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卷:古都隆冬 第三章:蒔花館(2 / 2)

戰爭結束,滿洲的中央銀行也成了空殼,而由日本人控股的朝鮮銀行卻沒有被清算。

有條無法核實的傳聞:“朝鮮已向日本索要戰爭賠款,麥克阿瑟希望幣原內閣拿出一部分朝鮮銀行的股份予以賠償。重慶政府表示,我們希望與日本人民世代友好,絕不會做銖錙必較的事情,形同一個小人。”

慈禧說過:“寧贈友邦,不予家奴。”

現在,蔣介石也說:“蘇俄要我們的蒙古,美國要我們的市場,延安卻是要我們的命。”

細細想來,這前女後男兩個人的心思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06

北平站握有蒔花館的幹股,幺雞去過幾回。

裏麵有三十多個姑娘,人人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吹拉彈唱,各有所長。

當家的吳媽有四十多歲,更是八麵玲瓏和門門精通。

她向幺雞介紹:“打情賣俏和飛眼吊膀也各有竅門。單說嗑爪籽,會事的姑娘是先把它放在左手心上,用右手一拍讓瓜籽跳到手背上再跳進嘴裏。先用牙輕輕地一錯,脫掉瓜籽皮後,再將瓜籽仁吹到客人的口中……”

有一個叫百靈的小妹妹,還練了一手口技,能摹仿百鳥朝鳳,也能表演雞鵝啄食。

百靈的老家在蘇州的滸墅關外,被日寇、漢奸和惡霸逼得家破人亡。嬸嬸把她賣到了妓院,又輾轉到了蒔花館,做了端盤子的青倌。

客人來了,青倌們要端茶上水和點煙剝糖,俗稱端盤子。

衝茶有衝茶的講究,點煙也有點煙的花樣,其實,所有的功夫都在撒嬌和放嗲上……

07

一天下午,馬啟明要蒔花館的青倌出條子,幺雞也跟了過去。

百靈和另兩個姑娘都化好了妝,儼然就像是美國電影裏麵的舞女。

嘴唇和指甲都上了紅,腳上是玻璃絲襪和高跟鞋,身上披著鮮豔的風衣

到了銀行,二樓大廳裏剛舉行了高管年會。負責會務的馬襄理把三個小姐送進會場,又把幺雞帶到隔壁的接待室。

“馬襄理,都說我們開的是店,賣的是麵……”

“吳媽怎麼沒來?”

幺雞笑道:“到了年底,全是應酬。現在是趕鴨子上架,我們有什麼不周到的地方,還望……”

“哪裏……哪裏……”

馬襄理的京腔十分地道,更像是一個朝鮮人。

很快,隔壁就熱鬧起來。有人唱戲,也有人猜拳行令。

“三杯消百苦;一醉解千愁。”

所謂酒中作樂,這是出條子都要闖的第一關,躲不過去。

不喝不行,喝醉了更加危險。掃了客人的興,那就是砸了場子,鴇母不會輕饒……

不想當眾出醜,靠此營生的姑娘們就得練出海量。就算是有七八兩的量,也還得再留後手。

平常,要能把酒含在嘴裏說話。到了這時,手腕裏要纏條手絹,找機會把嘴裏的酒抹到上麵,不露出一點破綻。

幺雞沒有任何準備,根本就不是馬襄理的對手。

08

幺雞酒醒後,頭仍然很沉。

這裏應該是間地下室,沒有窗也沒有生火,卻不太冷。

口很幹,肚子也很餓,能想起的事就是自己到了朝鮮銀行。

過了一會兒,李燦天就提著馬燈走了下來:“修巳淵,我們也不想出此下策。”

“三點,我要見劉仁!”

“這要看你的態度和表現……說吧,喬家才給你的任務是什麼?”

幺雞笑了笑:“沒有看到劉仁,我什麼都不會說!”

李燦天臉色一冷:“聰明一點,別逼我們!”

“三點……”

幺雞想到了喬家才的交待,先緩和了自己的口氣:“我們好歹同事一場,翻臉就給我說橫話?”

“各為其主,我們都是身不由已!”

“算了,我不想跟你鬥嘴。你們最好是去給延安方麵聯係一下,別再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李燦天走到了幺雞的身前,用手狠狠地擰了一把她的腰:“以前在站上,你可以目中無人。現在,還這個脾氣了?”

“沒良心的東西,沒有我的暗中幫助,你有今天?”

李燦天想了一想,又抬起頭放聲大笑:“好……好……我就再依你一回!”

轉身就走,在鎖門時,李燦天還改唱了一段蘇三起解:“忽聽得喚蘇三,不由我淚珠掛絲線……想起蒔花館,榨幹了王公子的萬貫家產,肝腸痛斷……昔日的山盟海誓,隻留下夢裏貪歡……”

所有的聲音都消失了,幺雞慢慢地低下了頭,心裏邊也是七上八下,忐忑難安……