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卷:古都隆冬 第一章:三青團(2 / 2)

05

幺雞與喬家才的妻子郭同梅都住過北大紅樓的地下室,有難友之誼。

當時,軍統在北方擁有五大金剛,分別是王天木、陳恭澍、劉藝舟、馬漢三和喬家才。

三八年左右,馬漢三負責察綏站,喬家才主管北平站。第二年,馬漢三升任軍統的北平區長,喬家才的身份是北方督導,負責監察。

抗日滅奸團出事後,軍統組織又挺身而出,令華北日寇特高課的頭目茂川秀和與落河鼎五焦頭爛額。天皇特使遇刺以後,華北派遣軍司令多田峻把七十六號裏的王天木從上海接到北平,布下天羅地網。

很快,軍統北平站全軍覆沒。郭同梅也被捕入獄,受盡了種種毫無人性的酷刑,以及難以想象的摧殘和磨難。

抗戰勝利後,郭同梅偏偏又患上了十分嚴重的憂鬱症。幺雞的內心很煎熬,一直不敢接受喬家才的示愛。

06

文強離開後,喬家才就抓住了幺雞的手臂。

“別裝糊塗,給我說實話……”

“我……我就是想幫別人做點事,還沒有資格!”

看到幺雞仍然是虛以委蛇,喬家才把她拉到了自己的身前:“說什麼呢?以後就不要再跑外勤了!”

“好呀,隻要嫂子沒有意見!”

“這就是她的意思!”

幺雞很清楚,自己再找借口就會弄巧成拙:“我想去南方,這一邊遲早都是別人的天下……”

“別人?你是說美國人還是蘇俄?”

“他們都做不了主!”

喬家才沉默了片刻,才突然問道:“李三點有什麼理由非要殺掉小馬呢?”

“也許,是想讓我來頂雷吧?”

喬家才沒有再吭聲,轉身就從衣架上取下了紫貂皮裘。

07

前門大街上商賈雲集,市列珠璣。

元代,這裏是城門外麵的大柵欄,緊挨著難民棚。

大柵欄就是設點盤查的路障,縱馬而行的蒙古兵往往會一躍而過。。

明代,把這裏改稱為正陽門,俗稱前門。嘉靖三十二年,朝廷發旨修了外城,又把內城裏的商號鋪子都遷到了這一帶。

“大柵欄前熱鬧場,無端一炬燼鹹陽。”

八國聯軍進北京的那一年,這裏的殘垣斷壁成了洋人們的殺人場。瓦礫之下,到處都是橫七豎八的無頭屍。後來,京奉鐵路修到了前門,這裏的八大胡同又是豔幟高張。

喬家才把車開到了鐵樹斜街,拐進石頭胡同後才說了句:“李燦天在鳳仙樓有一個相好叫肖牡丹,我們去看一看。”

“不會吧?”

在幺雞有限的記憶裏,延安方麵的人從不涉足煙花之地。

08

“昔有賽金花,今有肖牡丹。”

肖牡丹是河南妹子,以前是唱豫劇的小花旦。十四五歲就落到了日軍的手裏,進了慰安所。

後來,她無臉回鄉,流落到八大胡同,在鳳仙樓裏賣唱求生。有個傳說,在日本人投降的那個晚上,肖牡丹不僅殺了一個日軍少佐,還機智地逃出了火坑。

鳳仙樓的規格和布置都相當氣派,前庭影壁上的雕龍刻鳳栩栩如生。再進一道門,才是燈籠高掛的內院,每一個房間都有花名。聽人說,曾經有一個嫖客出聯求對:毛非山間春光暖。老鴇應聲回答道:日月洞裏紅蓮開。”

“喲,我的喬站長……”

殷情的老板娘大倒苦水,抱怨李燦天一聲不吭就拐走了她的姑娘。

“這兩個人呢?”

老板娘把喬家才和幺雞帶進了肖牡丹的房間:“幾天了,哪裏還有人影?”

屋裏古色古香,窗前有一台揚琴,仿佛餘音未了。木裙牆上有一副字聯:“自古佳人多穎悟,從來俠女出風塵。”

“這是蔡鍔將軍的筆墨?”

老板娘搖頭說:“當然不是,真跡在我的妹妹小鳳仙的手裏。”

民國四年,蔡鍔被困於北平,常到八大胡同裏消磨時光。有時談古說今,有時也吟詩弄墨。

09

肖牡丹是自入娼門,一直都是隻坐台不賣身。

李燦天喜歡聽她演唱花木蘭,有時也會留宿一夜。

以前,鳳仙樓裏有很多講究。有客進門,門房要喊一聲:“二爺!您來啦!”

第一步叫做打茶圍,也叫喝花茶,不能留宿。第二次來,也不能再找其它的妓女,避免爭風吃醋。

日本人來了,當然不會再遵守這些陋習,把它改成了慰安所。

戰後,鳳仙樓成為偽產,已是風光不再。直到巴結上了李燦天,才有了一點起色……

幺雞把喬家才拉了出來:“你不走,我走!”

喬家才望了一眼灰蒙蒙的天,挽起了幺雞的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