮守後凱旋。狄仁傑親自迎接了王孝傑,武則天更是對他大舉封賞,一時間官民彈冠相慶,整個國家張燈結彩。如此一來,吐蕃也感覺到了中原王朝的強大,主動派遣使節來求和,唯一的條件就是撤掉安西四鎮,這也正是狄仁傑做出上述建議的原因所在。

狄仁傑的建議有四個立腳點,具體內容包括:

一,天意地理論。武則天的迷信是狄仁傑所深知的,因而他首先還是從這一點著手做文章。他指出,中國(指中原政權)東邊是大海,南邊是群山,西北是大漠,北邊是草原,與外界天然隔絕。這是上天為我們營造的王道樂土,因而實在沒有必要遠出西域,與那裏的夷狄小族爭長論短。緊接著他做出結論,我們應該老老實實地守在中原,夷狄小族也應該老老實實地守在邊疆,彼此之間都要各安其分,不能相互侵擾。狄仁傑的這一觀點,顯然帶有儒家思想中有史以來的局限性,認為天下之大不過中原地區,實在難免井底之蛙的嫌疑。當然,狄仁傑是為了說服武則天,如此才從這一方麵入手,想來也無可厚非。

二,以夷製夷論。中原政權對邊疆少數民族政權用兵,大多是因為他們對中原地區的襲擾,因而對於中原政權來說,隻要與少數民族政權相安無事就好,這也是我國數千年來始終被動用兵的原因所在。即便是太宗皇帝,之所以和鬆讚幹布交好,而不是派兵將吐蕃政權覆滅,也是出於這一原因,所謂用最小的付出換取最大的勝利是也。狄仁傑從這一點出發,建議武則天在西北地區建立親近中原王朝的本地民族政權,讓他們自己去治理自己,以此來減少甚至避免在西北用兵的軍費負擔,客觀來講也是可以接受的建議。

三,兵為凶器論。古之統治者的最高政治藝術稱為內聖外王,但是在“外王”方麵也要盡量做到“聖”,簡單來說就是以德服人。太宗皇帝和吐蕃建立良好交往,最主要的措施不是刀兵相向,而是將文成公主嫁給了鬆讚幹布。如果當年太宗皇帝大動幹戈,對吐蕃政權加以剿除,兩國之間必定禍患無窮,遭殃的不僅是朝廷,百姓也過不上好日子。以太宗皇帝的英明神武,仍然要采用懷柔政策,武則天自然沒有理由對吐蕃用強,狄仁傑的這一觀點也是能夠站住腳的。

四,整體國防論。對於中原政權來說,雖然四麵都有天險隔絕,但是在天險之外,畢竟還有其他地方。對於李唐政權來說,中原地區的統治已經力不從心了,且不說鉤心鬥角的政治紛爭,在交通和通信極為不便的當時社會,中央政權對各地方政權能夠實施有效統治已經非常不錯了。因此,中原政權在完成大一統之後,對中原以外的地區通常隻是憑借天險采取防禦性國防策略。原因很簡單,天險之外的地方實在太大了,朝廷是統治不過來的,何況那裏又都是“荒蠻未化”之地。

總體來說,狄仁傑的主張看似有理有據,實際上卻忽略了一個重大隱患,而武則天在這件事上的處理,也足以說明他對狄仁傑的寵信並不盲目。唐朝的首都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在這裏建都雖然可以算作中原政權,但是已經超出中原地區。當然,唐朝的統治者在長安建都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包括各個方麵的因素。簡單來說,這裏可以算作中原政權裏的中原政權。如果說中原地區四麵都是天險,那麼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在小範圍內更是如此,因為這一地區的東麵有函穀關,南麵有秦嶺,西麵有隴山,北麵有黃河。更為重要的是,關中地區自古就是沃野千裏,農業文明非常發達,在這裏建立政權自然可以占盡“進可攻,退可守”的優勢。

然而,在上述四麵天險中,西麵的祁山是最薄弱的,通常都要有大軍駐防才能保證長安無虞。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每次進攻魏國都要繞過南麵的秦嶺,轉而從西麵的祁山進入關中地區,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因此可以說,太宗皇帝之所以進軍西北,保住絲綢之路這一經濟命脈固然重要,徹底守好大唐帝國的西大門才是最根本的原因。武則天在政權穩定之後首先對西北用兵,大多也是判明了這一點,狄仁傑卻偏偏想要主動放棄安西四鎮,盡管有吐蕃政權的議和請求做前提,武則天也不得不做出慎重考慮。

應該說,狄仁傑的光芒在武周一朝幾乎掩蓋了其他所有大臣,而武則天的此次遲疑,也終於給了其他大臣登上曆史和政治舞台的機會。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狄仁傑的大臣名叫崔融,針對狄仁傑的幾點理論根據,他也說出了自己的主張,具體包括以下四點:

一,積極對敵說。崔融從根本上就認為狄仁傑同意議和的做法是消極的,吐蕃為什麼會派遣使者來議和?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王孝傑收複了安西四鎮,他們感覺到了威脅的存在,所以才出此下策。如果按照狄仁傑的主張去做,也就是主動撤出安西四鎮,不要說保證西北地區的長期穩定,吐蕃能不能把議和繼續談下去都未可知。因此,與其跟吐蕃議和,不如加強軍事震懾,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總體上實行以攻為守的策略,這樣才是積極應對的做法。崔融的建議代表了當時一批大臣的想法,因而也受到了武則天的關注,狄仁傑的建議由此被按了下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